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1/2)

    出了综合楼,坐上程俊的车,宁安然试探:“程处,是总部宣传处来人了吗?”

    “不是。”程俊拨动右转的转向灯,车子拐到了星州大道上。

    昨天,杨帆带她逛场区时提过,星洲大道是基地的核心,空间站和飞船两大系统的科研中心就在这条路上。

    她迅速猜到对方应该隶属这两个系统,但此人绝不会是周司远。

    尽管,放眼整个航天中心,除了周司远,其他科研人员她一个都不认识。可凭她对他的了解,尤其加上重逢来他的态度,他大抵是不需要单独与她会面的。

    思绪翻转间,车子已一路疾驰过飞船研究中心,停在了半公里外的一幢大楼前——正是空间站系统所在的89号楼。

    许是怕她不清楚,下车时,程俊还介绍了一句:“这幢楼就是空间站研发中心。”

    宁安然应嗯,压着心底的疑惑随他进到中心大楼旁的裙楼。

    看得出,这儿应是附近几个中心的用餐食堂,穿着同款制服的同事们三三两两地往一楼大厅走。而程俊则带着她上了三楼。

    和楼下热闹烟火不同,这里安静许多,一瞧就是包厢区。果然,穿过一个椭圆形的中厅后,标着门牌号的一排包厢呈现在眼前。

    程俊在标着“303”的门前站定,礼貌地敲了敲门,而后推门而入。

    宁安然牵了抹笑,跟在他后面进去,在看清里面坐着的客人时嘴角僵住。

    不大的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小圆桌,桌边坐着三个年龄各异的男人。

    宁安然想收回来前在车上的定论,除了周司远,面前另两位她还真“认识”。

    为首那位满头银丝的老人是航天系统总指挥袁仁,人称袁老。而他左手边,捧着茶杯好整以暇注视她的则是载人航天系统总师,常宏亮,常总。

    至于袁老右手边眉眼俊朗,此刻脸上和她一样带着惑色的年轻男人,不是别人,正是早晨刚碰见过的周司远。

    程俊一边入席,一边毕恭毕敬地打起了招呼:“袁老,常总。”

    稍顿,再转向周司远,换了个轻松些的语气,称呼道:“周工。”

    宁安然闻言立刻敛神,微笑着同三人问好。

    “别站着,过来坐。”袁老和蔼可亲地冲她招招手,示意她也坐下。

    宁安然颔首,往前几步,挨着程俊坐下来。

    “小宁啊,不需要我介绍吧?”程俊打趣地问,“这三位应该都认识吧?”

    “认识。”宁安然笑答,心里却是疑云重重:刚才,周司远甫一见她时的讶然清楚可见,显然对她会出现在这里也表示费解。

    而剩下两位大佬……宁安然不动声色地瞧了眼两人,是谁要见她?

    心下思忖时,周司远先替她找起了答案。

    “您说要见的人是她?”

    他这话问的是袁老。没想到,要见她的人竟是袁老。

    宁安然端起茶杯,借着喝茶的动作观察着对面的老人,想听听他的答案。

    然而,袁老只是淡淡瞧了一眼周司远,答非所问地来了句:“去年底,部里决定设立航天新闻中心时,小宋来征询过我的意见,我表示非常支持。”

    宁安然知道他嘴里的“小宋”就是她和程俊的的顶头上司,航天部副部长宋云彬。

    随着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如何让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认识、了解到航天人、航天工作成为摆在管理层面前的问题。过去,这类宣传报道基本以航天部门提供基础稿件给央媒,再由他们进行加工制作,在深度、专业度等方面都有欠缺,加上要把握涉密等,往往一个主题报道要几经审核,程序相当繁琐。

    因此,航天部决定成立独立的新闻中心,由宋云彬负责筹建。

    为了组建一支专业过硬的新闻队伍,从去年年初起,宋云彬就在四海招贴,广纳贤士,宁安然就是被他亲自从兴平社挖来的。

    想来,应是宋云彬向袁老提起过自己。

    这个推断刚从宁安然心里闪过,就被对面的老人推翻。

    “我向小宋推荐了你。”他说。

    这回,就连程俊都露出了讶色。

    唯有常宏亮噙着点淡笑抿了口茶,视线若有似无地在宁安然和周司远身上转了一圈。

    压住心中的讶然,宁安然注视着袁老,微微皱眉,“我和您应该没见过吧?”

    其实,哪里需要答案。今天之前,除了媒体网络,她从未和这位航天功勋人物接触过,他为什么要主动向宋云彬推荐自己?

    袁老把她的疑惑看在眼里,慈爱地笑了笑,“我们是没见过,但我认识你。”

    “您认识我?”

    袁老微笑颔首,“我看过你很多视频,还有照片。”

    宁安然惊呆了,这位航天领域的泰斗居然看过她的视频,还很多?

    她在香江的一些视频确实很出圈,在社交平台传播度很高,但……面前这位笑容和蔼的老人,完全不像会去刷短视频网站的吧?

    “搞了半天,您原来是小宁的粉丝啊。”程俊玩笑。

    袁老笑:“小宁很优秀。”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