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0(1/1)

    是一家人,刚吃完饭,都摊着聊天。

    廖清欢放了心,又问了些顺子在那边过得怎么样,学习上有没有什么困难。然后把手机交给陆长缨,让他也聊一聊。

    陆长缨和顺子聊天就比较严肃了,直接学业上出发,说些最近学习的东西。

    顺子同他聊得比较长,廖清欢什么都听不懂,干脆走到院子里去看谢镇海他们放烟花。

    下午的时候谢铭他们出去了一趟,回来就搬了不少烟花。

    因为他们打电话,谢铭只是搬着烟花摆放好,准备等电话打完了就放。

    廖清欢站在廊下,看向其他人家放的烟花,那些烟花在天空中呈现出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空气中弥漫着焰火的味道。

    院子里的树上挂着红色丝带还有灯笼,廊下隔一段距离也亮着灯笼,整个小院,包括外面,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在以前,到了过年,她只有几个徒弟陪着,店里其他员工也像现在一样,回家了,过年了,有自己的家人。

    而现在,她有了自己的家人,有了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个即将出生的孩子。

    她依然守着廖家酒楼,她是廖家酒楼的小厨娘,也是廖家酒楼的老板。可她还有其他的身份,是陆长缨的妻子,是顺子丸子圆子,还有未来那位小朋友的妈妈。

    来到四十年后,她没有改变什么,也没有成为什么很厉害的人,她依然是普通人。可她的人生,因为这样的经历,变得不普通了。

    有多不普通,她想……

    陆长缨从身后环着廖清欢的腰肢,手搭在她的肚子上。

    谢铭点燃了烟花,在第一股冲向天空的时候。

    他的手捂住了廖清欢的耳朵。

    廖清欢抬头看着那在天空中炸出圆形的烟花,眼中闪烁着笑意。

    她想,有多不普通,只有她和陆长缨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差不多结局啦,接着就更新番外哦!

    第154章 番外一

    谢镇海他们在海城一直住到初八, 然后就不得不滚回港城。

    廖清欢看着他们的态度,大概是想在海城继续住下去的,奈何港城那边有事, 不得不回去。

    谢镇海试图留下来, 然后被自己孙子儿子拖走, 跟陆长缨他们告别的时间都没有。

    那天廖清欢都让刘红星备上一些好菜了, 结果谢镇海一个电话过来,哭嚎着说自己在港城,等以后有机会再过来。

    得,那一桌好菜只能他们自己消化了。

    两边买下的店面和院子都空了,之前是过年, 廖清欢不好意思赶人。但现在年都过了, 老李和林老板娘俩家也不好意思继续住下去, 收拾收拾自己的陈年家当, 俩家人都搬走了。

    店面连着院子,都归了廖清欢。具体花多少钱,刘红星还问了一嘴, 廖清欢只说比平时买贵不少。

    但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钱什么的不是问题, 只要能买下来就行了。

    这样一来的话, 店面面积扩大了三倍, 院子如果打通, 也扩大三倍。

    廖清欢没想把围墙全拆了,而是打算在墙上开门。一家人主要还是住在中间这个院子里,两边则要做成后院包厢的样式。

    院子中间她想着要好好规整一番,就像以前那些大官的庭院,亭台楼阁, 风景如画。

    这样的想法想要实践,就得去找专业的设计师了。

    近几年海城发展得挺快,到处都在搞开发。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繁华地区就建起了许多高楼。

    在这样的基础上,搞设计的搞建筑的也多了起来。

    想找专业设计师,那是好找的,但想找能设计出她想要风格的设计师,就有点不是太好找了。

    廖清欢现在肚子越发的大了起来,索性精神头不错,找设计师还挺有劲的。

    等联系好稳妥的设计师,又是找木匠。

    大价钱请了几个老木匠,就安排住在旁边的院子里,再让人从南城那边拖来木料,加班加点的干。

    前面吃饭的客人不知道可不知道酒楼要扩大,照常进店吃饭。

    至于新廖家酒楼那边,廖清欢暂时没空去管,这边的活就让她忙不脱了,哪有空管那么多啊。

    说是说不管,实际上还是惦记着,她手头就慢慢的调整新菜式,觉得口味可以的,再记录下来,几个月的功夫,光是菜品这一块就写了一个厚本子。

    但这些不是都能用的,还有大部分需要调整。

    好在那边刘红星等人经常会过去看看,味道方面还可以。许多客人都以为那是他们开的新店,这方面廖清欢也没否认,确实是新店,但不是她开的而已。

    廖清欢这边边忙碌边等着卸货的日子赶快来临,陆长缨那边则开起了公司。

    原来他是做军用的,现在改做民用。军用那一块主要做防护,转民用后做的还是防护这方面。

    红外线他很了解,带出来的郑楚华等人都跟着他,几个人顺顺利利的开起了公司,开办了工厂。

    廖清欢并不算太清楚他那边要做什么,但知道他把以前一个小项目运用了过来,做什么红外线感应器之类的。

    陆长缨简单的跟她讲过,说这种东西无论是安装在公司家门口还是机场车站,都能有效的检测到人身上有没有携带危险的器械。

    尤其是车站机场,若是安装了这样的东西进行检测,能避免很多的危险。

    他的想法很多,廖清欢虽然不明白,可她觉得陆长缨实在是太厉害了。

    他做的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只图挣钱的小东西。他考虑的是安全,治安等等方面。

    如果他想挣钱,能做许多挣钱的东西,而不是费时间费精力的去做这些。

    在陆长缨跟她说过没多久,海城的各大车站地铁机场等就开始用上了他们工厂做出来的红外线感应器。

    据郑楚华所说,用了这些之后,各处安检的速度比以前要快很多,同时检测到危险物品也非常多。能藏在身上的小刀片,放在鞋底的削笔刀,还有一些携带在身上的汽油等等东西。

    在他们没能进站的时候,就被检查了出来,无论是不是用来做危险事的。只要检查出来,那就一律没收。

    以前是人工检查,虽然仔细,但检查确实费时间。有时候还是有纰漏,现在就不担心纰漏了。至少他们这个站点进去的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为这个,海城日报专门做了报道。

    采访陆长缨没成功,变成了采访现在的公司副总张兴国。

    张兴国原来在国营大厂,但近些年国营厂子效益着实不好,张兴国上面还有厂长等人,他没太大的话语权。

    见陆长缨和郑楚华他们要搞厂子搞生产,他一拍脑袋,就直接辞职跟着下海了。

    摇身一变就成了厂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