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1/1)

    &&&&吗?”

    “便是匈奴男儿们可以,其女娘们又可以吗?”

    少年人定定看着他们,眸光如铁,带着厚重和沉肃:“匈奴为游牧,女性在家族中所占用地位极高,女子对美丽的追求永无止境。为了讨好女娘,匈奴的男儿郎必然要得到更多的瓷。”

    “而瓷器易碎,若要抢,吾等便宁可玉碎,勿要瓦全。”

    “想要瓷器,唯有交易。”

    “而匈奴能够卖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他一步步将三人引入他描绘的场景中,少年杏眼微微眯起,透出的是不同于他年岁的沉重,三位年长的臣子仿佛能从他的眸中看到一片未知的未来:“是我们被掳走的汉民。”

    郅都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夏安然用眼神制止:“莫要说这毫无意义,他们是我们汉国的臣民,他们身上流着的血和我们一样。”

    “既然是汉人,又因吾军守卫不力被掳走,那我们就要将人接回来,不计一切代价。”

    少年眸光如电,他一眼扫过三人,又道:“等匈奴将我汉民还完了,还有旁人。”

    “……殿下是指……”程不识声音干涩,“是被匈奴抓走的他族奴隶?”

    “不错。”

    见小皇子点头,程不识眉头皱了起来,他同郅都交换了一个视线,二人均有些不解,不明白夏安然要那么多人干嘛,中山国不曾经历过战火,也没有天灾,人口不曾大规模减员。

    难道是要用这些人发徭役?

    他们还没问出口,便见夏安然的手指缓缓从北部滑到了西部,鸦羽般的长睫遮住了少年人的目光,让这三位辅臣不能看清他们的郡王的心绪:“这里,一路都有被匈奴碾碎的部落和国家。”

    “而这当地的环境如何,这些人是最清楚的。”

    “恰巧,”他微微一笑,“这些人也是最恨匈奴的。”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想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可能需要很多时间,也很可能赔得血本无归,这是任何一个生意人都不会做的生意。

    但他不是生意人。

    他是大汉的子民,是大汉的藩王,是汉武帝刘彻的哥哥。

    他亦是来自千年后的一抹灵魂,此处虽不过是一个梦境,他却想要将他活成真实。

    夏安然的目光在太傅和郅都之间游移了一下,最后还是落在了太傅面上:“太傅,此事便烦劳你写成奏书了。”

    “本王开了春想要入朝拜谒。”

    翟邑深深吸了口气,在郅都和程不识二人意味不明的眼光中拜下应诺。

    起身时,这个中年男人的目光落在了舆图之上。在他的眼中,这张线条凌乱的舆图从大汉的西部到北部被连出了一道线条,在那道线条之上在未来终究会燃起一片战火。

    “汉匈之间,终有一战,”郅都沉声道,“但是不是现在。”

    小皇子微微侧脸,光洁如玉的脸庞在灯光下被染上了一层暖光。小少年微微一笑:“当然。”

    ======

    在成功完成了第一次的任务后,大汉朝独一无二的“长窑”修整了三日。

    匠人们将窑炉进行了一番检查,细细敲过每一块转,以寻找出经过烘烤有碎裂迹象的砖块进行替换。但看来此次夏安然此前特制的耐热砖质量很好,除了正门口直接面对高热的封门砖之外,大部分没有损伤。

    故而只短短休憩了几日,新的胎胚便又被陆续塞入。

    实际上此前第一次制胚之时,匠人们便有意识地多做了些,盖因冬日胚子干得慢,而烧制则需要其完全干透之后才能入窑,否则烘烤时候冷热不均容易龟裂。

    因为要实验青白瓷的烧制,尤其是要调整釉料的配比,待到此次成品出来之后,匠人们再根据成品进行原料的调整,如此要比重头来快得多。

    既然打算开春入朝拜谒,那么作为刚刚就藩的小皇子自然少不了准备给家人的礼物。没错,被免了献费的中山王带过去的是“礼物”而非贡品。

    既如此他大可免了大笔的昂贵货物而是以“心意”为主。

    还能有什么礼物比经他手研制出来的瓷器更能彰显其心意的呢?

    但是如果每个人送一样的瓷器,那势必会引起彼此之间的攀比。

    又不是机械制造,每个人拿到手的定然会有些不同,而艺术品这种东西,谁的好看谁的不好看,全凭个人主观。

    夏安然个人其实觉得青瓷比如今带有杂色的白瓷好看些,但是身边的三个臣子却每天抱着白瓷的文房用具不肯撒手,爱惜得紧。

    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误解,夏安然打算直接开通“私人定制”模式,可以说充满了求生欲。

    第21章大汉华章(19)

    夏安然顶着匠人们震惊加上崇拜的小眼神,镇定地取笔沾墨,写下了预备的文稿。

    比如给他家老太太,就往上头写几句《道德经》,给他老爹就写《大风歌》,弟弟妹妹就取其名字所来的典故……嗯?没有典故怎么办?随便找一个寓意比较好的带这个字的就行。

    其实别人还挺好办的,偏偏他小弟刘彘最难弄,夏安然问了一圈也没问到哪儿就有带彘的夸奖之词了,说它好吃的不算。

    最后无奈,当哥哥的亲自动笔画了一头抽象的小猪水墨画表示一下心意吧。这种充满了文艺气息的简笔生肖水墨画曾经也在现代文艺青年圈子里面流行过。

    放下笔之后小少年还挺得意,但没想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单单是用来写字的颜色就试了不下几十次,色泽总是调不好,毕竟此处原材料的纯度都没有办法保证,想要做出一模一样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

    另外还有要怎么保证在烧制过程中,两种不同成分、含量亦是不同的釉会不会融合?

    石灰釉的玻璃制流动性太强,一个不好就会带动着有颜色的釉色一起跑飞,这种全新的釉色匠人们自然不会奢侈地用一整个器皿来做。

    他们做了若块瓷板,在上面涂涂画画各种实验。

    但即便如此,在如今的时代,这些釉料本身也是矿物质原料,实验所造成报废数额依然大到了夏安然心口疼的程度。

    幸好,随着匠人们的种种实验,其对于烧瓷和上釉的理解和技术革新也一直在进步,白瓷产出质量稳定,现在烧出来的白瓷已渐渐褪黄褪青,越来越有夏安然印象中的“白似雪”印象了。

    当然比起那种美到能代表中国,并且就连最高像素的相机和打印机都无法完全展现出它的釉色的“中国白”还差很长一段距离。

    按照初步的计划来说,他是打算将白瓷打入高端市场,而青瓷则作为寻常日用品进行贸易往来。

    但实际上,虽说看似白瓷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