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1/1)

    &&&&后用粮食换来的钱,和一干朋友告别后,步行到村口,接着乘上一辆旧旧的车子,消失在拐角处。

    临走前他委托华荣进的父亲帮忙照料家里的田地,也正是因为他这一无奈之举,为日后两家人的相互串门提供了机会。他走之后,老爷子重新拿起了农具,他身子骨还健在,再忙个两三年也不成问题。每天晚上收工回家,他依然爱喝二两酒,半醉半醒间外出找老牌友。至于华梅,他把她托付给了老宅里一位善良的老妪。老妇人去世的时候,还不知情的华梅忽然难过的哭了起来。

    日子还是照常的过,平常,乏闷,没有惊喜也没有悲伤。只是有时候,老爷子会在某一时刻,停下手上的活,注视着村口的方向,等着儿子们的归来。

    华永新没让父亲久等,临近春节的那几天,他开着车——和他人合资的一辆白色的小货车——风风光光的回来了。他穿着时髦衣服,头发喷了发胶,梳的笔直,一幅神彩奕奕的模样。从这天起,他成了村里最受关注的青年之一。华荣进的父亲受到他的启发,也主动走出村子,只在逢年过节时回来,两一后,他和一位省外的女人结了婚,女人怀孕之后,两夫妻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回到华溪村定居,但好景不长,女人并不知道自己盆骨小,不适合生育,生下华荣进的当日便难产去世了。

    而那时,华永新恰巧遇到未来的妻子:唐楚楚。两人一见如故,再见钟情,恋情水到渠成,又有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内敛和含蓄。最开始的时候,两人不敢单独见面,和朋友在一起时不经意视线相撞还会羞红着脸。不过很快的,两人正式结婚,婚后不久,唐楚楚有了身孕。

    从知道自己即将为人父后,华永新便开始想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的名字。他心里一直惦念着沈家兄妹,“怀zhuo”两字由此而来。但随即,他又开始犹豫该用那个zhuo字。经过漫长的等待,唐楚楚在镇上的医院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婴。华永新见到孩子的那一刻,便决定好了要用“卓”字。那孩子和所有的新生儿一样,皮肤皱巴巴的,连眼睛都没有睁开,可她紧紧抓着的拳头预示了她的与众不同。

    当小怀卓长到四岁时,老爷子等回了他的大儿子。长达五年多的分离,思念已经将老爷子的绝情软化,即便他知道了沈华只是沈绰约的女儿,和华永信没有一点儿关系,还是默认了大儿子的行为。

    “既然是你带回来的,就自己养好。”他这样对华永信说,后者早已感激不尽,因为这便是他估算的最好结果。

    华永信对沈华的喜爱源于对沈绰约的爱恋,因此他保留了沈华的姓,至于取名为华,直接冠于他的姓,只是他私心的一小部分。

    小怀卓和小荣进对沈华的出现毫无芥蒂张开双臂表示接受,只有华永新一个人显得心事重重,沈华太像她母亲了,每次看见她华永新都会涌起奇怪的感觉,就好像看见了死而复生的沈绰约一样。

    没人知道她为什么自杀,就连在当时和她关系最为密切的华永信也没能突破她内心的层层戒备。他只从她口中问出了沈华的父亲是谁,那是一位老师,总是穿着灰蓝衣的中山装,口袋上时刻别着一支钢笔。同时,有一件被历史埋藏得太深,以至于无人探究的是:他还有另一身份,反串戏子的弟弟。

    第48章 成长篇1

    “那孩子的父亲呢?”华永新问,觉得沈华真是可怜,母亲狠心扔下她不说,就连父亲也不曾出面。

    “不懂。”华永信回答,“我从没见过他。”

    但他在沈绰约常去的餐馆里发现了沈卓文的身影,他没能看见他的脸——沈卓文脸上戴着一张木制面具,只露出双眼。他还注意到沈卓文从不出现在侄女沈华面前。一次,他们三人单独见面,他问出自己的疑惑。

    “我不想孩子一直追问我为什么要戴着面具。”沈卓文答,忍不住扶正面具,他从开始到现在,也没能克服掉心理障碍,能鼓起勇气和老友见面甚至聊聊往事实属不易。只有沈绰约了解哥哥的痛苦,他的自卑,胆怯,无端生出的恐惧将他拉下了悬崖,此生再无事敢想,只等彼岸花开。

    那时的沈华已经拥有了比母亲更违背自然的能力,她好奇于母亲常常想念的那位和她模样相似的男人是谁,又去了哪里。但她是个听话又沉默的孩子,不会轻易把看到的说出来,更不会冒然去问。

    华永信没能不理解,心下对沈卓文的印象又坏了几分。他想说些什么,又自觉这是他们的家事,他一个外人不好插手。谈话结束后不久,沈绰约告诉他沈卓文已经乘最早一班的火车北上,去投奔她们的一位伯伯,后者答应给他安排一份谋生的工作。

    “你别怪哥哥。”沈绰约说,“他已经过的很苦了。”

    华永信犹豫一下,“他的脸,不是好了吗?”他的问题勾起了沈绰约不好的回忆,她脸色苍白起来,摇了摇头,“没好,而且恶化了。”她突然握紧了拳头,“我之前总劝他不要再用那管药膏了,可他从来不听!”

    她的失望与气恼显而易见,华永信有些摸不着头脑。随后,沈绰约跟他说了自己的猜测,大意是:小贩卖给他的药膏不过是某种障眼法,没有任何作用不说,还会加速其皮肤的腐化。

    “都怪我,”听到这,华永新叹一口气,“是我带卓文是那里的。”时隔这么多年,让他听到好友因为自己的无意之举而废了半生,他心里难过极了,悔意达到了华梅的高度。面对弟弟的沮丧,做哥哥的调动脑海中的词汇想要安慰他,但无济于事。华永新开始不顾唐楚楚做母亲的意愿,执意要喊怀卓为“阿卓”。他试图借此来改变什么,忘记什么。村里人也随着他这样一起叫怀卓,只有沈华例外。

    她看见华永新过去有太多人的影子,也许连他也分不清自己到底在意谁,想念什么。相反,沈华知道的很少,怀卓的体贴很快带她走出了阴影,她这才得于摆脱掉沈绰约看到的,她的未来。正如沈华自己顿悟的那般:看不到的未必不会发生。

    就连她自己也被预见骗过,她将更远之后的事当成了当下,把当下理解为未来。但不管怎么说,来到华溪村是最开始的契机。她的到来为华永信指引了方向,他视她为亲生女儿,并终生不娶,把对沈绰约无望的爱转化为亲情倾注到了她身上。

    至于华永新,因为无法走出牛角尖,选择用繁忙的工作、吵闹的宴会和沉睡的梦镜逃避。当女儿年满十八,一声不吭的离开之后,他突然醒悟,回顾过去,才发觉那些逝去的日子中他失去了什么。华梅与父亲的去世,女儿和沈华的相爱令他大彻大悟。明白无论的命运。总要接受,总得面对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