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1/1)

    只有睡过去,陆萍萍才能缓解心中的难受和对自己知道事情却无能为力的谴责。

    这一躺就是一天一夜,陆萍萍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睡着,只不过断断续续的总从梦中惊醒过来。

    梦里下着血红色的雨,满街的尸体,有幼小的孩童,也有怀孕的妇人,更有满头白发瘦小的老人。他们都睁着眼睛看着陆萍萍,死不瞑目的样子直接把她吓醒了。

    后来又陆陆续续做了好几个梦,但无一例外都是不好的。醒来一片心悸,头也痛的要命。

    最后还是陆萍萍拿出银针,给自己扎了几针才终于从连环的噩梦中解脱。

    等彻底醒过来,已经是第二天的晚上了。孩子不在身边,应该是江管家他们看自己不舒服把孩子带走了。

    一天一夜没吃东西,陆萍萍腹中空空,鼻子闻到粥的香气,穿上鞋绕过屏风一看,桌子旁坐落着一个小炉子,炉子上热着香喷喷的粥。

    而李嫂正趴在桌子上,俨然睡着了。

    陆萍萍轻轻地叫醒李嫂。

    看到陆萍萍终于醒了,李嫂高兴的不行!又是拿衣服,又是盛粥的忙的团团转。

    最后是陆萍萍喝完了粥,说自己真的没事了,强迫李嫂回去睡觉她才回去的。

    看着李嫂离开的背影,闻着屋里未散的粥的香气,陆萍萍心中渐渐的升起一阵暖意。

    是啊!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都还在自己的身边,抗战仅仅刚开始还没有胜利。上辈子网络上流行一句话,祖国尚未统一,所以我不能倒下!

    如今,抗战尚未胜利,我又怎么能倒下呢?

    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呢!

    第88章 询问

    面对倾国之战, 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显得过于渺小。但是只要每个人竭尽所有力量去努力做好每件事,那一点点的力量又怎么知道不会成为某些事情的转机呢?

    陆萍萍并不知道自己送过去的这些药被送去前线产生了多大的作用,但是, 只要能多救一名战士, 陆萍萍就觉得自己不管有多么辛苦都是值得的!

    白天要在诊所里坐诊看病,下班后也要加班加点赶制药物。因为现如今的药物订单量已经是一开始的几倍了。

    下单的时间也缩短了很多, 陆萍萍知道前线战况紧张,药品缺乏的十分厉害, 多余一份药就能多救一条命, 所以也不多说什么, 只加班加点的制药。

    一开始是真的忙不过来, 后来还是江管家看不过去了,帮忙招了几个人专门跟着陆萍萍学制药, 才让陆萍萍轻松了些许。

    药品的最大秘密隐藏在熬药的水里,陆萍萍只要保证在熬药的水中滴进去灵水,教会几个人熬药的火候和顺序也就行了。

    招的这几个人都是学过中医的, 因为全国各地四处都在打仗,战火纷飞之下弄得民不聊生。很多人不得不拖家带口的逃难。

    重庆因为多山岭, 易守难攻, 所以也涌入了不少逃难的百姓。而去年11月20日国党政府宣布迁都重庆的消息出来后, 涌入的人更是加倍!

    但来的人多了, 重庆这地方容量有限, 房屋土地也就那些。因此不是所有人不能在重庆这地方顺利安家的。

    所以, 江管家当时一说招工, 招的还是中医,当天就有不少人过来应聘。

    最后还是择优录取了几个,平安诊所也多了两名坐堂大夫。

    人手一多了, 陆萍萍可算是从忙得昏天黑地里解放了出来。

    每月给重庆地下党送一次药物陆萍萍还是在做,但是药物和器材的数量已经不是一开始的那个数了。

    随着明面上李老大夫的朋友那边订单显著增加,陆萍萍也不由自主的增加了输送药物的数量。

    虽然有时候忙的来不及看报纸,但是偶尔从身边人和诊所里的口中还是听到了前线战况的不理想。

    光是听到的那些伤亡数字,就让陆萍萍忍不住心抽搐了。

    面对巨大的伤亡数字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陆萍萍实在是再顾不得许多了,能送多少药就送多少药!

    只要是前线部队需要的,陆萍萍恨不得一股脑都打包过去。

    陆萍萍不知道收到这些药的重庆地下党有什么反应,还是一句话,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往后退吧!

    陆萍萍没有预料错,从第一次接收到药物到重新布置好接收人员以及转移其他人员之后,重庆地下党就密切关注着这件事。

    一开始迟迟没有动静,党组织的人员也有些着急和怀疑。但是,也基本排除了这件事是敌方下的鱼饵这一猜想。

    倘若这真是敌方下的套,早在一开始顺着这批药的转移,就能找到一批同志们的下落。但是直到重庆地下党安排组织成员转移,有的成员直接被安排到别的城市,对方都丝毫没有动静。

    当然也有另一个可能,那就是石头同志做事谨慎,对方没有发现药物转移的途径,所以除了石头同志暴露了,其他同志都是安全的。

    有这个可能吗?当然也是有的。

    但是,凭借着重庆地下党和敌方斗了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不至于时间过去这么久对方还没有第二次动作。

    要知道以往对方都是抓住一个党组织同志就带回去严刑拷打审问,即使也有过放长线钓大鱼的经历,但绝不可能怎么风平浪静!

    更何况,有从敌方内部传来的消息,对方近期并没有针对我方做出什么计划动作。

    所以,综合这条条线索来看,或许可能这真的不是敌方投下的诱饵,而是哪个爱国者无私奉献的这些药。

    但是,那人又是怎么知道石头同志的身份的呢?

    早在一开始,调查人员就把石头同志身边所接触的人和事都调查了一遍了。但是最终却毫无线索,石头同志所接触的和认识的认中还真没有一个人能有这么大的手笔和能耐能搞来这么多珍贵的药物和器材。

    反复调查都没有任何结果,组织又有了新的计划,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但是疑问却始终存在着。

    就在重庆地下党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在耐心等待的时候,陆萍萍第二次送药的时候到来了。

    跟第一次一样,还是丝毫不见人影,院子门口莫名的多出一个大箱子。箱子里面的药物数量比第一次只多不少!

    石头同志拿到这批药并没有马上去找自己的联系人,上交上去。

    而是仔细的检查了每一种药和箱子里的四处拐角,确定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了,才把箱子重新密封好,藏在了屋里一处隐秘的地方。

    等到第二天天亮了,石头同志就继续开门照常做生意,普普通通的和往常一样,从脸上和行为动作看不出一点不同来。

    直到到了晚上,夜深人静了。石头同志才换了身深色的衣服,又戴了帽子,做好伪装了,才重新提着这批药走了出去。

    倘若此时有人跟着,就会发现石头同志脚步轻且快!行走的路线也是七扭八扭,环环绕绕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经过的巷子也是尤其的多,倘若不跟紧一些,十有八九的都会跟丢。

    就这么走走停停,绕来绕去一个时辰,石头同志才最终进了一处农家的院子。

    院子里当然就是石头同志的紧急联系人了。男人一看到石头同志提着箱子过来,脸上马上一喜,但也没立刻就问,只径直带人进了屋,又关好了房屋门窗,这才悄声询问了起来。

    “可是药来了?”

    “是的!”回话的石头同志此时也抑制不住脸上的表情了,面带欣喜的低声道。

    “药品的种类和上次差不多,一些器材也是市场紧俏的!”

    “真的?那太好了!”那人听到石头同志的话,高兴的忍不住一手握拳锤了另一只手一下。

    看到对方这样,石头同志也忍不住微微一笑。

    没有人比他们更能知道这批药的重要性了!自己这一个月以来和同志们的焦急等待,在看到这箱药品出现的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他至今都记得,自己以前在别处工作时线下的一位同志,仅仅是为了寻找几支部队紧需的麻醉药,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还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在工作中他或多或少的听到过许多这样的消息。

    但是,每次都来不及悲痛,就要紧急的参与到新的工作任务当中来。

    那还是在战前,如今全国抗战打起,全国各地不管是国党还是我党,都极其缺乏枪支弹药。

    而比之国党,我党缺乏的更加厉害。收集物资的难度也是极度困难的程度。

    重庆地下党平时的任务,除了要搜集情报和传递情报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收集物资了。而药品就是重中之重!

    而如今,这从天而降的两批药,对于重庆地下党来说无异于久旱遇甘霖。大大的缓解了药品方面的压力。

    就是因为知道这些因由,所以二人才会这么喜形于色。

    这批药太重要了,而药品的这条线能接上尤为重要。

    高兴过后,俩人没有多说些什么,只在一起又把这批药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石头同志就离开了。

    石头知道对方肯定会马上把这些药交给上级,这是对方的任务。

    当初党组织决定把自己继续安排在原处等待,又交给了自己新的一个联系方式时,自己就知道和自己熟知的那些同事们应该都被转移了。

    这是组织一贯的做法,当组织成员身份可能暴露,但不确定已经暴露的情况下,为了不造成严重的损失,组织成员这周围的一切能转移的都要转移。

    这个方法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但也是党组织从血的教训中,一步一步的总结出来的。

    这样的事例太多了,稍有延迟或犹豫,可能给其他组织成员带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