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买人(1/2)

    十 买人

    新居在县西,是很热闹的古代商业圈。侍卫们为了掩饰身份让姬苏保证安全,买了个小院子,并着前头还有一个小店铺。

    这个店铺与旁家一样,做的是砂盘、竹简的生意。因为竞争很激烈,生意只是一般般,院子倒是很大,然而伺候的人很少,姬苏隐忍着吃了两顿粥便恹恹的等着郭义开始着急,才开口抱怨煮饭的娘子水平不好,他吃不下去。

    听到姬苏抱怨,郭义便道要去伪皇子那边要人过来,姬苏不肯,说:“有心人自然知道那边有什么人在,若是出现在此,很快就能查到我的身份,并不妥当,还是让那边一切照旧。郭义,我出宫时父皇给了钱财吗?”

    “陛下心挂殿下,吩咐奴才领了一千金伺候殿下日用。”

    一千金。

    姬苏脑袋里瞬间出现了一堆金灿灿的黄金。

    姬苏好奇的问郭义:“郭义,你给我说说民间是怎么使用钱财的。”

    郭义微微一笑,心知皇子第一次出宫,不知民间疾苦呢。

    “我大胤自卫帝一统江山,这银钱便也有了形制统一。天圆地方,故这铜钱是圆形,中间有孔,上铸‘福、禄、寿、禧’及‘天诏’几字,一两银子乃实银,可抵一千铜钱;一两金为实金,抵一百银。”

    “民间生意往来,因斤、两,以相应银钱交易。银与金贵重,故铜钱使用最多。”

    “为了路上方便带拿,陛下给的都是金叶片,一枚一两。”

    姬苏明白为什么一路上包袱不大,但郭义看管得很谨慎了。

    “那就给我一片金,我要去招个人来,亲自挑。”

    郭义吓得死死拦住姬苏:“殿下万万不可,人心难测,若是招来忧心叵测之人,奴才纵是死上万次都不足谢罪,殿下您安心,奴才这就去人市买个人回来。”

    说了半天,终于等到郭义上了道,姬苏松了口气:“人市?可是买卖奴隶的地方?”

    郭义有种不妙的感觉,回话也谨慎了:“正是,那般污秽之地,奴才去去就回。”

    姬苏一瞪眼,扬声道:“我要去!不仅煮饭娘子,我还要买一个会做手艺的给我扎东西玩!先生都还没找好呢,我上不了学,你们又不准我出去玩,我要告诉父皇听!”

    一番话下来,姬苏咽了口口水,感觉牙都酸倒了。

    他要坚持,郭义胆颤心惊,看到殿下竟要往地上一坐扯开嗓子哭,吃惊得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这个时候郭义特别想念侍卫们。

    然而常孟人与于淳廷被陛下罚了五十大板还在养伤没跟到青县来,仅有的晁知义与唐山又在伪皇子身边。

    郭义跪下去就想冲姬苏重重磕头,可没料到身上一重,姬苏跟条蛇似的抱紧了他,一边哭一边在他怀里蹭着眼泪一边打嗝:“郭义,在宫里我从未出过清心殿,都不知道皇宫是什么样的,直到起了火,一张眼就看到你,你一直伺候我,还跟着我被父皇发配到这里来。郭义,我只相信你。我知道你对我好,这世上,也只有你对我好,你就让我出去看看吧,我想看看外边是什么样子,我想找个会做手艺的给我做东西玩……”

    姬苏说着,想到自己这几年的生活、环境,经历的大小起落与惊怕,越说越悲,到后来想到郭义是渣爹的人,松开手退开一步,抹着眼泪转过身。

    “……算了……”

    郭义看着姬苏一边抬手一边哽咽着走到床上向里侧躺下,跪在地上半晌。

    他低着头伏下身,久久的,方才抬头站起来,从袖子里掏出葛巾走到床边。

    “殿下,郭义是您的奴才,只要您吩咐,奴莫不敢从命。您别哭,等眼睛消了肿,奴才便陪您去人市。”

    都快睡着的姬苏在心里偷比了一个V字。

    并州府地处大胤中南,山峦不高却连绵起伏,四季分明,碧绿大湖小湖如珠,散于各处,山清水秀,应是物产丰富。

    因着风景秀丽,清贵世家大大小小好些,文人风气极为盛行。自陶帝下令简牍可入民间,并州盛产的种类繁多的竹子及衍生制品便更是供不应求,随着走卒贩夫行脚商人来往销往大胤各地,更成了并州一个丰厚拢财行业。

    青县不大,整个街道四处可见卖竹商铺与挑竹来往的农人,其间还有老妪少年少女们带着成捆的树枝或长茅草扎起的新鲜带水小菜。

    姬苏左手牢牢牵着郭义的手,眼睛应接不暇的打量来往行人。

    这是一个鲜活的时代,农人们皆肤色黄黑成蜜,身上的麻布衣服是短打,衣服上或多或少或层层累累打着补丁,又或者破着大小不一的烂洞。有些农人应是条件非常艰苦,脚上并没有穿鞋。而穿鞋的也都是用稻草或茅草搓扎而成的露趾草鞋。

    老妪们头发都纠成一个圆髻盘在脑后用木枝固定着,衣料颜色不是灰色便是土褐色。少年们很多穿着并不合身,手脚露在外边一大截。少女们却是一抹亮色,温柔的眉眼,花儿一样的面容,头发或垂于后边用细细麻绳扎起,耳边并着一支或一两朵新鲜摘下的花,娇俏又可爱。

    然而不管什么人,肩头都有或大或小、或软趴趴或鼓鼓囊囊的布裢褡。

    姬苏注意到其中有些穿着明显要平整干净,衣服虽半旧却没有补丁,身前摆着扁担,两头用粗绳系着四方木箱,正与人递过东西。

    拿了东西的人从肩头的麻布褡里拿出麻绳串起的铜钱,数出了足够的数量递给那挑木箱柜的人。这人接了点过后放进肩膀头裢褡内,两皆欢喜友好告别。

    姬苏看得有趣,于是扯着郭义问:“小叔,那挑着木柜卖东西的人是什么人?”

    郭义叫姬苏这称呼吓了一跳,抖了一下才回话:“……那是走夫。即挑着货物四处行走叫卖之人。”

    姬苏对于这类的人印象来源于二十一世纪的历史野史各种小说及华夏的名字货郎,听郭义这么一说才知道那个看着像货郎形象的人原来叫走夫。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