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竹床(下)(1/1)

    十一 竹床(下篇)

    老实人不发火没感觉,发起火来那气势吓死个人。

    姬苏老老实实让郭义伺候着吃了饭,眼睁睁看着他体贴的说去给新人们教些规矩。

    郭义一走,姬苏一溜从床上爬起来,偷摸着往前边的店铺跑。

    铺子叫一品竹,除了简牍,还卖砂盘,姬苏的目的是去拿个砂盘回来。

    简牍在这个时代,还是珍贵的。原料竹子虽然说廉价,然而它的制作与保管都要严格把关,人工因此就贵,价格也就便宜不了。因此贫家寒门要学知识怎么办?

    条件特别穷苦的,直接折了树枝在地上一笔一画的写记背,条件稍好一点的,就整出一种砂盘,四四方方,按心意做大小尺寸,里头盛上粗细不等的砂子,当做习字盘。

    没有纸张太痛苦,姬苏到了铺子,掌柜的并三个年轻伙计头一天都见过他,听公子说要取个砂盘用,都想上来伺候姬苏,一个个争着想给姬苏拿最好的用云岩岫做的盘子。

    姬苏挑了个最普通的个头最大的竹盘,长约两尺半,宽约一尺,另外砂子要了一种普通的河边挖筛出来的黄砂。

    伙计抱着砂盘跟在姬苏身后把东西放到檐下便离开,姬苏蹬蹬蹬跑到侧边通往灶房的小拱门前贴耳听了,里头传来郭义训人的声音。

    看来暂时没有人手给自己用。

    姬苏又蹬着短腿跑回房间,吭哧吭哧把案几拖下床,拖到门外檐下。等摆好案朵,放上砂盘,姬办坐在团蒲上,脸贴在竹盘上蹭了蹭——这身体太弱了,就搬个案几什么的都能累出一身汗。

    又抓了抓衣领。

    古代的斜襟领冬天捂着不透风,还挺舒服。可进了五月天气就闷热起来,这捂着不透气,还捂汗,咬得皮肤发痒。

    真怀念地球的短袖T恤背心~

    郭义训完了人从灶房小院出来,隔着丛竹与几簇盛开的花丛瞧见檐下坐着个小小的身影,正低着头在个大砂盘里拿着竹枝写写画画。郭义赶紧加快速度,近了才发现姬苏满头大汗,背上都洇出了一团小小的汗渍。

    听到脚步声,姬苏抬起头对郭义一笑。

    他心情显然很好,笑起来的时候眼睛还微微的眯起,脸因为热与出汗,又晒着一些横斜挤进檐下的阳光,呈现健康的粉红。

    “郭义,训好了么?训好了叫那三个匠人来,我有活要叫他们做。”

    姬苏当然心情好。

    自己上辈子因为家境,上头也有个能干的哥哥顶着,因此并不用像大多的小孩需要愤发学习争取出人投地,大学仅仅混了个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之后就由着家里安排进了省图书馆,混到了副研究员的位置。

    姬苏唯一有过的压力是文工团工作的母亲坚持从小送自己学乐器,但也并不算多,不精,拿着怡怡情装装逼很足够。

    跑到这样的地方来,姬苏才知道,原来在一无是处的自己的灵魂深处,还有成为灵魂画手的技能点隐藏。

    很好,现在发现并点亮了。

    郭义一边道着公子恕罪,请容奴才为您拭汗,一边看着竹盘。

    竹盘里画着一个长方形了六个长脚的东西,长长的边正中间显然参照了两边的长度,留出正中用竹枝加重,两端处还画了小小的圆圈。

    “快叫匠人们来,叫来了我一块儿告诉你们这是什么。”

    姬苏从郭义手里扯过巾子,胡乱往自己额头脸上抹。郭义见他催促自己,也不急,起身从房间里倒了茶水端出来递给姬苏,守着姬苏喝了大半杯方才去叫匠人。

    匠人们受了训,听说姬苏传唤,一个个老老实实的拿井水洗了脸和手,才跟着郭义到檐下。

    团蒲只有一个,被姬苏坐了,姬苏只好略略不忍叫三人挨着跪坐在地板上,看自己画的东西。

    “铺子里竹子多,你们是匠人,先给我做个竹床出来吧。”姬苏拿着竹枝指着画,感觉自己此时很有指点江山的豪气。“这床分两截做,两侧用长条结实的竹片做绞木,接好固定起来,但不要定死,要能活动。”

    姬苏一边说,一边在空处又画下地球上的折叠床半折起来的样子,和折叠完成的样子。

    “小公子,您的意思是……用竹子做个床,可以对折起来?”

    白言小心开口,不停的打量砂盘。

    姬苏点头。“对,天热了,本公子想在院子里小憩。”

    “具体怎么做我不管,你们三个商议,只要快点做出来就好。”

    大胤只有宫里有床,还是实箱底那种。出了宫从官驿到客栈,再到这种普通商户人家,都是正经跪坐及睡地台式榻榻米,姬苏并不喜欢,因为要考校三个匠人的手艺,又加上四处可见的竹子及竹品,姬苏方才灵机一动,想起竹床这个好东西来。

    古代没有风扇没有空调,全靠着各种扇子扇的那一点小风取凉,夏天睡在实木板上,捂着特别难受,竹床多好啊,预防风湿关节炎不说,竹子还自动调节及保持温度,其自身不生凉放热,冬暖夏凉。

    而且竹子处理之后的颜色也柔和温馨,对人的视觉有益。

    至于为何是竹折叠床?姬苏想得好,外头院子乘凉午睡是好,可是万一下雨怎么?总不能放置着淋雨,若做成折叠式样,天气不好的时候方便搬进房里。

    华夏最早的折叠床是战国晚期出现的,它的结构大体上分为床身,床栏和床屉三部分构成。每半边床身分别由床档、床枋、档枋连绞木等组成。这样的床可以折叠,折叠后床架的长和宽都会变小很多。史上第一张真正的折叠床还是明朝皇帝朱由校发明制造。

    既然要兼顾实用又兼顾收纳方便,那么竹床与折叠床的综合体就最队符合自己的要求。

    而且从参观街道店铺,并与自己的小店商品种类来看,并州竹业虽然发达,但制品种类还停留在竹简、竹盘、竹扇,竹篮、竹筛、竹笊篱、筲箕、竹蒸笼、炊帚、竹畚箕、竹畚斗、竹耙、箩筐、竹扁担、竹筷、竹扫帚、竹笠、竹匾、竹背篓、竹窗帘等民间家庭用具上,竹子,明明还能有更大更好的利用发展空间。

    咳咳,说起在院子里午睡,其实还是躺椅最舒服?在屋子里睡竹床?嗯,说到了床,那竹凉席怎么可以忘记?

    姬苏越想越兴奋,全不知自己盯着对面三个匠人的眼睛亮得跟看见肉的小动物崽子似的。

    “还要给我做个竹凳子,地上这么脏,我才不要弄脏衣服,你们再给我做个小凳子,只要这么高。”姬苏抬起手比划了一下一个高度,又降低一点右手,“还是这么高吧,四四方方,四个脚撑着。”

    三个匠人佝着身子,起先还小心本份的态度极为拘谨,然而听着年纪小小的公子不停的说出稀奇又古怪的事物,越听越凝神,到后来三个匠人们都跟着思路想了起来,皲裂了风霜与岁月摧残打造的惟惟恐恐,眼睛有了一丝生动的神采。

    嗯,暂时先弄这两样出来,试过匠人们手艺,合格了做新产品放在铺子里卖,既利民又是为竹制行业创了收。

    姬苏瞬间又看到许多的铜钱向自己洒来,下起了铜钱雨。

    想完了,终于收了口,才感觉到口干舌燥,一只手端着茶水突然没有声息的出现在姬苏面前。

    “公子用茶。”

    郭义等着姬苏接了茶,方看向匠人们:“公子的要求你们三人可办得成?”

    三个匠人浑身一震,伏下身:“公子有令,必当竭力完成。”

    “那便好好表现,你们三人先下去商量,先给公子做个小小的模样出来瞧瞧。”

    闻言姬苏睁大眼惊讶的看郭义。

    姬苏眼神很是明亮,郭义无法忽视,微微偏垂着头眼神落在姬苏的下巴上。

    “你这法子好,”姬苏拍手赞叹。“小叔你真聪明。”

    做模型可不是小事,越小巧,越能看出匠人们对手艺的基本工与手上活的考验。是不是真材实料,一眼可辩。

    郭义的嘴角微微翘起来,他平时面容变化不大,姬苏第一次见到他发火,又见到他笑,顿时有种铁树开了花的稀奇,不由的又道:“小叔多笑笑,好看。”

    是夜,夜深人静之时,隔着街,斜对面的一家院子里一道巨大的黑影腾空而起,展开巨大的双翅无声的滑入夜空,失去了踪影。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