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兄弟(1/1)

    三十一 兄弟

    除了春季武帝清洗皇城世家一事,胤武六年的这个中秋,在未来的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改写了姬苏未来的人生。

    姬苏来到这个世上,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过了个古人式的中秋,于淳廷并未食言,祭月后一主四侍卫并郭内侍分食了圆饼,吃了些酒水,便带着姬苏去青县参加灯会。

    古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游玩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间只有城镇才会有些灯火,姬苏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突然看到久违的绵延灯火把整个城池照得通明,游人如织,欢声笑语不断,难耐的有种激动与心酸。

    人满为患,借着侍卫们的身高,姬苏得以处在高位看得远。街边、檐角,树枝上,可见之处皆挂了各式各样的灯,有线条古朴大气又精致优美的鱼龙花鸟,也有极其生动的人物故事灯。灯种并不一,有敞开的,更多的是镂空竹灯,拿动物皮膜硝得薄薄一层做罩面,既透光,看着又高级有神秘感。

    除了灯,还有卖小食瓜果熬了蔗糖做糖人等物的,也有些人占据了树与树之间拉起绳子串着各式的面具在卖。

    姬苏拿眼瞧着,有狐狸有猴子等动物,也有满面凶狠看着神秘的人物脸孔。

    “小公子可是想看魈头(古代的面具称呼,又称假面、代面、大面。民间又叫脸子、脸壳、鬼脸。起源于巫术傩祭仪式及原始图腾乐舞。)?”

    于淳廷紧紧留意姬苏表情,见姬苏眼神落在面具摊上久些,便抱了姬苏近去。

    魈头这个称呼很冷门,姬苏并不懂,但见面具摊子离自己越来越近,渐渐反应过来是这个时代对面具的称呼。

    摊子主人早注意到高大的侍卫和手里抱着的小公子,脸上堆满笑的拿了面具推销:“贵人看看,小人这魈头都是拿上好的楠竹制成,调以艳彩,保证贵人不会失望。”

    姬苏看来看去,看到一个虎面极是威风,调了黄色做底色,又绘了黑色王字纹,嘴大张着,四颗尖牙,竟是栩栩如生得紧。

    “这个这个。”姬苏指着虎面对于淳廷道。

    于淳廷笑道:“小公子喜欢老虎?好,便买这个。多少银钱一个?” 倒也不规劝姬苏年幼买可爱的动物面具。

    小崽子竟是比一般孩子胆大,于淳廷便想到了宫里的兽园。待以后回宫叫他去兽园见到那头黑虎,不知作何表情。

    摊主手脚麻利的解下面具双手递上,“这是青县最好的匠人制、画的,稍贵些,要十二个铜钱。”

    郭义赶紧上前拿出一吊钱,数了十二个铜板递过去。

    面具大,姬苏脸小戴了便滑,便玩笑的套盖在于淳廷头顶上,还作势端详了一下,笑咪咪的道:“竟是适合于淳护卫,威风得很。”

    转而又喊郭义给自己也挑个,郭义选了个普通的男子魈头戴了,姬苏方满意,又指着捏糖人的摊子要去看热闹。

    糖在这个时代已经提炼得很精纯,产量一般,因此糖人这种东西价格并不贵,但也并不便宜。

    姬苏要摊主捏了个捣药的兔子,做得极其可爱,姬苏一路拿着,感觉这个夜晚实在美好。

    玩了会儿又吃了些小食,于淳廷便抱着姬苏往人少的地方走,瞧着越来越冷清,巷子越来越偏,姬苏耳尖的听到了兵器被捂着抽出鞘时带出的锵声。

    “殿下,当有人想要对殿下不利,殿下当如何处置?”于淳廷不急不徐的问姬苏,手放在姬苏背上,隔着布料,热烫的体温直烫得姬苏心头微颤。

    “若有人对己不利,有能耐者,无须忍,斩草除根方为上策。若力不足以斗,想方设法借助他们之势对付此人。若自己弱小,可忍辱受重捧他赞他,暗地想法让自己强大,再回报于他。”

    “而殿下贵为皇子,大胤人才皆可使用,故而殿下学会‘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才是最上策。故谓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鹜,兵不接刃,而敌降服。”

    姬苏狠狠吃了一惊,这种显然成了某些宵小目标的时候,于淳廷竟还有心思教导自己,而且突然进行这种任人唯贤的已经与帝王学沾边的教育是什么意思?

    现实并不给姬苏深想的机会,于淳廷脚下不停,身后出现械斗声,但隐匿于黑暗当中,姬苏怎么瞧也看不见发生了什么,举着糖兔渐行渐远,最后看着青县的万家灯火消失在眼中。

    姬苏再没有机会回去书院,当夜出了城,于淳廷给郭义留下武帝密旨,便单骑带着姬苏踏上了北上的路。

    随后在路上,姬苏听随后赶上来的常孟人唐山等说起这个中秋,并州府詹府郎满门被抄,罪名林林总总,既有私建漕帮抢贩官盐,又有为郁王棣王私藏兵马反贼扰民坏纪动摇国基,甚至还屡对护母回乡的二皇子下手,欲以皇子为质,胁迫皇上。

    姬苏知道,自己做幌子的最终目的可能就是这个,然而姬苏想不通武帝为什么要自己到北边去。

    无人说起伪皇子,侍卫们放开马蹄全力狂奔,姬苏牢牢叫于淳廷抱在怀中挡去了风尘,等越过桐城,到了北边一个叫漕化的小镇,姬苏见到了自己从未见过面的兄弟。

    大皇子姬庄身边也有随身侍卫四人,还带了两个宫女在面前侍候着,见到姬苏显然不太高兴,先是畏缩在侍卫们后面,听说这是自己兄弟,方才伸出个头来上下打量了姬苏一番,最后一抬下巴:“你就是被父皇所厌的那个二弟?”

    姬苏:“……弟姬苏,见过皇兄。”

    姬庄哼了一声,傲慢的受了姬苏大揖之礼,别过脸不再看姬苏,反而嫌弃的踢了一脚宫女。

    “再给本殿叫份羊肉来。”

    姬庄皮相很好,肤白面俊,只是身形胖实,显见吃养得太好,差不多有两个姬苏的横宽,身量因为坐着,姬苏并不能看实,只大约在心里比划了一下,比自己起码高了快一个头。

    这就是冷宫吃冷饭残羹汤长大与锦衣玉食养成的区别。

    太辛酸了。

    姬苏也不生气,转看向坐在姬庄对面的另一个小孩,姬参。

    姬参在好奇的看着姬苏,见姬苏看过来,站起来揖了一礼,脆生生喊:“二皇兄。”

    姬参出生于四月,虚岁才六岁,长得白净可爱很予人好感,面相英气但并不与姬武相似,应是随了江夫人。

    许是因为年幼,姬参的侍卫有六人,姬苏注意到四人身形挺直如松,与常孟人他们一般无二,但另外两人太阳穴鼓涨,站姿随意些,极有可能是江家的护卫高手。姬参身侧,有年轻内侍一人,另外四个年轻清秀的宫女则静立于侍卫们一侧,显然被嘱咐在伺候侍卫们喝酒。

    他行了礼,让出位置请姬苏上座。

    接连赶路,吃食粗糙,姬苏其实看着一桌子的肉啊饼啊汤啊早就饿得不行,但还是克制着看向自己的侍卫们。

    侍卫们倒是互相认识,看到于淳廷与常孟人眼底有惊讶一闪而过,随后便叫立于门口的掌柜再送一桌酒菜上来。

    于淳廷给姬庄与姬参行了个略有些不经心的揖礼,便擅自跪坐到姬苏右手边,拿起新布的碗筷,夹了一筷子一一食了,方又用新筷夹了些喂姬苏。

    姬庄瞧着嫌弃的叫宫女换个新桌上菜,对姬苏道:“二弟怎的叫侍卫伺候?你的内侍呢?”

    “父皇召得急,郭随侍暂且留在青县处理一些事物,我便与侍卫先行一步,只怕迟了叫父皇生气,便是不孝了。”

    姬苏咽了菜,才笑着回话。

    姬庄便闭了嘴,只是再度嫌弃的看了于淳廷一眼,又看了眼自己的侍卫,随后靠在宫女怀里继续吃肉。

    反而是姬参,脸有惊讶的看着姬苏。

    姬苏正微微侧脸接受投喂,眼角瞟到同父异母的弟弟的眼神,勾起嘴角 对他一笑。

    兄弟三人,姬苏长得最好,眉眼精致,年纪虽然还小,但却糅合了武帝的眼利与季美人的美丽,长长的凤眼里,眼珠灵活的滑到眼尾,竟瞧得姬参姬庄与宫女内侍们顿时失了神。

    于淳廷把手里勺子往前一递:“二殿下,汤有些烫,您小心些。”

    他这一开口主位的所有人才回过神来,姬庄瞪了于淳廷一眼,哼一声对姬苏道:“叫个侍卫伺候像什么话?坐过来,叫阿夏喂你。”

    姬参并不出声,只拿眼看着姬苏,好像姬苏脸上有花似的,瞧着瞧着,也不知是不是食用过羊肉的原因,脸上染开一片红晕。

    姬苏瞧了瞧姬庄的两个侍女。阿夏应是给姬庄布菜的宫女,年纪约十四五,眉清目秀,身材窈窕,见自己看过去去,便跪着微微伏身。

    侍卫们都在下方享受饭菜呢,于淳廷做内侍的活儿连累他吃不好遭罪,不如让阿夏来伺候一下自己,让于淳侍卫吃顿好饭。

    这般想着,姬苏便点点头,笑着受了姬庄好意:“过去挤着皇兄,苏心里不安,不如叫阿夏过来伺候吧。”

    又转头仰看于淳廷:“你一路也辛苦,且下去与常侍卫他们好好用膳,我这边先不用你伺候。”

    “是,殿下。”

    于淳廷让开位置,走到常孟人让开的一侧坐下,端起杯子接着常孟人倒的酒,看姬苏三兄弟一眼,垂下眼睛。

    **************************************************

    小说在我的构想里分四部,第一部是:流放;从这章起,是第二部:成长;第三部么,呵呵,就不剧透了。

    总之这章起,姬苏要开始不一样的人生及被虐式教育了。

    PS:于淳廷垂下眼:老子伺候自己的儿子吃饭,关姬庄你个混帐屁事。

    又:竟然叫个小侍女顶替自己,姬苏啊姬苏,敢嫌弃我,皮又痒了是吧?

    姬苏:我特么就是觉得我的侍卫到了地头还得先伺候自己吃饭自己挨饿,我于心不忍啊~大兄弟,你想多了,真的。

    脑回路不在一个线,就是悲剧产生的源头。摊手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