分卷阅读18(1/1)

    &&&&一指长短的墨色玉鱼,身上穿着玄色衮袍,身材精瘦干瘪,满发白发苍苍,但目光仍旧凌厉,只是已带着迟暮之年特有的昏黄浑浊。

    周淮托着丹药的手一抖,急忙诚惶诚恐的摇头回道:“当然不是,怀玉从小就听着您与高祖皇上一起拯救苍生,整顿乾坤的英雄事迹长大的,怎敢撒谎?这丹药确实是个道人在梦中告诉于我的,刚才所言句句属实,老圣人若不信可以派人去查。”

    老太上皇不说话了,只默默的打量着周淮。周淮被看的有些不自在,但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的感觉。她曾听过关于这位老太上皇的事迹,还曾对这摄政了二十多年的老太上皇有些好奇,只是现在却感觉见面不如闻名,如果不是名不附实,那大概就是到了怕死的年纪。纵观历史上多少千古名君,或者豪情壮志的天下霸主,可到了晚年,皆意气殆尽,年老昏聩。更何况老太上皇还有摄政弄权一事,虽然在摄政期间,天下安定,百姓休养生息,只是朝中官员机构臃肿,制度混乱,贵族奢侈之风也渐渐死灰复燃,所以老太上皇究竟是明是昏还有待商榷,不过周淮对摄政二十多年这件事,只觉得有些蹊跷。

    前朝夏国隆启五年,时年26岁的夏怀帝自从登基以来,听信谗言,暴虐无道,致使天灾人祸不断,夏国各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天怒人怨之下的夏国江山岌岌可危,此时出身梁州晋宁郡世家的少年豪杰武允昊率先带兵起义。因武允昊聪慧机敏,善交豪杰,少年即负盛名,又有任怀远和河西二郡太守的父亲武博文的支持,父子二人一起谋事,在晋宁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举兵进京,势如破竹,仅四年便攻下京都,杀怀帝,建景朝,武允昊在京都称帝,史称景高祖,年号义宁。

    武允昊登基后,先将父亲武博文的兵权收回,后封为太上皇并迁居至梁州的行宫中奉养,又将6岁的夏国旧太子封为安顺王,并大敕天下,大清冤案,减轻赋税,朝野上下欣欣向荣。

    只是在义宁四年秋猎之后,景高祖因身体旧疾复发,药石无效,于义宁五年三月初病故,年仅32岁。因太子并非皇后亲生,为防后戚掌权作乱,便留遗诏令年仅24岁的陈皇后陪葬,皇后一族官吏多数遭到贬谪,陈家经此一事可谓元气大伤。

    后来年仅10岁的太子武明泰继承大位,改年号:承平。而此时在梁州行宫内颐养天年的老太上皇武博文以武明泰年幼无法亲政为由回归朝堂,并自封为:摄政开国圣帝,与武允昊设的四位辅臣中的萧逸及陈炜共同把持朝政,后又将另二位辅臣中的段玠从二品御史贬谪为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将管财政的正二品户部尚书张腾贬为从四品国子监祭酒,从此老太上皇开始长达二十余年的摄政治国,而坐在皇位上的武明泰却是名存实亡。

    周淮回忆旧事,不由就想到了武明泰的穿越时间,正细思到其中关键之处,老太上皇恰在这时开口说道:“句句属实?”仍旧是不置可否的态度,但语气已缓和了不少。

    “当然。”周淮努力用诚挚的眼神看着老太上皇,希望对方能相信她刚才编的故事。不过老太上皇信了最好,不信的话,那就算了,毕竟能做出直接动手掳人这事的,肯定不是能被个故事就糊弄住的善男信女,她只是在拖延时间等人来救而已。

    周淮在延寿宫的地毯上清醒过来时,就见到上首坐着的老太上皇一直在盯着她。虽然早料到对方可能会因萧家一事迁怒于她,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顶着上面那老者的锐利目光,周淮没像一般小孩一样惊慌失措的哭喊,而是面不改色的拿出丹药,信口胡诌起来。说前两天在护国寺内梦到一仙风道骨的骑鹤道人,自号清风,告诉她曾路过护国寺时遗落了二颗丹药,今既见到她也算有缘,便送她一颗,让她去后山的一山洞中寻找,她便让净观住持帮忙寻找,岂料净观住持找到后私藏不给,她气急之下便放火烧寺,然后把二颗丹药都带下山回宫了,这丹药其中一颗是延寿金丹,可延年益寿,但具体增多少周淮可没说。另一颗是广福丹,增福免灾,本来便想找机会献给太上皇一颗,另一颗准备在二个月后的皇上诞辰日献给皇上。这丹药本是放在自已房中珍藏,但今天搬家,便贴身带着,现在见到圣上英姿睿智,仰慕之情无以言表,便将二颗丹药都献给老太上皇。

    至于这二颗丹药的真实来历,周淮当然不能说是从砸四皇子的那花瓶中发现的,当时她眼疾手快,趁人不备就偷藏在身上了。后来去长公主那本想试探着问问这丹药,结果长公主仅仅说了花瓶,半句都没提及到瓶内的东西,她心中一动便隐瞒了下来,又信口开河的应付长公主几句。不过长公主大概也没信她的话,周淮也就没追问是谁送的花瓶,两人都在提防着对方,而这二颗丹药,周淮也没打算再还回去,她看了看老态龙钟的老太上皇,对方看见丹药后对她的神情明显已有所缓和,周淮便知道拿出这丹药就知赌对了,因为近几年景国因前朝贵族服食丹药的风气恢复并有盛行之势,而老太上皇更是首当其冲,周淮此时心中才稍微松了口气。

    老太上皇带着微微浅笑看着周淮的小心翼翼又故作镇定的神情,心中也不免有些好笑。他只是以为周淮怕自已而已,并没有想到周淮是担心老太上皇因萧家一事迁怒于她。其实老太上皇近来虽因萧家被诛三族一事抑郁寡欢,但本来就是因利益结盟,能有什么感情?而且老太上皇根本就没把周淮放在眼中,觉得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二方博弈的棋子,有什么好报复的。他只是有些好奇周淮以及这块玉鱼,但仔细研究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而周淮因处事不惊看着倒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显得乖巧些,其他的也没什么出挑的,便失了兴趣,将手中的玉鱼让身边的太监送还给她,又就着太监托举过来的手,看了看那二颗丹药,正欲说话,就有太监来报:陛下至。

    “说了来做什么吗?”老太上皇看了眼周淮才问那报信的太监。

    那太监跪着回:“回禀圣帝,鸾驾前的吴公公说陛下来看望圣帝,略表孝心,还带了不少礼物。”

    景国尊儒,宣传仁孝,自老太上皇从行宫回来摄政监国后,皇上武明泰作为孙子,虽然不用晨昏定省,但表面上该尽的礼节还是会尽到。

    老太上皇听了却只冷哼一声:“用不着,让他回去。”

    老太上皇说完就挥手让那太监出去,又看了看周淮,让太监去取了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送给了周淮,看外面已是夜幕低垂,便召来两个心腹太监小声吩咐:别用药了,蒙上眼睛好生送回去。并嘱咐周淮,老老实实跟着回去吧,但不许将今天的事告诉别人。

    周淮点头,乖顺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