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1/1)

    &&&&果实已经成为粉末,被拿走榨油,而留在筛子上部的皮纤维才是用来制蜡的原材料。

    果实翻炒后趁热压榨,果皮则需要通过隔水蒸的方式融化其中的蜡质。

    先被提取出的是漆油,褐色看起来特别古怪的油被榨出。这天气寒凉,几乎只放了一小会便会凝结,这是因为果实中也含有蜡,但是显然比起果皮的蜡含量,这些凝结成的漆油更像是猪油的性状。匠人们茫然地看着一个个椭圆的碗装物,这,这真的能吃吗?

    在以动物油为主的西汉,中山国的民众们对于吃这个颜色古古怪怪的产物有些犹疑,如今的植物油唯有杏仁油。考虑到杏仁可怜的出油量,吃过的人极少。

    夏安然也有些没底,他十分谨慎地令人用漆油炒了几块肉,然后拿几种牲畜都做了投喂实验。

    实验结果一时半刻得不出来,没有喂上十天半个月也没有参考价值。夏安然只让人继续压制,他将重头放在了种皮这儿。

    刚刚从蒸笼拿出来的种皮经过压制之后,滴出的液体几乎是一边榨一边转为固态,黄白色的蜡质很快便被人收集了起来,送到了厢房,在里面等着的娘子们将之加热重新转为液体,然后插入烛芯进行灌装。

    这种制造简单又快捷的方式,女郎们很快便上手了。但更为复杂的则是制作长烛,这是夏安然从一些宗教场所看到的制烛方法。

    以卷纸卷成的纸棒为烛芯,外面包裹上一层干草,使其完全吸收蜡液后一点一点地将蜡液裹在烛芯上,每一次都必须保证前一次的蜡油完全干涸,不时还要用手搓的方法修正它的角度,使其保持圆润。

    通过这样的方式制造出来的蜡烛由于烛芯非常粗壮,在燃烧的时候烛焰会燃得很高,且非常稳定,寻常小风都不能使其摇晃。

    当然,比起寻常灌装用的,这种蜡烛造价不菲,通常都是正规又严肃的祭祀场合使用。女郎们听他说完操作纲领后很快上手。漆蜡的融点很低,在冬天蜡的温度不到五十度,这个活计在冬天绝对能算是一个轻松事了,故而女郎们都很用心,基本上三四根以后她们便掌握了要点。

    夏安然摸了一根看起来有模有样的蜡烛,取了小刀将顶头削开。他准备晚上用了试试看,如果效果还不错的话,正好可以送给窦太后。

    窦太后年纪大了视力很差,老太太的眼睛容不得熏,偏偏受制于科技点,如今的灯油几乎没有不熏眼睛的。如果这个漆蜡效果当真不错的话,倒是个送给老太太的好东西。

    中山国的民众们源源不断地向此处输送来果实,没过多久,夏安然意外接到了隔壁代郡郡守所派遣来的官吏的拜访。

    第22章大汉华章(20)

    一顿让人晕晕乎乎的彩虹屁之后,其中心思想便是:如果中山国如果还要收漆果的话,他们几个郡作为兄弟城市也可以发动当地的民众寻找,并且以官方的名义收购了一起送过来的哟!

    比起以平原地带居多的中山国,山区丘陵更适合漆树的生长,所以他们可以提供的数量更为庞大。

    只是长途运送过来成本高昂,所以小吏此来便是想要询问夏安然,一则是问他还要不要东西,二则是希望价格能否再谈。

    夏安然心中的小盘珠珠拨了半天,最后面上带着些遗憾地对这位小吏表示:如今的收购价是对于中山国国民的优惠价,想要再抬高是有些困难的,而且如今中山国的果实收购市场也没到饱和呢。

    “不过本王有一个想法,君可回去问问李太守可否接受。”

    价格肯定得是一样的价格,否则夏安然没法对自己国内的民众交代,做生意哪有优惠外国人的。但是如果几处郡守可以联合起来,发动若干个郡都来收集种子的话,对他确实有利。

    他取来竹简,在上头写下了单收皮和单收种子的价格,然后令人将其转给这名小吏。

    小皇子表示,如果你们可愿意多做一步,进行加工的话,我们就可以以这个价格进行收购,而且全年有效。

    对了,我们只收干货,不收新鲜的种子,这一定要先说好。

    这位小吏拿着竹简,细细扫过上头的数字,脑中快速运算,随后立刻放松了表情。夏安然一看就知道这人是个算筹上头的高手,爱才心一起便询问他是否有打算要换个工作呀?

    被公然挖角的小吏表情复杂地回去了,一并带回的还有一份叫做火炕的安利。

    节能减排又好用的火炕,亲们,在我们北边想必冬天不好过吧,不要来一个嘛。

    正当夏然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时,中山国意外迎来了天使。押送着大宗货物的天使,自踏入中山国国境以来便觉奇异。

    冬日萧瑟,白雪皑皑,街道之上定然萧瑟,然而中山国内的街道却时时可见负重前行者。

    窦婴本以为是中山王发了徭役,但待到细细看来,却只觉得他们精神气十足,甚至还带了些喜气,并无沮丧之感。

    帝王谕令在手,他自不好停下多问,只能带着疑惑前去中山王刘胜下榻之处。

    然后,他又被这一唯有“朴素”二字可形容的简陋宅院惊了一跳,再一看衣着凡凡的侍从女官,更使他眉锋一挑。

    夏安然没有注意到他的神色,他已经穿好了代表藩王身份的衣冠长拜而迎。

    如今的圣旨还没有复杂的写作格式,基本上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作为被儿子又送了一份大礼物的亲爹,刘启在其中就火炕一事夸奖了儿子一番。又因为郅都按照夏安然的意思,交上去的表书中写火炕一事是中山国的民众和匠人们所想出来的点子,所以,帝王也夸了一下整个中山国的百姓们,顺便大手一挥赏赐千金给夏安然。

    至于火坑未来要怎么推广上,刘启并没有多说,他只是让儿子便宜行事。

    接旨后的夏安然在心中小小地松了口气,老爹态度简单明白,而且用词相当亲密,显然心情不错呀!

    窦婴笑着恭喜了下小皇子,然后他又拿出了一封纸卷转递给这位中山王。

    夏安然满脸问号地接过,展开一看,里头竟然是以纸为载体,帝王亲自书写的“中山国”三字。见中山王瞪大了圆溜溜的眼睛,窦婴解释道:“陛下感于中山国民众智慧,特书国名以赞。”

    小少年被噎了一下,不敢置信地看着窦婴。然,然后呢?就只有这个吗?没有别的奖励吗?

    窦婴平静对视,用眼神表达「正事已经说完了,不是已经赏赐了千金了吗?你爹有多穷当儿子的你心里没点数吗」的信息。

    好叭。

    夏安然将老爹亲笔书写的国名一点点卷起来,面上却是恭恭敬敬地表示请老爹放心,咱会请国内最好的石匠,将老爹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