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葡萄(1/1)

    二十三 葡萄

    姬苏眼看就要撞上,好在这人一闪身侧开,双手抓住姬苏肩头,避让开,顺手一提便把姬苏抱起来。

    “小公子要去哪里?”

    于淳廷问。

    于淳廷身量很高,约有一米八六至八八,杵在姬苏面前像铁塔巨人,姬苏个头矮小,刚才差点便当头撞上这侍卫两胯之间,好在这侍卫机警避开了世上最难堪的惨剧。

    听到于淳问话,姬苏尴尬的哼一声:“去灶房找小桃玩。”

    于淳廷便抱着姬苏穿过拱门去灶房。

    灶房很大,分了四个小院,一个是做饭菜的灶院,一个则是后边的住房。左侧则是牲畜棚院,右侧则是浆洗小院。

    灶院往西边有口井,院中则是空地,另一侧搭了棚子放柴火。

    隔着院门,姬苏能听到时不时牛羊的动静,还有鸡鸭的叫声。廊下靠里摆着陶罐坛子,小桃与崔娘子正忙着端了一竹团鸡鸭细毛进灶房里烘。虽说天气回了凉快,可两人还是满头大汗,脸色红扑,瞧着倒有几分艳美之色。

    听到动静,小桃与崔娘子抬起头来看。崔娘子一见高大的护卫,吓得手一抖,差点就松开端着竹团的手。倒是小桃,一惊之后笑着喊:“小公子好。”

    于淳廷抱着姬苏行近了,在廊下放下姬苏,抱手立于一侧,听姬苏问话:“这是在烘鸡鸭细毛么?”

    崔娘子恨不得头都埋进地里,耳朵尖几乎滴出血来,声音嚅嚅根本听不见,小桃点头:“小公子,一直下雨,不好晒,马婆婆他们拿香药水洗了煮,我们便用灶火烘着,干得快。”

    香药水?

    前世所看的《山海经》里载有熏草等7种药物,“佩之,可以已厉(疠)”。而秦汉时期,帝王身旁常置有香药,在《史记·礼书》亦有记载。

    此香药不知是不是一样。

    姬苏好奇一问,小桃答不上来,便看向崔娘子。

    崔娘子吓得退后一步撞上了门框,又是一个激灵,嚅声答道:“香……香药……多由茅香、桂……皮、……花椒、高良……姜、杜衡……辛夷、藁……本、佩兰、干……姜等……制……成……”(这些香药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代的实验研究证明,上述芳香药物在气态条件下或薰燃,多能达到空气消毒的作用,对致病菌或病毒有着抑制甚至杀灭的作用。古人真的非常智慧)

    她声音太小,姬苏听得吃力,于是眼巴巴的凑近去仰望崔娘子,崔娘子顿时整张脸像火烧了般。

    虽然天阴,可爱的小皇子面皮粉嫩,眼睛水汪汪的仰头看着人,嘴小且粉,侧脸线条呈现柔和的弧度,瞧得于淳廷在一侧微翘起嘴角,上前拉住姬苏的手,弯下腰把崔娘子的话重复了一遍。“小公子若想早日坐上羽毛垫,就不要打扰崔娘子与小桃做事,还是跟在下出去罢。”

    姬苏不好意思打扰别人干活,乖乖的任于淳廷抱着自己出了灶房。

    书院才开始上雅课,雅即乐。而侍卫们因为近日不便出门,便在家里提前教受姬苏此课。

    在华夏古代文化里,六乐,亦称“六歌”、“六舞”,是六代的乐舞。按照《周礼·大司乐》的记载,六乐指《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

    在大胤,雅分三类,器、文雅、武雅。

    器指的是乐器,文雅则对应了华夏的文舞;武雅对应华夏的武舞。文者,祭天地,先皇禅让的颂舞;武雅者,武功开国治世之颂帝之舞。

    姬苏深觉穿越重生古代,是件很苦逼的事情,要学的东西简直不要太多,更不会因为是男子就会轻松,反而还得学会跳舞玩乐器。

    果然是世家大族们的精英教育啊。

    在书院只上了理论课,还没来得及正式摸上乐器,但抵不住家里的侍卫们个个文武双全,姬苏拿着尺认真的听常孟人讲解吹奏手法要点。

    于淳廷亦在一边拿了竹根削制尺,显然打算下一节课接手。

    “此尺为律笛,长短不同,与律谐契,故又称之为律尺,可开六孔、八孔、九孔等。大胤乐官改良之,故有五孔律尺,即小公子手中所拿。”

    “小公子,律尺竖于唇下,右手与左手交互扶住尺身,且先用嘴吹气,同时以指按孔试试。”

    姬苏如言吹,吹出来的呼呼声。于是憋足了劲吹,呼的一声厉啸,把牲院正张嘴哞叫的牛声都给吓了回去。

    ……

    小皇子有点脸红。

    妈蛋,上辈子自己好歹好几种乐器玩得溜的,现在怎么这么挫?

    就在姬苏与律尺杠上后一日,叶家公子终于被官兵在青县三十里外的一座山里找到,绑贼们武艺高强,竟负伤闯出围剿,向深山里逃走了。

    得了这个消息,青县总算恢复了些许人气,虽然还有官兵在街道严守密巡,但书院傍晚时分派了管事上门通知重新开课。

    天气一晴便猛热起来,早晨起来只穿个衣都出一层汗,粘在皮肤上特别难受。姬苏见小桃打起了帘子,只好放下手忍住挠背挠脖子的痒意下了牛车。

    二皇子受了惊吓,姬苏原以为会躲在府里不敢出来,看到那辆豪华奔驰车时有些惊讶。

    立于两侧的侍卫们下了马,遥遥看到姬苏,都微微嘴角露出一丝笑点头做行礼。

    “二皇子殿下,早。”

    姬苏领着小桃上前见礼,抬起头来发觉这个孩子短短几天受了吓竟是瘦了一大圈儿,脸色也苍白,眉眼之下隐有一丝惊慌。

    “不必拘礼。”

    二皇子应声,转头便唤晁唐二人:“你二人快跟上。”

    说着又来拉姬苏的手,一并排着走了,还不放心,回头看晁唐二人走到身后一步距离方才像松了口气。

    “殿下,几日未见,瞧着消瘦了些。都怨那些贼人,胆大包天竟敢对您下手,岂知天威甚重,岂是他等肖小可犯的。”

    “本殿本想与阿苏你们一同消暑同乐,未曾想出现这样的事情。你那日可还好?阿灏遭了罪,听说被贼人折了腿与手。这些贼人太可恶,前日本殿府邸夜间还有那贼人不死心,想来伤害本殿,好在官兵严密保护,晁侍卫武功高强,方未叫贼人得手。”

    两个并肩走着说话,说到这里二皇子又转过头看了看自己的两个侍卫。

    姬苏在心里一掬同情之泪:吓得不轻啊。

    也是,怎么说也就是七岁孩子,与自己同岁呢。要是自己真是七岁,肯定也吓得不行吧?

    可爱的真皇子殿下这会根本没想起来自己现在是真正的七岁,一脸小大人的模样,有点同情的看向晁唐二人。

    ——没有看到小侍青竹,这位殿下怕是上课都决定要他两个随身保护吧?

    果如姬苏所猜,进了课堂,皇子座位后两侧加了两个大团蒲,姬苏眨巴下眼睛,看看自己与小桃的身板,默默的制止小桃欲张开的嘴。

    天气一热,学堂的先生学子们俱都带了扇子与巾子,即使开着门窗都热得不行,二皇子会享受,午间使了唐山去拿葡萄来吃。趁着唐山在伺候,晁知义打眼色把姬苏唤到停车院。

    上了马车,车上放着冰鉴,舒服得姬苏闭上眼长呼了一口气,端着明显比二皇子的要大颗的葡萄,笑嘻嘻的自己吃了两粒,眨巴着眼睛扯下几粒蹭蹭走到跪坐的晁知义面前下命令:“晁侍卫,张嘴,啊~”

    晁知义愣了一下,哭笑不得,见姬苏又重复,咳了一声方才不情不愿张开嘴。

    姬苏把葡萄塞进晁知义嘴里,还伸手帮晁知义合了下颌,随后对上晁知义的桃花眼得意的一笑。

    冰凉与果香在嘴里散开,嘴唇上还有小孩子细嫩柔软的肤感,晁知义不自在的又轻咳一声,道了句:“谢殿下。”才嚼动嘴。

    那边姬苏见晁知义吃了葡萄,招手从窗户喊小桃近来,摘了三四粒递与小桃,手指抬到嘴边比了个嘘:“可千万别说出去,否则叫人知道我们背地得了皇子殿下的好,会与殿下告状晁侍卫的,可不能害了晁侍卫。”

    小桃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自家小公子什么时候与皇子殿下的侍卫关系这般好了,嘴里叫镇过冰的葡萄一冰,听了姬苏的话,瞬间精神一抖,警惕的四下看了,捂着嘴猛点头,把姬苏笑得,又多赏了她几个葡萄。

    一串葡萄不多,姬苏吃了一小半,逼着晁知义又吃了些,分了点与小桃,最后甚至还在枝挂上留了七粒递给晁知义:“这些给唐侍卫,天气这般热,他还顶着炎阳跑来跑去,若中了暑气可不好。你们回了府叫下人多煮些豆汤凉着喝,去暑气最好了。”

    说完跳下车四下张望了一下,便领着小桃跑了。

    晁知义在后头下了车,站在辕边看着姬苏的身影,又看了看手里的葡萄,直到见不到姬苏身影,方又回到车上,把七颗葡萄丢回冰鉴里。

    ——既然是殿下体恤的,就不贪这几个给唐山的葡萄了。

    对了,还得记着晚上得送些冰与瓜果给殿下去。

    *****************************************************

    收买人心的小皇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