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1/1)

    太乙真人这样管教徒弟的方式,玉渺素觉得并不适合灵珠子的成长。

    灵珠子还小,他不能再这样压抑的环境下长大。

    丑话说在前面是没错,但是也得把话说明白了才行。

    光是说一句我是为了你好,那不论做什么就是应该的,就是合理的吗?

    灵珠子还小,他只知道要听师父的话,现在还没有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如果全然听师父的话,而不接受别人的建议,这样是一件特别不合理的事情。

    师父说的话是对的,但是师父说的话不可能永远都是对的。

    人非圣贤,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错误?

    学法术本就是个枯燥、乏味、漫长的过程,若是再用一种不太愉悦的方式教导弟子,那只能让人觉得更厌倦。

    一旦厌倦了,也就会渐渐减少求知欲,没了意向,那怎么还有心思继续学下去呢?

    玉虚宫传授法术的方式从来不是让人被动学习,被动接受,而是提倡理解为主,寓教于乐,以轻松快乐的方式教授弟子。

    弟子们能学会多少东西,完全看自身能领悟多少。

    看着灵珠子现在这样,玉渺素越来越觉得太乙真人是做错了。

    当然,玉渺素是不会和灵珠子直接说明自己的这些想法。

    帮灵珠子的方式有很多,玉渺素完全可以将灵珠子带回玉虚宫交给元始天尊教导。

    但是这样,肯定是会影响太乙真人和灵珠子的师徒关系。

    虽然玉渺素有些怀疑太乙真人是想用灵珠子争宠,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判定这件事情为事实。

    毕竟这种手段,是真的太不堪了。

    虽然玉渺素觉得太乙真人的人品也不怎么样,但还是觉得他应该不会这么做。

    好歹是玉虚宫的人,玉渺素也不希望自己的师弟是个这么卑鄙的人,更不希望元始天尊是看错了人。

    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虎难画骨,外表是一脸正气的人,实际也未必会是表里如一的好人。

    希望总是美好的,这现实嘛,就不好说了。

    太乙真人可是指望着自己的这个徒弟出人头地呢,这样的话,自己在玉虚宫也就能扬眉吐气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如果是师伯的徒弟就好了

    其实无论是玉渺素,还是太乙真人,哪一个又不是阐教的棋子呢?

    偏见,一旦形成就根深蒂固,难以动摇。

    那一年,当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说自己要受玉渺素为徒时,太上老君其实并不愿意阐教接纳一个妖族弟子。

    所以玉渺素比玉虚宫其他弟子多了更多考验。

    一切原因不过是玉渺素出身妖族。

    因为一个出身,就要被认定是心术不正之辈。

    若是没有那些偏见,玉渺素也不会失去心爱的人,更不会失去那么多朋友。

    太乙真人是太上老君极力推荐给元始天尊的人。

    因为玉渺素深得元始天尊宠信,师徒关系亲密。

    太上老君心中一直都担忧玉渺素有野心,恐怕今后会有二心,所以要安排可以制衡他的人。

    原本是准备让燃灯道人和太乙真人两个人双管齐下,合力压制玉渺素一个人。

    但是没想到燃灯道人另有打算。

    也就只剩下太乙真人一个了。

    太上老君并不是直接告诉太乙真人让他与玉渺素为敌。

    因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想让太乙真人与玉渺素相争,只需要一句话。

    玉虚宫有那么多仙族弟子,却只看重一个小小妖族的玉石精,对他委以重任,这岂不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太乙真人可以说是和太上老君对妖族持同样看法的人。

    太上老君对妖族有看法是早年间遇到太多心肠歹毒,为祸人间的妖邪。

    但是太乙真人就有些人云亦云了。

    对于妖族,太乙真人可以说也是见了不少。

    但是太乙真人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他们的善恶,都是直接一棍子打死。

    包括现在教灵珠子,太乙真人也是告诉自己徒弟,妖怪都是歹毒邪恶的,遇见之后,一定要彻底消灭,斩草除根。

    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一个人代表不了一个群体,独立的个体不能代表整体。

    花园里的一朵花死了,能说成整个花园的花都死了吗?

    太乙真人只教给灵珠子妖族绝非善类,天生邪恶,可他没有教给灵珠子人心险恶起来远比妖魔更可怕。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亲生兄弟,一母同胞的两个人都有可能为了钱财反目成仇,骨肉相残。

    人心若是险恶起来,那就不知道有多残忍了。

    灾年困苦,家中存粮不多,全家人饿的两眼放光,看什么都想吃的时候,那最危险的一个人就是家里的儿媳妇了。

    老娘只有一个,媳妇可以再娶。

    少一张嘴还能省下不少粮食,少了她,全家人还能饱餐一顿。

    人性泯灭的时候,和野兽又有什么区别?

    灵珠子留在玉泉山的一个月时间里,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玉渺素虽然没有教灵珠子什么厉害的法术,但是他告诉了灵珠子很多道理。

    帮助别人不能没有原则,因为看见那人是弱者就帮他。

    如果一个人鼻青脸肿被人打倒在地,却没人过去扶他一把,官差将他带走时全都说他是罪有应得。

    调查其原因是这个人是一个欺凌弱小,忤逆不孝的败类,在受伤之前,他正在对自己的父亲拳打脚踢,老人家身子骨弱,被他活活打死了。

    一个见义勇为的人看不过去就将这个败类暴打一顿,准备押到官府治罪,那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帮他了。

    做好人没错,可是不能做滥好人。

    有些人是不值得同情的,帮了他反而要怪你多管闲事。

    灵珠子的大眼睛里写满了疑惑。

    之前太乙真人只是告诉灵珠子要多帮助弱小,至于别的什么是非对错,他从来都没有给灵珠子讲过。

    所以在灵珠子的思想里,所有的弱者都是应该同情的。

    但是弱者是相对于强者而言的,强者也并不是都会欺凌弱者。

    太乙真人总是说妖族心狠手辣,心术不正,他说过玉渺素那么多坏话,做了那么多次阴谋陷害的事情。

    而玉渺素甚至都没有说过太乙真人什么坏话。

    太乙真人于玉渺素而言,他的确是属于弱者的一方。

    可是这种弱者,他的弱势不是因为强者的打压,而是自身的束缚注定他无法成为强者。

    玉渺素见到灵珠子危在旦夕,他明明可以选择视若无睹,但他没有。

    其实玉渺素完全可以借着这次机会,为难灵珠子给自己报仇,但他没有。

    君子行径不是说说而言,是体现在一言一行之中。

    灵珠子在玉泉山总计留了两个月的时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