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

    &&&&

    《为萧娘》留山海

    文案: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国仇家恨,都能抛在脑后,只要记得天大地大唯情最大。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搜索关键字:主角:陆商 ┃ 配角:萧凄,萧玖儿,金欢 ┃ 其它:

    第1章 前情

    这是一场大败。

    大尤的逐北侯陆正北带到北域的三万常安军只剩残部,不到两千名将士在负隅顽抗,其实他们都知道,已无生机。出师前,没有任何人会想到这样的结局,当时的常安军在陆正北的带领下,无往不利,曾以一万人众便大破伯夷的五万大军,也曾以一队轻骑巧取伯夷的粮草大营,更曾以陆正北一人之力,挑下伯夷两员大将。无论是常安军还是陆正北,都是大尤人民心中的英雄。

    而现在,本来只有五千将士的伯夷虎啸军却将三万常安军打击的溃败不堪。虎啸军的统帅是金必斜,金必斜和陆正北是战场上的老对手了,知己知彼。也正是如此,金必斜算准了陆正北那骄傲自负的能心,当自己的虎啸军被击退的时候,陆正北绝对会穷追不舍,金淼江就是陆正北的溃败之地。

    金淼江水深不见底,且处于狭长的山裂,从上向下看,金淼江的地势看上去犹如例地的漏斗,越往中段行进,便越为狭窄,这段路,虎啸军操练行进百遍,早已如履大道,贴着山体前进,早就将不熟地形的常安军甩出了一大段的距离。

    常安军的副将提醒过陆正北,不熟的地域万不可再追,但急于解决掉金必斜的陆正北怎么听得下去。虎啸军的五千将士剩下不到六成,而自己的三万大军几乎没有伤亡,趁胜追击不容有失。追击时落水将士不断,虎啸军也愈行愈远。

    窄口过后,便是天外天,陆正北没有想到他的常安军便在此处被绞杀。从天而降的落石,滚木,乱箭,突如其来,出乎意料,常安军瞬间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陆正北和副将被逼下马,贴着山体,用利剑挥舞,勉强躲避着乱箭,一时间,似乎金淼江都被填满了,无数的将士尸体在江上沉浮。

    常安军的将士慢慢地朝原路返回,此时,金必斜的虎啸军出现了,亮着利刃、□□,嘶吼着冲向常安军,已被震慑的常安军根本展现不出战斗力,被虎啸军轻易击杀。陆正北怔住了,是他的一意孤行,忘了穷寇莫追的道理,导致了这场大败。

    原路上也出现了一群敌军,常安军现在是前有狼、后有虎,根本不存在任何机会。金必斜骑着战马,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他的虎啸军当中,当他看到陆正北已经没有任何的战斗欲望,举手停住了他的将士的攻击。

    “停,收起武器。”金必斜高声下令。

    常安军的将士得到了喘息之机,却也没有任何的趁机突围的打算,他们看向陆正北,陆正北满面都是血,握着长剑的手在颤抖着,副将撑着他站着,不让他倒下。

    “大尤的英雄之师,就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吗?”清俊的女子声音响起,给尸横遍地的场面带来了一丝嘲讽。陆正北喘着气,朝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眼神里的绝望让每一个常安军将士心寒。

    “原来是你,你真的要致我于死地。”陆正北的话凄楚悲凉,带着一丝丝绝望的不信。

    金必斜望向身边的女子,“郡主,就等你下令了。”

    被称为郡主的女子,脸上带着笑,眼睛里溢着爱,话却冷血无情:“陆正北,你就死在这里吧。”

    金必斜听罢,接过郡主随行递过来的弓,搭上箭,拉满。

    陆正北闭上眼睛,感受到箭朝他飞来。

    整个金淼江被血染红,山裂里常安军将士的悲号声与虎啸军的庆贺声交织响彻。

    金必斜低声问:“郡主是否说话算话。”

    “你放心,我说的出就做的到,金将军如此帮我,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八百里加急,大尤皇帝得紧急军情:逐北侯战死,常安军三万精锐全军覆灭。伯夷王族提出和谈。

    大尤皇帝无力地倒在龙椅上,“把镇国将军给朕找来。”

    第2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开春的日子,大尤新君登基了。新君章显是先帝幼子,年纪虽小,但有着玲珑心思,文韬武略均有所得,深得先帝喜爱。先帝生前并未立储,弥留之际招亲信大臣做见证,一纸诏书,将皇位传于章显。

    “众臣躬,朕自知时日无多,可叹大业未成,北境忧患未除,百姓未安,朕惶恐,无脸面见先皇列宗,惟择明主。七皇子显德才兼俱,拥王者之范,虽历练稍欠,但足继大统,望众臣加以扶持,保我大尤基业。”

    先帝驾崩,礼王章贺代为宣旨,年仅十四的章显跪接遗诏,成为大尤新君。

    这纸诏书宣得整个大尤朝野措手不及。

    先帝有五子。除章显外,大皇子章昌军功显赫,一直深受先帝器重,已被封为喻王,京师亲卫军及伐夷军由其执掌。三皇子章晟政见独到,权谋有术,朝中六部均有其心腹。四皇子章晁生来腿有残疾,早年间便被封为属王,在自己封地静养。六皇子章昊聪慧但性情难测,难以与人相处,常年在外游历,行迹不明。

    朝中看好喻王和三皇子继位的朝臣各占半壁,偏就没多少人想到年纪尚小的七皇子。而章昌和章晟兄弟两人的明争暗斗,似乎也成了笑话。

    章显成为新君,改年号长庆,民间称为长庆帝。在礼王的提点下,将未封王的兄弟也分赐了王衔,为各位兄弟赐了离京师较远的封地,收回其在京师的实权,并下旨,除了年节里的请安外,无诏不得入京。一时间,这皇城显得孤寂不少。

    章晟与章显是同是凉妃所出,章晟被封为成王。成王离京当日,长庆帝去送行,兄弟之间有了君臣之隔,生分了许多。

    “成王若是想母后了,便上个折子,朕必允来京。”

    成王的脸上看不清情绪,只是淡淡地:“谢皇帝隆恩,只是从没想到有这一日,本王见母妃还需要上折子,若是皇帝有事吩咐,无论本王是以臣子身份还是兄长身份,必然会尽绵薄之力,朝野不定,还望皇帝多多保重。”

    往日兄友弟恭的场景浮在长庆帝眼前,纵使是善用权谋的成王也保留着对兄弟的情谊,长庆帝的眼前渐渐模糊,成王的马车也越行越远。

    镇国将军府,是一派的春意盎然。

    镇国将军陆久安已年过六十,即将到古稀之年,多年的沙场征战带来的伤痛在他这个年纪显得愈发深刻起来。

    “昨天宫里有人来过,说新皇登基,后宫单薄,让各朝臣推荐自家适龄女眷进宫参选秀女。”陆久安没有说下去,但意图已经很明显。

    陆久安有两子,陆正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