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1/1)

    &&&&,气势惊人。常公公已经在外等候许久,见到人来,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终于松了一口气,将玉玺交予他手,低声交待道:“王爷,这是娘娘要的玉玺。”

    薛白点了点头。

    王府跟来的侍卫们守至宫殿门口,薛白推门而入,幼枝回过身来,皱眉问道:“谁?本宫未……”

    “本王说过,你大可待在金陵,安安心心地做你的幼家千金,至于你的仇,本王自然会替你报。”甫一进门,薛白便盯着地上的薛蔚,他伸出手探了探薛白的鼻息,随后冷冷地对幼枝说:“倘若常公公不是本王的人,最先得了消息的是太后,推开门的并非是本王,你可知今日你会是什么下场?”

    “什么下场?”

    见来人是薛白,幼枝笑了一下,轻描淡写地答道:“我自入宫以来,从未想过还可以活着出去。”

    “臣妾知道,王爷并非多管闲事之人。”幼枝幽幽地说:“当年臣妾才进宫时,王爷便向臣妾保证会让陛下与太后付出代价,只不过……臣妾不愿屈居于一隅,什么也不做,只日日候着他二人机关算尽,最终功亏一篑。”

    她一顿,轻飘飘地望向薛白手里的玉玺,“王爷心思缜密,行事又过于光明磊落,即便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肯使一些歪门邪道,宁愿蛰伏多年,直到确信自己可以一网打尽。”

    “然而依臣妾之见,先是黄先生官复原职,又有已与庄相断绝关系的二公子庄齐秘密回京,便是王爷打算动手的讯号了?”

    幼枝轻轻地说:“世人都说唯小女子难养也,王爷不屑做的,恰恰是最省时省力的,臣妾实在等不及,只好代您来做了。”

    话落,幼枝跪在他的面前,笑吟吟地说:“幼贵妃意图弑君,常公公以身相挡,未能拦住,陛下身受三刀,侍卫冲进来将其拿下,陛下昏迷前下诏宣从嘉王进宫,言道自己需静养几日,期间朝政之事,由王爷代为处理。”

    薛白半阖着眼帘,“这便是你的打算?”

    “如今木已成舟。”幼枝瞟向薛蔚,“这毒虽不至于要了他的命,却会令他的意识混沌不清,唯有王爷出面,方能主持大局。”

    薛白神色稍冷,过了许久,他才开口道:“这宫里满是本王的眼线,便是他最宠信的宦官,也是本王的人,你当真以为本王仅仅是不屑如此?”

    “父皇驾崩后,他的那一半兵符不翼而飞,直至前几年本王才意外得知,那一半兵符在他的母后,也就是当今太后的手里,她并未交给皇兄,也不曾透露过只言片语,甚至连皇兄都不知道,他母后的手里握有兵符。”

    “本王未曾把皇兄放在眼里,唯有她……不得不忌惮。”

    幼枝蹙眉,“什么?”

    “常公公。”薛白没有再搭腔,只是若有所思地望着手里的玉玺,片刻后他唤来门口的常公公,不咸不淡地吩咐道:“拟旨传黄先生与周将军入宫。”

    “……再找一个信得过的太医过来。”

    说罢,他缓缓抬起眼,眸色深黑。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作者有话要说:  王爷: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幼清清: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第67章

    “陛下已经三日未上朝了。”

    “听说是见过庄丞相以后, 又连夜召见了黄大人, 结果没过多久, 太医就来了一拨又一拨, 应当同庄丞相脱不了什么干系。”

    “太后娘娘和往日一样闭门不出,怎的对此不闻不问?”

    “太后娘娘怎么会不闻不问?陛下不上朝, 宫里本就人心惶惶,太后娘娘自然不能慌了神。”

    “嘘——张嬷嬷来了。”

    慈宁宫里的宫女们本在交头接耳, 见张嬷嬷捧着煎好的药走来,连忙低下头,张嬷嬷狠狠地剜这几人一眼, “再有人多嘴,不若直接拔去舌头!”

    宫女们瑟缩道:“嬷嬷恕罪、嬷嬷恕罪。”

    张嬷嬷“哼”了一声,趾高气昂地踏入门内, 恭恭敬敬地对跪在蒲团上的太后说:“太后娘娘, 药煮好了。”

    闭目诵经的太后一顿, 手指拨过念珠, 她睁眼望向佛台上的金身佛像,并没有回过头来, 只是不咸不淡地问道:“蔚儿今日依旧没有上朝?”

    “回太后娘娘, 没有。”

    太后眯起眼,“瑶华宫的那一个呢。”

    张嬷嬷答道:“贵妃这几日也未外出, 说是在陛下身边悉心照料着。”

    “蔚儿的心肠太软,当年先帝屡次斥责他无勇无谋、不堪重用。”太后缓缓起身,张嬷嬷赶紧过来扶着她, “殊不知他这身毛病,便是从先帝身上学来的。魏妃一死,先帝思念成疾,然而纵是如此,他也没有打消过改立太子的念头。”

    “甚至在驾崩前还殷殷叮嘱哀家,日后一定要好生照料老三。”

    太后冷冷一笑,“他安排得再如何妥当,错便错在盼着哀家好生照料老三,并且将传位诏书交在哀家的手里。”

    她喃喃道:“老老实实地在京城里做一个闲散王爷,难道不比做皇帝,日夜殚精竭虑轻松得多?这人呐,可真是不知道惜福。”

    张嬷嬷心口一跳,太后自然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段往事,她小心翼翼地问道:“莫不是陛下这几日……”

    太后搁下手里的念珠,“蔚儿三日不上朝便罢了,可连那瑶华宫里的下人也有三日未受传召,说的是贵妃怜恤她们,怕被过了病气。”

    “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蔚儿若是怜惜,怜惜的也是他那心尖尖上的人。”

    话落,太后冷着脸对张嬷嬷说:“去,派个人把从嘉王妃接出来,就说幼贵妃昨夜梦见先帝托梦,说他肚子里的那个得了观世音的一滴甘露水,又受了几分点拨,日后是个有福分的,蔚儿特许老三家的到行宫暂住几日,食斋念经,以拜谢仙露之恩。”

    张嬷嬷稍有犹豫,“可是从嘉王……”

    “老三这会儿还顾不上宫外。”太后漫不经心地说:“若是王府的人问起幼贵妃,便说贵妃稍后就到行宫。”

    张嬷嬷点头道:“老身这就去办。”

    张嬷嬷匆忙离去,太后慢慢转过身来,她久久地盯着佛台一角,要笑不笑地说:“装疯卖傻这么久,拿走的兵符……也该还回来了。”

    “夫人,这……”

    “贵妃娘娘怕夫人不放心,稍后也会到行宫,陪着王妃住上几日。”

    宫里来的人握着自己的手,道明来意以后,站在旁边安静地看着邹总管与赵氏。薛白不在王府,这行宫,幼清究竟去不去,邹总管当然不敢擅自决定,是以又忙不迭通知了赵氏,赵氏来后思索片刻,心里想着既然是幼枝,去一去无妨,便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