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2/2)

    “不了,郭伯伯。”杨过拉住他的袖子,指着屋子里那群看上去如难民一样的人道,“郭伯伯,这些都是襄阳城外我大宋子民。我在襄阳城里也就郭伯伯你这个亲人了。把他们交给你我最放心,所以就……”

    “让他们来,我正好想多杀几个蒙古鞑子练练手。”

    郭靖揽住他的肩膀,欢喜地上下打量一番,连声道:“好好好,走,跟郭伯伯回家。你郭伯母也在家等着呢!”

    “阿姐!”杨过听到她要将自己支开,不由得慌了神。他清楚自己阿姐的本领大,可那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整个蒙古大军,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郭靖心中激动,远远地便大声叫道:“过儿!”

    “等等,过儿!”杨过说完那句话便疾驰入雨中,任凭郭靖怎么喊也不曾回头。人群里一直沉默的老头忽然开口道。

    “杨大侠这是担心阿眉姑娘,所以才急着离开。”

    她低垂着眼,温柔地给怀里断了手臂的三四岁左右女童上药。刚刚的一声好,就像是从天边传来,那么的不真切,以至于那老头又问了一遍。

    方才那个疯癫的妇人正被先前那个瘦小的孩子带着,坐着一旁听话地任他帮自己擦手。发现阿眉的目光,那孩子便警惕地瞪了她一眼,似乎随时要跳起来咬人。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雨夜难以视物,郭靖匆匆赶来时却一眼就辨认出站在屋檐下的杨过。他比几年前高了不少,已是个挺拔俊朗的青年。

    他儿子战死时没有留的泪,好像在今天一齐留了出来。众人被他的情绪感染,也渐渐红了眼眶。那已经将母亲安抚住的孩子忽然站了出来,盯着阿眉的眼睛道:“我跟你去,我要杀了他们!”

    郭靖喜道:“那正好,叫阿眉姑娘一起回去,你郭伯母还说要好好谢她。她在哪?”

    武修文快步奔来,急道:“不是敌袭,是杨过!他带着一群人去了丐帮,鲁长老让我来通知师父……过去瞧瞧。”

    “阿七,别胡闹。”老头抹了一把脸,笑得坦然,“要去也该是我老人家去,蒙古鞑子的动向我不比你清楚?我儿当初可是镇里的捕头,我怎么能连他都比不上。”

    阿眉先一步将手指搭在他嘴唇上止住了他的话,那双总是平静的眼里此时满满都是自己焦灼的脸。

    黄蓉有些发愁地看了眼自己的肚子,只能放郭靖一个人过去。只是她自己坐着屋里却怎么也静不下来,心里七上八下地猜着杨过深夜找来的目的。

    “能。”阿眉忽然开口道。

    说完,他又看了那个疯癫妇人一眼,眼里都是怜悯和心痛。

    “郭伯伯,我要走了,我阿姐还在等我。”杨过对郭靖一笑,笑意却未及眼底。

    “没事,我哪有那么脆弱。”对于他的关心,黄蓉还是受用,脸上不由得露出甜蜜的笑来。正说话间,就听外头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听了这话,杨过冷冷地笑了。

    老头摇摇头,不赞同道:“我瞧二位是有些功夫在身上。可是双拳难敌四手,你能杀他们一个两个,难道还能杀他们千钧万马不成?”

    老头哀叹一声,低低说道:“那是他娘,他爹和妹妹都被蒙古鞑子打死了。这镇里还活着的,也就我们这些人了。”

    他望着杨过和阿眉的脸,深吸一口气道:“你们两个这样的模样,还是别在外头晃了。若是被他们捉去,定也没个好活头。”

    “没事,可能是最近太累了有些头痛。”他方下揉太阳穴的手,接过她手里的汤温柔地道,“你还怀着身孕,夜里就早点休息,别累着了。”

    听说杨过找来,黄蓉当即想跟着过去。郭靖担忧地看着她已经不小的肚子,道:“你就别去了,雨天路滑还是小心些。”

    “女娃子,你刚才说……说什么?”

    今夜的雨下得格外大,郭靖揉着眉心,总觉得眼皮跳得厉害。黄蓉端了碗汤进来,刚好看到他的动作,关切道:“靖哥哥,怎么了?”

    “阿眉姐姐说要取鞑子将领的项上人头,杨大哥回去帮她了。”一旁的黑瘦小孩眼睛放光地道。

    听到这久违的声音,杨过也不由得一愣,可他早已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几年,懂得收敛自己的情绪。于是,他克制地上前两步,低声道:“郭伯伯!”

    说完,郭靖奇怪地四处打量了一番,却没见着一个像阿眉的人。杨过笑容一收,拱手道:“改日吧,改日我一定会和阿姐上门拜访。”

    阿眉忽然抬手,轻轻覆在怀里那双睁得大大的好奇的眼睛上。语气坚定地道:“老丈,劳烦你将蒙古人近来的动向说与我听。说不定,我真能杀退他们千军万马呢。”

    郭靖皱眉,语气却特意放柔了些道:“老丈能否将发生的事告知,我实在担心我那侄儿。他们到底出了什么事。”

    “你们都不用去,只要将你们知道的事说给我听以后,跟着这个大哥哥往襄阳方向走就行。在哪里,你们应该就安全了。”

    郭靖面色一变,立刻开门迎了出去,嘴里大声问道:“是不是敌袭?”

    “若是……我大宋这般异想天开的人再多些。也许……也许就不会……”他佝偻着身子,紧紧抓着自己胸口的衣襟,眼泪大滴大滴地砸在地上。

    “你……你……哈哈哈,真是异想天开……哈哈……异想天开!”老头先是一愣,随即便大笑出来。小巷里蜷缩在一起的众人都沉默着,只听得老头的笑声越来越短,越来越低,最后竟仿佛低泣般。

    “从我出襄阳的那天起,你不就已经猜到我想做什么了吗。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件想做的事,你说过你会永远听我话的,你忘了吗?”

    “刘阿公……”小孩咬着嘴唇不赞同地看着他。

    看着那些几乎可以说得上是惨烈的百姓,郭靖心中一痛。他虽固守襄阳保了一方平安,可在他顾不到的地方,还有那么多大宋百姓生活得水深火热。

    一条逼仄脏污的小巷,谁能想到里头竟然住了二十来人。这是这二十来人有十个是不足十岁的孩童,另外十几人也多是老弱病残。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