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1/1)
材料齐了,十三人便也就开始建造竹屋。
毕竟已然二十有余,自然应当分隔而居,便将竹屋建大,分隔出十五部分。
其中十三部分皆是尽容坐卧,另外两部分,一个稍大,一个较小,小些的做书画只用,大些的便于十三人和父母可以聚饮欢宴。
主体建完,众人正打磨些竹子坐桌椅,弈晓却突然收了棋阵。
“怎么了?”日常三心二意的天泠莲立刻反应了过来。
“是江……”弈晓正开口,江玉尧之父江凛霜便来到了紫竹林间。
见到江凛霜,一众人正要拜见,江凛霜连忙罢手,“不必不必,此番我是来寻尧儿的。”
“父亲……”
“那……可需我们回避一番?”叶青岑揖了一礼问道。
“自然不需。”江凛霜温和一笑。
“父亲,有何事?”江玉尧问道,颇有些疑惑。
“你也知,这碧箫乃是江家传家碧箫,也是这仙云大陆上少有的传家之物。”说着,江凛霜取出锦盒中的碧箫。
锦盒并不起眼,甚至连锦盒都算不上,便只是个绒布细袋。
“如今为父便将这碧箫传与你,相信在你这里,这碧箫比在为父之处更加有用武之地。”
“毕竟,你也刚好没有趁手的武器……”江凛霜还是改不了的样子,嘴上总习惯把对孩子的关爱说成普普通通的事,偏偏还总不自知,“若是将来有了趁手的武器,这碧箫可要原原本本的还与为父。”
江凛霜这话本意是希望江玉尧平平安安,这碧箫自然就没有缺损,奈何这话说出来,当真是让人心中不适。
“本来六年前为父便想把这碧箫与你,奈何一直没有机会。”江凛霜继续说道,“当时总思着避开旁人,如今见得,便还是当着你一众友人的面。”
江玉尧长揖,恭恭敬敬的双手接过碧箫,放回了锦袋之中,又长揖一礼,“多谢父亲。”
江凛霜也罢了罢手,“无妨,你们便继续你们之事,我不在叨扰。”
说罢,江凛霜离开了紫竹林。留下一众人和江玉尧,久久不语。
第132章 潇潇竹林故人声 碧石紫竹清风生
故地新时,旧事新年。故人声声,清风相随。竹叶簌簌,碧石掩映。
建起的竹楼矗立,没有丝毫的违和,与竹林融为了一体。
那绿色的和紫墨色的竹,分别是还未长成和已然多年的紫竹,韵味各异,曾经的剑痕依旧,就如同岁月的刻划,抹不去,消不掉。
那一年有余竹子,紫斑点点,就如同青春的迷茫和摇摆,终究也会沉淀下来。
山涧流水,清风过林,竹林间自然之语,和着一高一低的琴语箫音,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在这后山尽显。
“表字又如何,不过是给他人来的说的,谈什么尊敬与否,不过是生疏罢了。”
“想起当年,竟把这表字当个稀罕物儿来看,如今一想……”
“渍渍,还不是老了才有的!”
十三人几番言语,有的想着当年讨表字的荒唐事,有的说着这表字没必要几人之间拿来称呼,显得生疏。
一阵欢声笑语,哪怕时光不再是曾经,但依旧是那群少年,仍旧心思纯良。
语毕,众人继续各做各事,也没有再感怀过去,但不知不觉中,依旧夹杂着些许异样的情感。
毕竟……许多事已然发生,即便成了定局,心中终究空留下回想。
琴箫诉说了年少,讴歌了自然雅韵,哪怕历经沧桑,看尽世事炎凉,依旧是那看待美好的心灵。
悬浮空中的白、墨两色棋子,正是布下的棋阵,免得外人来此,纷纷扰扰。
十三人的父母自然也是知道如此,一道阵法隔离开了后山,若非十三人允许,旁人自然是无法轻易进入。
偷了闲,也依旧不闲。
看似恬淡安静的生活,十三人依旧时刻注意着与自己相连的九重天大阵,稍有波动,便定然察觉。
此时此刻,众人正做着自己的事,安安静静,一丝不苟,没有丝毫的分神。
蓝陌阳正拉着白承嘉坐在青石上,随手弯了个钩子,挂在建屋多余的细竹竿子上,钓溪水里面莫须有的鱼。
不得不说,哪怕六年过去,蓝陌阳的心性如旧,还一个劲儿的拉着轩辕曌也跟着一起“钓鱼”。
想来也是无事,轩辕曌学着白承嘉、蓝陌阳二人,也是钓起了鱼。
好半晌儿,只钓上些干竹叶片来,蓝陌阳悻悻的,只得想着晚些时候去盛云城买了鱼来吃了。
若说真的做了些实事儿的,倒是要数吕铭和郭瑾寒二人。
在竹屋的书室,旧画收好,又取了泛黄的旧纸,铺开。
研磨墨条,用笔饱沾了墨汁,细细的画出脑海里构思精妙的画卷。
画中有十三人,三三两两的在还是云华城的街上闲逛,清风吹过,衣袂自然的微微飘起,轻快飒爽。
一身曾经的学院服,白衣不染纤尘。
吕铭一个篆字上去,正如当年衣襟上的篆字一般,好似直接拓印了似的,形神具同。
画中人物也不再需音律为魂,自有其灵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那画中是一个早已被他人忘却了的曾经,传奇但悲凉,热血的难以言表,却依然寒意入骨……
第133章 明明华灯中秋夜 尽望月明万家阖
又是一年中秋夜,几番团圆几家愁。月明灯影桂树稠,酒淡茶浓团圆饼。
有道是,月是故乡明,故乡之月,故地之月,是人的依托。
又逢中秋佳节,盛云城内吆喝声声,或是从七夕跨了中元,剩到了现如今的河灯,又一次成为了美好的寄托。
又赶上盛秋时节,桂树芬芳,各个茶店酒坊,无一不是借着桂花又大赚了一笔,桂花茶、桂花酒,吆喝声未曾断绝。
往日的月饼也是有了桂花馅,头一口甜甜蜜蜜,正如阖家团圆般沁人心脾,再一口,却是有些甜腻。
可就着这仲秋和月上桂树的传说,也便有了噱头,卖了好价钱。
提着三四坛子桂花酒,揣了五包桂花饼,续诗作弈输了的蓝陌阳和叶青岑任劳任怨的从盛云城买了东西回来。
同行的,还有特意去买了几十个莲灯的天泠莲,打算拿回正胜学院分与众人。
“你买那么多莲灯有什么用?”蓝陌阳不禁咋舌,天泠莲右手提着的一大串莲灯都快拖地了,至于左手更是拽着三五盏纸灯。
“一人一盏,祈福用啊。”天泠莲不以为意。
“话说,不是还买了那么多桂花饼之类的,你们不是也快拿不下了么。”天泠莲撇了撇嘴。
那一包桂花饼可能足足得有二十多只,饶是蓝陌阳和叶青岑两人身材算是修长,拿起来依旧是快把人埋住了。
叶青岑速来也是个好吃的,也就不好意思说什么“还不是你们吃的”,继而两人便假装什么都未曾发生似的,和天泠莲一路回了正胜学院。
叫了一众父母,一同到了紫竹林间。
这紫竹林还是头一次如此热闹,将近四十人挤在竹林间,席地而坐,觥筹交错之间,便是傍晚。
竹屋上两盏、对岸的杏树上一盏、青石上一盏、竹枝上再挂上两盏……
纸质的彩灯掩映在竹林之间,橘红色,微微泛黄的光芒,很是华丽,和紫竹、碧叶交响映衬,更是一番别样的风景。
遥望去,盛云城内的华灯如天上星辰,点点染染,几乎映亮了整片天空。
八月十五的月亮圆的出奇,硕大而明亮,挂在空中。
如今,却好似还不如盛云城内的灯火璀璨,隐隐的倒显得有些黯淡。
盛世的美好不可多得,难得的清闲,又都是无条件信任的亲友,一众人,无论是十三人还是众人父母,皆是放松下来,一杯清茶,一盏淡酒。
没有清寒的岁月静好,没有愁思的仲秋佳节。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