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2/2)

    沐与归趴在衙门门口长凳之上,紧抿着唇,厚重的板子落在他身上,每一处都是刺骨的疼痛。

    知县疑惑地看着他问道:“那你为何到了人家祖坟,到底所谓何事?”

    ☆、识出

    在场几人相对无言。

    几片干枯的叶片,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直直刺入行刑的两个衙役臂弯处,衙役吃痛,手中棍子滑到地上。

    旁边络腮胡见状喊道:“知县大人,赶快为民申冤啊,小的和儿子务农,昨天回来时,天色已晚,路过刘家坟地,就是这个人~”

    在场人听了俱是一怔,衙门办案几百年,从未听说无罪者愿任鸣冤者处置的,堂外围观的百姓愈聚愈多,吵吵嚷嚷。

    沐与归道:“此事与知县大人无关,是我自愿受刑的。”

    沐与归一怔,灵光一现,冲知县一抱拳道:“在下姓容名璃。”

    “大人明鉴啊,小的辛劳半辈子,好不容易有这一个儿子,他娘又去的早,这么多年一直是我养着他,可怜我的儿子。”他额头的鲜血流到脸上,模样凄惨至极。

    络腮胡大汉站在旁边,冷哼道:“这位公子当真多管闲事。”

    沐与归醒来时,已经是傍晚了,身上大小伤口已被处理过,容陌璃坐在他床头手里拿着碗汤药,正搅拌着。

    旁边络腮胡早已不耐烦:“悬崖那么高,你摔下来还能活着,”看到沐与归满身血痕,络腮胡恨恨地道:“就算你有幸活了下来,你既然害死了我儿子,必须偿命……”

    沐与归叹了口气:“知县大人,既然事情因我而起,害的这位大哥家破人亡,在下愿任他处置。”

    说罢把汤药放在桌案上,转身扶着沐与归坐起来: “不知这位公子姓甚名谁,家住何方?”

    他的手指狠狠地指着沐与归,凶狠的目光,仿佛要将人生吞活剥:“就是他,突然从坟地里冒出来,装神弄鬼,定是觊觎刘家的钱财,可怜我的儿子,天生胆子就小,就这么被他活活吓死了……”

    沐与归正要道谢,抬头一看来人一下子怔住,好巧不巧竟撞上了这位何兮山少主容陌璃,眼下他正被追杀,总不能再给自己徒弟惹上麻烦。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一个西域商贩打扮的人走进来,道“禀报家主,前往祁城的马车已备好,我们明日便可启程。”

    容陌璃若有所思地道:“你说的不错,今天这件事,我管定了。”

    容陌璃替他掖了掖被子:“残月城距此处不远,我可捎带你一程,看公子衣着,是皇宫御赐的料子,而据我所知,残月城原将军府治理有方,城内无穷苦百姓,亦无富庶人家,自然无处可得,唯有原将军府家大业大,坐镇一方,前几日我又听闻将军府被当朝皇帝带人抄了,凌将军夫妇均死于阵前,留有几子流落在外,而前日凌肃凌嫣二人竟拿着我何兮山首席客卿沐与归的请愿符~”说着,他往前凑近了些,低声道:“公子莫不是将军府三公子凌霄吧。”

    “在下是从崖上失足坠了下去~”

    县官起身,一甩袖子道:“罢了,既然你们二位妥协了,便自去商讨吧。”

    沐与归不自在地拽了拽被子,道:“在下方霖,残月城人氏。”

    络腮胡起身冲县官拱手道:“大人,在下请愿,青天之下打他五十大板,以慰我儿。”

    知县看了看沐与归问道:“容公子,可还愿?”

    容陌璃冷眼看着对面惊慌的几人,扶着不知何时已晕过去的沐与归转身离去。

    见沐与归没反应,他垂眸笑道:“你坠崖之处我已查探过,与凌霄坠崖之处一般无二,而你身上的伤大多数是法力反噬,这你能作何解释~”

    ……

    沐与归满脸无奈地道:“在下不曾盗取钱财,大人明鉴,试问哪个盗墓贼穿成我这样去盗墓,是生怕不被人发现吗~”

    不见他有什么动作,在一片惊呼声中,几只叶片已顺着络腮胡的脸划了过去,留下几道血痕。

    他越说越悲怆,堂堂七尺男儿,最后竟在众人面前哀嚎起来。

    沐与归点了点头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定是说到做到的。”

    就在沐与归以为他要甩手走人时,头顶上方传来一道温润的声音:“这位公子,倒是和我的一个故人有些相似。”

    容陌璃漫不经心地挥了挥手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知县上下打量了他几眼,道:“他说你在坟地是为了盗取钱财,你可有解释。”

    随即一人扶起沐与归,道:“敢问知县大人,不知这位公子所犯何罪,竟遭此等重刑。”

    沐与归微一迟疑,脸色变化已被对方看在眼里,容陌璃盯着他继续道:“前几日东方谨突然昭令天下,勒令将军府无罪,全府上下均已经恢复自由,这倒是让我有些吃惊,是什么人能让东方谨网开一面,这位公子,你说会是什么人。”

    知县和旁边师爷对视一眼,二人似是悄声说了些什么,随后知县一拍惊堂木,止住这略有些混乱的局面,叹气道:“斯人已逝,节哀顺变,本官定会还你公道,不知旁边这位公子姓甚名谁~”

    “大胆!”知县怒道:“无心之过哪有偿命的说法,依我看,此事不过是容公子失足坠崖,崖下又恰好是刘家祖坟所在,又恰好遇到你们父子罢了,至于令郎之死,本官愿自掏纹银五十两补偿与你。”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