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4(1/1)

    他们的父母打孩子基本都是教育为主,而那些下了狠手的父母,孩子们基本都被送去福利院去生活了。

    伴随着大秦父母意识觉醒的越来越多,大秦曾经最底层的机构——福利院,已经很多年都没有进去过新人了,所以,福利院的人对社会上面虐待孩子的长辈也盯得非常紧。

    “除了秦四世陛下一家人的故事,齐廖写的最多的就是几位同僚和好友的生平趣事,比如王生家的象国公主妻子,因为忍受过饥荒的缘故,爱在家里面每年都存储很多样式的罐头,那些原象国的百姓们互相走访时,互相赠送的就是可以长时间储存的罐头。”

    “别笑,可别小看那些罐头,就是依靠着各种各样的罐头,我们大秦在未来面对那么多的天灾时,才能最大程度的保住了我们大秦现有的人口,这也为我们后来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奠定了基础。”

    “身为大秦子民,以前的百姓们都会有意识的在家里面存储粮食,在银行里面储存货币,这可是他们古朴的生存经验。”

    “除此之外,齐廖的中还记载了大秦第一女官——易如玉的记事,他从易如玉进入大秦朝堂开始,一点一滴的记录着大秦女子越来越多的为官数量,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一步步发展。”

    身为大秦第一女官,齐廖特地给了易如玉不少的篇幅,甚至还涉及了她的家人。

    易如玉真正入朝堂为官的时候,已经快三十岁,家中的孩子都半大了,女人如果一心打拼事业,那么男人就得退居幕后为她打理一切,骆礼就正好是易如玉的“贤内助”。

    “当时易如玉大人和自己的夫君夫妻两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映射的是当时女娶男嫁的婚姻常态。”

    女户、婚姻法、男女平等、还有同性之间的合法性,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听到老师说大秦的同性婚姻法早七百多年前就有了,学生们不由惊讶道,“老师,那个时候我们大秦的总人口数量不过几千万,同性之间婚姻的合法性,真的不会对当时的社会体系造成冲击么?”

    “一,当时大秦的同性婚姻法推出以后,实际上真正有勇气去衙门办理婚姻户籍的恋人们并不多,倒不如说,大秦同性婚姻的合法性反而把同性之间的混乱风气给彻底斩断。”

    “就像时至今日,我们大秦现在也基本以异性婚姻为主流,同性婚姻为小众。”

    “二,推出大秦同性婚姻法以后,大秦下一步的做法是提高那些生产孕妇的基本待遇,鸡蛋和红糖,能够让她们快速的恢复自己的身体状态,进行变相的鼓励生育……”

    第224章

    “……据后世研究,秦四世初期的每项政策都是针对少数人,比如贵族、女户、商人等,就因为这类人在整个人类群体占据的比例不大,

    所以这些政策才得以顺利施行。”

    “之后推出的王田变法走的也是怀柔政策,也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民愤……”

    “我们后人把这些事情从后往前推,发现秦四世陛下的步子走的非常稳当,其中,多劳多得,给予天下臣民报酬稳定了当时九成多的民心。”

    “秦四世时期,为我们大秦后来的基建大国之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那个时候,南方的百姓们挖渠给大河分流,得益于这项基建,

    让我们后世的南水北调,修建大运河这个工程省却了不少的事情……”

    老师的讲课仍在继续,伴随着他的声音,视线往外看,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

    哪怕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大秦也没有通过破坏掉他们的绿化植被而增加某些人的个体收入。

    比之数百年前,大秦境内的建筑物依旧,没有国外林立的高楼大厦,而是与绿色田园相伴,居住的舒适度被评选为世界最高。

    舒适的居住环境,也向来是大秦吸引外国移民者们的一大利器。

    每一个来大秦旅游的旅客都会被深深吸引。

    只可惜,大秦的户籍可不像几百年前那样好落户了,现在普通人申请移民,按照现在的科技都审查个好几年,说白了,就是难呗。

    而越难,才越吸引外面的人对大秦飞蛾扑火。

    不过国外普通的人虽然申请困难,但是来大秦旅游一次却非常的便捷,搭乘最新款的飞机,不到半天就能在两国之间飞个来回。

    国外来大秦旅游的旅客们从飞机上下来,迎接他们的是一个精通多国语言的导游,导游身穿着玄黑干练的衣服,身上背着多功能背包,来为这些国外旅客们介绍着大秦独有的旅游胜地。

    “大家请看,这里就是我们大秦四世和之前的朝都:咸阳城,它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地处泾、渭两河交界处,地势北高南低,全城由北原向渭河逐渐低下,城市的最北部是作阶梯状陡起的形势,以咸阳宫为中心,直径有80余千米,整体占地面积为372平方千米……”

    数百年过去,秦五世迁都阿房宫,曾经的大秦国度已经成为了大秦对外的旅游景点之一。

    虽然是旅游景点,里面却也是有百姓们居住的,一座座古朴大气的房屋内却安装着大秦最新的高科技。

    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会对外来的旅客们提供食宿,从而为家里人创造出额外的收入。

    旅客们听着大秦导游对咸阳城的介绍,眼神却止不住的朝着另一个方向看去。

    那个方向的建筑物体比他们现在正身处的咸阳城还要大气磅礴,那是大秦现在的朝都:阿房宫,集大秦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为一体,并不像咸阳城一样对外来旅客们开放。

    大秦的旅游景点都非常的出名,旅客们把目光收回来,跟随着导游的介绍去领略大秦国都的旧址风光。

    导游先把他们带到了繁华街道上,对他们道,“这里有着我们大秦名气最盛的【食楼】、【墨斋】、【玉研阁】和【糖果屋】,咸阳城这边的是数百年的老店,不管是味道还是质量,都是最正宗的。”

    依旧还是古香古色的建筑味道,恒古永存一般,一进去,众人眼前就仿佛看到了数百年大秦那些有钱人是如何用饭购物的。

    哪怕放在科技信息大爆炸的现代,这样的建筑物依旧没有一丝的落后。

    逛完【玉研阁】、【墨斋】、【糖果屋】,买了诸多好看又实用的旅游纪念品以后,导游带着他们去【食楼】内吃饭。

    天南海北各个地方的菜色,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不光有大秦境内的特色美食,还有国外快速空运过来的高等食材,有些材料明明是那么的熟悉,被大秦的厨师一过手,味道好吃的恨不得让他们把舌头也给吞下去。

    用完饭,填饱旅客们的肚子以后,导游带领他们去领略大秦曾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