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实验(1/1)

    十三 实验

    既然床有专人来解决了,当下姬苏又把眼光拉回来,放在了做纸这个事情上。

    纸张的步骤工艺,在华夏出现得很早,后来由东汉蔡伦进行了整理改进,才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到了唐代,利用竹子为原料制成的竹纸,代表了造纸技术的重大突破。

    眼下姬苏能接触到的只有竹子,然而竹子的纤维硬、脆、易断,技术处理比较困难,自己接触不到其他更容易的材料,只能登场就从高难度材料进行挑战。

    姬苏也就书里看过造纸术,当时哪知道自己会重生?所以根本没特别上心,当时也就因为看小说发现造纸术出现的频率高,就去找了相关的书一本看了看,只记得个大概而已。

    姬苏觉得自己一定是史上最苦逼倒霉的穿越重生者。

    因为小桃头一回的莽撞,郭义一见到小桃,五丈开外就会开始打量她。

    大概郭义的眼神有那么一些锋利,小桃唯唯诺诺隔着老远行了个礼就自动拿着扫帚跑进房间。

    姬苏瞧她昨天才受了重摔,今天居然手上拎着一大木桶水健步如飞,水竟然没有一点儿洒出来,脑瓜子里顿时就有了个想法。

    新居住的院子和前边店铺之间是个巨大的庭院,院子里也种了疏竹,还有一些花草,看着有一份小别致。竹林那一边的大空庭是拿来处理竹子用的场地,三个匠人也在那处分了一角,用竹子搭建自己的工作台。

    姬苏与郭义过去后所有人见了礼,姬苏就跟个真正的小娃一样好奇的这里看那里瞧。

    制简的过程不复杂,简单的说是将青竹筒蒸煮过,首先要选择上等的青竹(此“青竹”指绿色之竹),称其为“青”;然后,削成长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一片片的青竹,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书写,另方面也为干燥防虫。烘烤之时,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了水珠,像出汗一样。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就叫做“汗青”了。故而竹简也有个别致的名称,叫“汗青。”

    伙计们各自分工,削竹的削竹,烤竹的烤竹,打孔的打孔,就连崔娘子这会闲着,都坐在一角拧麻线。

    灶房里原来做事的杜婆子四十多岁年纪,已经在影壁那儿候着了,看到郭义赶紧行礼。

    这婆子做的饭食因为姬苏不喜欢,已经被郭义另外分了工,专门给铺子的掌柜伙计们做饭菜,另外一个马婆子则管了浆洗衣裳这一块。

    姬苏的吃食容不得半点马虎,郭义嘱了又嘱:“我不在,小公子你万万不可出去乱跑,切记,万万不可独自一人偷跑出去。”

    姬苏乖巧的点头,顺便拉着郭义的手说:“我想吃茭白,还要吃芹与青瓜。”

    他声音软软糯糯,眼睛又水汪汪湿漉漉的灵动。今天穿着浅蓝色的胡袖短襟,头发利落的在脑后扎了个马尾,虽然布料只是葛,衣襟与袖口处却绣了针脚密实的回字形绣花,马尾上插了香味好闻的木簪,低调却显不凡。

    这是自己一点一滴正在带养的孩子。

    郭义看的眼角就软了下来,道了声:“好,一定买最新鲜的回来,小公子万万不可自己偷跑出去玩耍,等我回来。”

    又吩咐了一番周围的人,关注好姬苏不要叫他近门口,才领了那杜婆子从侧门出去买菜去了。

    目视侧门关上,姬苏回过身心情极好,跑到劈竹的地方张嘴问伙计:“这些是竹根么?是不是没有用啦?”

    他一个小孩子,年岁又小,还是东家家的宝贝小公子,伙计虽不放在心上却也不敢怠慢,拿着刀和竹让开一些距离回话:“回小公子话,正是。此处有利刃,小公子小心,不要近来。”

    姬苏依言退开一点。

    开玩笑,自己真有点什么事,不用地方官员知晓,就郭义训斥小桃那样子,都能先劈死他们给自己陪葬吧?

    为了大家好,还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

    挑了点竹根,姬苏回头看了看烤竹片。伙计紧张的手脚都不知放哪里好,站在一侧牢牢的盯着姬苏不敢动。

    看了好一会儿,姬苏方走到竹林边,对着后院喊小桃:“小桃,小桃,打扫好了么?来陪我玩。”

    小桃嗓门大,一声“小公子,小桃马上就来。”震得稀疏的竹林都晃了晃。

    姬苏又喊:“你记得找个陶缸过来。没有缸拿个大些的鼎罐也行。”

    场地很宽大,姬苏吭哧吭哧拖着竹根找了一块小小的空地放下,又跑去匠人们那处,看他们三人钉做活要用的台板。

    三个匠人动作麻利灵活,姬苏拿起一片竹,打磨得很光滑,手在上面滑动感觉不到一点儿毛刺。

    心里很满意,于是厚着脸向人家讨分一块竹板。

    “不用太大,就只要这么大的。”

    姬苏着手比划。

    容貌本来就精致漂亮,说话清脆又没有一般世家子富裕人家的傲慢,三个匠人一把年纪,对世事的沧桑看得透彻,知道不挑年青力壮的人奴却买下自己三人,这位小主人是个心地真良善之人,顿时都红着脸把竹板争抢着抱起来往外走。

    “小公子,小人帮您拿过去。”

    唬得姬苏连连摆手:“不用,白大叔,你就给我做一块这么大的就行。”

    姬苏话音一落,无名便抢过竹板,手脚利落的唰唰几下把板子切了块下来。

    盛清泉在一侧接过,拿了磨石就打磨。

    前后不过一分钟,一个漂亮的茶盘大小的板子便到了姬苏手中。拿着板子晕乎乎走了,姬苏好半天才回过头道了声谢。

    小桃来得快,还真搬了个大罐子来。

    拿竹根做竹纸,这也是姬苏第一次实验,又让小桃去找了个木盆与锤子,姬苏在一旁看着,小桃拿着石锤捶烂竹根,不时翻动着。

    等郭义买了菜回来,就看到姬苏蹲在地上双手支着脸正目不转睛的盯着一堆火上吊着烧烤的大罐子。

    郭义简直操碎了心,二皇子殿下您不出去玩是不出去玩,可您怎么在家烧火玩了?

    姬苏背对着郭义呢,正全神贯注想提醒小桃别停手,就注意到她有些惊恐的表情变换,立马跳起来一个转身。

    “小叔回来啦。”姬苏非常自觉的远离火堆与陶罐。“小叔小叔,大家都在做事,只有我最闲,那我也做事,我也做简牍。”

    “啊,羊!”

    说着姬苏就看到了杜婆子除了大竹篓还牵了一头大山羊,顿时两眼放光。

    他脚才迈出一步就被郭义拉住,郭义看着杜婆子道:“把羊牵去灶房院子里栓着,挤些奶煮了。”

    原来是头母羊。

    有点遗憾的看着杜婆子把羊牵走,姬苏下一秒立换表情,一脸兴奋的拉郭义去看自己的伟大事业。

    郭义被姬苏·“快夸我快夸我”的眼神盯得没办法,只好伸头看了一眼,“小公子真能干。”

    表扬了一句,又盯着小桃:“给公子做事,上心些,万万不可让公子受半分伤。”

    管家头子一回来,自己就不会有自由,姬苏非常明白这点,也偏过头去叮嘱小桃:“小桃小桃,你记得一边煮一边拌,熬得起糊糊了就倒在板子上摊平整晒干。”

    “一定要很糊很糊的那种。”

    小桃用力点头,力道之大,姬苏很怀疑会把脑袋摇下来,直到郭义拉着姬苏走远了,姬苏回头都还看到小桃全身僵硬。

    到了后院郭义叫杜婆子送了水,亲自给姬苏洗了脸抹了身上的汗,换了衣服,又端上来羊乳。

    这个时候的羊乳处理得并不好,挤了新鲜的直接拿火煮沸,腥膻味极重。姬苏喝得眼睛酸胀,然而为了自己的小身板将来能长成一米八以下全是腿,姬苏捏着鼻子还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喝了。

    喝完羊奶,陶碗底一接触案几,郭义就跟踩着点似的进来了,崔娘子跟在身后,低着头把点心羊奶撒下去,郭义把一大一小两个竹砂盘放在案几上。

    “公子,虽说书院与皇子师还未订下,可您身份尊贵,必要尊显人前。奴才不才,得了总管恩批学过一点文字,此处斗胆,请公子恩准奴才伴在公子身边学习。”

    闻言,姬苏打量郭义。

    郭义脸庞还有青涩未退,因为去了势,面上便连正常发育时期该有的胡绒须都不见半分,长相清秀,如果不是声音偏柔,外表来看就是个翩翩少年。

    要说郭义好,姬苏其实不敢真心实意的把自己的信任给他,要说郭义不好,姬苏又发现郭义实在是非常会看人脸色揣摩人的心思,办事还利落,张驰有度。

    也是,没有一点儿能耐,怎么可能在吃人的宫人里下来。这么会审时度势判断形式的聪明人,只会屈从于他真正的主子,而肯定不是无权无势随时都能被碾死的自己。

    姬苏大力嗯了一声,笑着拿起笔:“郭义,你来教我。”

    一张案几,一大一小并排,郭义一笔一划,在砂盘里写了一个字:苏。

    “公子您看。”

    郭义指着字:“这是您的字: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