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入学(1/1)

    十五 入学

    胤武六年六月初二,晴。

    郭义给姬苏穿上了月白裳(月白:浅蓝色。既接近于白色又接近于蓝色。 史记封禅书:“太一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月白色名称本此。),腰间系了鹿皮革带,又挂上装了铜钱的崔娘子绣缝的白色暗云纹香囊,又套上了姬苏嫌弃木屐底太硬、鹿皮靴太捂热而硬叫着要做的葛布软底鞋。

    本还担心第一次穿这样的布鞋会不合适,未想到深蓝色的布鞋配着衣裳还很合适。

    姬苏跳了跳又走几步,深觉自己就是有福,挑的崔娘子虽然胆小内向得不行,但下得厨房,做得好绣活。自己提点提点了几句,做出来的鞋便合适极了,等下学回来,一定要给赏钱。

    开学是大事,郭义早早就准备好了,抱着姬苏上了牛车,车里除了学习用品,姬苏发现几上还有一个木盒。

    许是见到姬苏好奇,郭义打开盒子给姬苏看:“这是拜院贴。”

    木盒里装了一卷轻薄的小卷竹简,这个竹简青翠欲滴,竟像是新鲜竹子所制,下方约是最尾处还坠了一个玉质水润的如意玉佩,整个儿看着高档高级。

    “那进了书院,还要递拜师贴吗?”

    姬苏好奇的问。

    自己上辈子死前,汉服文化进行推广宣传了有几年时间了,很得年轻的学生喜爱,也渐渐形成了一种汉服复古文化风气,有些学校甚至还推动了成人礼,古法拜师。

    按照华夏的汉文化来说,入学或拜到某人门下读书学习是要递拜师贴。

    郭义微微笑着合上木盒:“找得急促,殿下您在青县亦不会久留,此院先教您启蒙识字。”

    姬苏瞬间明白了其言下之意:皇子师,是不可能在这种乡野地方随便找了拜的。没武帝认可,他们也不敢妄自尊大以为自己就是皇子师。

    好吧,姬苏闭了嘴,只在心里有一点向往,大胤的书院,会像华夏那样是教六艺的吗?

    很快,带着这种期待,牛车载着姬苏到了隔县衙一条街新建的大书院前。

    书院从外头看很普通,不普通的是有官兵守卫,门口挂了牌匾:青山书院。四个字遒劲有力,带着苍朴之意,有灰衣仆从数阶排立。路边停满了马车牛车,还有许多年轻稚面的文人学生来往,极是热闹。

    郭义拿了木盒向最近的仆从抱了抱拳:“庶民苏氏人家,送弟子苏前来入学。”

    那仆从双手接过木盒,恭声道:“请苏家公子随我入院。”

    又道:“苏公子可带了入学之物?”

    郭义点头,便有其他一个仆从上前,坐于辕侧指点车夫驾了车从一侧小门进去。

    光这一点,姬苏便觉得大概那位小替身挑的伴读多是家世不错的。他有些好奇起来,自己这个替身,到底被晁知义他们摆布成什么样子?

    书院里并无什么景致,经过曲廊房间向里走了近百米,便看到教室有三间,挂了牌子写了“礼”“书”“雅”。

    姬苏迈着小短腿儿,眼睛忽闪忽闪的趁着路过时打量,第一间是礼,里面场地大且空,摆了整齐的苇草团蒲,前左侧立了一面铜镜,门窗是整扇的推开式;好些仆从正领着学子家中的车夫在放学生用品的第二间是书,应该是识字启蒙的地方;最后边那间雅却是关着门窗,瞧不到里头的模样,不过有香隐约飘出来。

    仆从站在书之间门口微微躬身:“季公子,便是这里了。”

    房间整个是地台,郭义下意识低身想伺候姬苏脱鞋,姬苏一屁股已经坐在地台边缘自己脱了布鞋整齐放在空处。好些木屐草鞋里,唯姬苏是双葛布鞋子,格外惹人注目。

    郭义与姬苏不约而同的,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

    位置显然早早安排好,姬苏注意到自己的位置在最中间第二个,经过时看第一个位置,置的木牌上写着:二皇子三个小字。正位团蒲右后侧还有个小团蒲,显然是给小侍用的。

    姬苏泰然坐下,与郭义一起整理用具。

    他本就在皇子选读时被点过名,加上长相出众,便叫一些人记下了。此时见到姬苏的用品是用一个奇怪的大布袋子装着,一样一样往外摆放,显得格外整齐,因此看着姬苏窃窃私语的声音多起来。

    姬苏耳朵尖,甚至听到有孩子不忿的道:“二皇子身后的位置恁甚给他坐?我明明比他厉害。”

    “不过一张脸好看些。”

    “爹,就是他,听说选读时他长得好看,二皇子就点了他的名字。”

    “爹,爹,他穿的葛衣我也要!我比他高,穿了肯定更出众。”

    “一看就是徒有其表……”

    姬苏:“……”我不光有颜,我还有学历。我来头大,然而我低调不说。

    郭义:“……”有眼无珠的愚民。晁侍卫他们什么眼光? 怎的挑的这样一些伴读?

    郭义挑的时间不早不晚,因此又坐着等了一阵,人陆续来齐,二皇子方才在侍卫与一个小侍丛的陪伴下踩着已时正进了教室。

    一群人黑压压的行了礼,等二皇子坐下,晁知义转身出了门,他依着门边,借回身的时候冲姬苏微微抱拳,方侧立到了一边。随后几位年纪不一的峨冠博带身着大袖的先生们鱼次而入,在东边最前方的团蒲上坐下。

    “已时正,承圣人恤,青山书院今日开院授业。”

    “礼。”

    先生们领头,望京城所在方向稽首,随后跽坐。

    “呈拜院贴。”

    二皇子身后的小侍便打开木盒,端起竹简双手呈奉于头顶。

    “学生苏,久闻书院道德文章,仰闻观止。承蒙允纳门下,愿执学生之礼,谨遵师教,团结同道,刻苦钻研……”

    悠悠的读完,小侍合上盒子,递上去交与先生。最右边的先生便轻放在身侧的案几之上。

    二皇子念完,接下来便是姬苏。姬苏才识得几个字,便由着郭义轻念一句,他跟着念一句,算是吐字清楚的念完了,自己捧呈上去。

    随后是二皇子左侧位置的孩子。

    姬苏默听着同样的内容,发现仅仅自己在内的左右后侧三个孩子的拜院贴是挂了玉坠的。皇子的那枚自然是晶莹剔透,一见便非凡品,三人的次之,也都是好玉,然而其他孩子的,穿着可以家境不错的,只是坠着各色穗子。

    至于贫家孩子,一起五人,根本不识字,只满脸通红的站起来说了名字,磕碰念了几句听着大家念的字句就把拜院贴奉上了。

    贫家孩子的位置,都在最尾。

    这赤果果的阶级观哟。

    先生们收全了拜院贴,便自左向右自我介绍。

    最左的先生留着长须,长方脸,看着很严肃,姓左,字正德,是教姬苏他们礼课的先生;其次是屠姓字明礼屠先生,教授书课。这先生年约五十,头发花白,眉中额头纹深,一看就是厉害角色;右二的先生则一脸和气,嘴角眼角天然微弯,也留着短须,微胖,却是书院院长姓聂字雅竹;最右的先生最是年轻,长相虽不是俊美,却五官柔和,带着一股书香雅气,温润如玉般。姓文字惟智,教授大家雅课。

    一众人听了先生们的教诲,行过礼,方得了批示移位去礼间上课。家长们不再陪同,只有二皇子,领着小侍与晁知义大摇大摆走在最前头。

    这是二皇子第一次离开自己身边,郭义等着晁知义又独自站在外头了,远远站在廊下招手,唤他近去。

    “晁侍卫,我瞧着那些学生对殿下有些敌意,你看着些,晚上与那个二皇子提点一句,我陪着殿下上课方好。”

    晁知义点头又摇,“郭随侍太打眼,不是买了个有力气的小丫头?叫那丫头跟在殿下身边,我照看着,必是不会让殿下有事。”

    二人商量好,郭义方才走了。

    晁知义踱步回到教室前,隔了雕花向看里边。

    里头左先生正在教冠礼。

    “在身之物,莫大于冠。冠者,礼之始也……”

    自家殿下有些时候未见,脸色红润了些,眼神比自己等人在面前时灵动不少,虽然正襟危坐像在认真听课,可那眼珠子却骨碌的乱转着。许是突然瞟到了自己,居然四下飞快的溜了一眼后嘴角翘起来,向自己眨巴了一下眼睛。

    晁知义转过身,抱着手暗道:殿下原来还有这么顽皮的一面。

    真像只小动物崽子。

    姬苏哪知道晁侍卫竟敢在肚腹里编排自己,他也就是住在外头开始自由了,有点儿得意忘形,心里根本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好不容易挨到课完郭义来接,姬苏觉得腿都不是自己的。

    奶奶个腿哦,谁上来第一天根本不教字,全在教礼仪。

    而且这礼仪吧,还特么从衣服、发冠教起!

    这些还能忍,可最不能忍的是整天都跪着坐!一遍一遍对着镜子正衣冠!

    做得不好真的要挨板子抽手板心!

    满是血泪的姬苏抱着郭义痛哭:“我腿好痛~”

    “我手板也好痛~”

    我要课桌!我要椅子!

    姬苏一边叫,一边眼巴巴对郭义眨眼睛,透明水晶一样的眼泪不要钱的往外冒。

    他哭得有技巧,克制着不让鼻水也流出来,因此脸上并不是难看,反而是种惹人心痛的可怜。

    郭义轻手给姬苏掀起裤腿查看膝盖,柔声的哄:“殿下忍忍,奴才给您揉揉。”

    一看,手就顿住了。

    白嫩嫩的膝盖上都是苇草勒的深痕迹,因为跪坐得久,内出血了,青青红红的,看着好不凄惨。

    郭义深吸了一口气:回去就叫崔娘子给殿下连夜缝个厚布团去。

    对,还得再加两个厚膝布。

    ****************************************************

    PS,下章老爹就要来了。

    戏精姬苏要苦逼度日了(或许不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