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6(1/1)

    最终,玉鼎真人取得了本次比拼的胜利。

    作为一直取胜的常胜将军,玉鼎真人并没有太多胜利之后的愉悦。

    意料之中的事情,玉鼎真人都已经习惯了。

    每次打架都赢,玉鼎真人觉得自己赢得一点惊喜都没有。

    太乙真人依旧保持着谦让的原则,不争第一,只争第二。

    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太乙真人依旧还坚持着,他相信自己终将有发生奇迹的可能。

    即便太乙真人一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是他依然毅然决然的选择继续战斗,哪怕下一次依旧是以失败而告终,他也依然会选择继续战斗。

    作为胜利者的徒孙,小公子杨傲辰也是很好奇自家师祖和乾元山这位大神的恩怨。

    玉鼎真人其实是不太喜欢谈论自己当年的英勇事迹,毕竟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是有人问了,他也是愿意和人家分享一下的。

    故事要从头讲起,这就要追溯到三万多年前了。

    当时的太乙还不是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徒弟,他只是一个在乾元山修炼的散仙。

    后来遇上云游的元始天尊,被收入门下。

    最开始太乙真人和玉鼎真人关系也没有像现在这样面和心不和,还算是过得去。

    但是等太乙真人得知玉鼎真人是妖族出身的时候,他对玉鼎真人的看法就变了。

    妖族地位低下,太乙真人觉得自己是出身仙族,他们二人的地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没法比,一个小小妖族出身的人有什么资格能做自己的师兄。

    出身无法选择,但是实力是可以选择的。

    玉鼎真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道成仙,成为玉虚宫的金仙,后来又当上了阐教的副教主。

    一步一步,玉鼎真人是逐渐登上了旁人无法企及的高峰。

    玉鼎真人所拥有的这些荣耀,都还是靠着他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步步拼搏出来,他虽然没有一个足够高贵的出身,但是他却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将那些高贵出身的人对他态度改观。

    这叫什么,这就叫实力。

    元始天尊的爱徒可不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斩仙剑下斩杀的凶恶之徒不计其数,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事情,玉鼎真人做了多少件,早已经是数不胜数了。

    但是玉鼎真人从来都不会把自己帮助谁,做了什么善事当做炫耀的资本,太多了,多如牛毛,他根本就懒得提。

    做善事也没必要弄得人尽皆知,善事又不是做给别人看的,非要告诉别人不成吗?玉鼎真人可不是这么想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心向善的玉鼎真人对自己的徒弟和徒孙也都是这么教导的,尤其是徒孙,可以说是得到了玉鼎真人的真传。

    杨傲辰这孩子从小就是个热心肠的人,小时候看见路上有石头,为了不让别人被绊倒了,他一定会把路上的石头搬开。

    这个从小在玉鼎真人身边的长大的孩子,他也在学着玉鼎真人在外面的样子去帮助别人。

    有些事情听了很多遍,但是还是喜欢听。

    杨傲辰就特别喜欢玉鼎真人给他讲自己父亲去花果山擒拿孙悟空的故事。

    男孩子崇拜父亲,杨傲辰在心中永远都将自己的父亲杨戬视为英雄。

    徒孙喜欢听,玉鼎真人也就有耐心给他讲。

    让玉鼎真人讲故事是很容易的,他肚子里有很多老故事,老故事听够了,他随时都能给人编出来一个新故事来。

    当年杨戬助天庭擒拿孙悟空,这可是五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壮年得道的孙悟空年轻气盛,正是意气奋发的时候,天庭封他做弼马温,这么个芝麻绿豆的小官,让一个本领高强的人去做,那人家知道之后,心里哪能服气啊?

    所以孙悟空一气之下,就反下天去,在花果山立了一杆大旗,上书齐天大圣四个字。

    太白金星一向主张以和为贵,所以就劝谏玉帝还是招安为妙,将孙悟空调上来封个空衔,弄个有名无实又有何妨。

    起初玉帝不同意,就让李靖携哪吒,巨灵神带领天兵天将前去讨伐,结果天庭的人没有取胜,铩羽而归。

    玉帝便允准了太白金星的进谏,命令他去花果山议和。

    孙悟空被太白金星说动,以为玉皇大帝是有诚意要将自己招到天庭为官,而且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也能平安无事,他自然也就答应了。

    再次返回天宫的孙悟空在天庭也有了自己的齐天府,而且还配了差官和仆役,这样好的优待,孙悟空当时毕竟还是个不谙世事的猴子,还不懂起其中的玄机有多深。

    那时的孙悟空在天庭无事可做,他又喜欢结交朋友,所以就在天庭四处跟人家称兄道弟的。

    本来人家孙悟空交朋友交的好好的,也没在天庭闹事。

    结果这武曲星君又说孙悟空每日无所事事,不论身份高低贵贱跟别人称兄道弟是有失体统的事,向玉帝进谏应该给他安排些事情去做。

    安排事情也不能说随便安排,这不是得看哪个地方缺人手才好安排。

    天庭四处都不缺人,真要安排,也就只有蟠桃园了。

    玉皇大帝想着这猴子也不会再惹什么事了,所以就安排孙悟空去看守蟠桃园了。

    孙悟空在蟠桃园看管的期间,安排人手照顾蟠桃果树也是很尽心的,当然,蟠桃,他也没少吃,大个的,都进到了他的肚子里。

    十七:把玉帝赏的破烂都丢到臭水沟里去

    后来蟠桃盛会,三界之内有头有脸的神仙都被邀请了,却没邀请孙悟空。

    齐天大圣被好一番嘲笑,当时年轻气盛的大圣哪里能受得这样的委屈?

    所以孙悟空一气之下搅闹蟠桃会,琼浆玉液,仙果仙桃他都率先享用了,之后,这吃醉酒的猴子又误打误撞到了三十三重天之上的离恨天,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将仙丹吃了个精光。

    孙悟空盗仙丹这件事,玉鼎真人觉得他做的特别正确。

    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天庭自然不会放过孙悟空。

    人家能闯出这么大的祸,也是凭自己的本事闯的。

    艺高人胆大,齐天大圣可不是个胆小怕事之辈。

    天庭派出的阵仗不小,四大天王、李靖哪吒父子、二十八星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象、十万天兵,布下十八架天罗地网围剿花果山。

    天庭的兵将训练有素,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也不是只知道野果的猢狲。

    这一场对战下来,十万天兵天将都不是孙悟空的对手。

    南海观世音菩萨此时也在天庭,她并不想自己出手相助,而是向玉皇大帝举荐了灌江口二郎真君杨戬去擒拿孙悟空。

    观音菩萨倒不是怕自己对这妖猴束手无策,而是这猴子师父的朋友,她不好得罪,自己不好做的事情,推给那人的徒弟去做就不一样了。

    杨戬又不清楚他师父跟那个高人是朋友,不知者不罪,毕竟是自己徒弟,玉鼎真人还能胳膊肘往外拐,帮着外人不成。

    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杨戬有七十三变,正好压他一头。

    但是,杨戬并不是那么想去。

    二郎真君可不是担心自己觉得本事不如那只猴子,他是不想为天庭做事,还有他认为玉皇大帝此举是想一箭双雕,无论他和孙悟空谁胜谁负,对于玉皇大帝,都是有利而无害的事情。

    玉鼎真人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也同样感觉玉皇大帝的目的不是单纯想除掉一个孙悟空。

    毕竟杨戬和玉皇大帝的恩怨,可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

    一个是家破人亡的灭门之仇,另一个是失去九个儿子的丧子之痛。

    这二位心里是早就恨不得将对方弄死了。

    杨戬若不是顾念着三界众生,他也一样可以单枪匹马打上天庭,这事,从前,他又不是没做过。

    可是啊,二郎真君再不想去花果山,他也终究还是去了。

    事成之后,高升重赏的条件诱惑不了杨戬,但是能诱惑得了杨戬的妻子。

    不过,玉鼎真人给杨傲辰讲故事的时候,他没有说出杨戬是因为妻子看重天庭的条件逼迫自己的丈夫一定要去,也没有说出那时杨戬的妻子擅自做主接下了圣旨。

    圣旨接下,杨戬不想去,也得去了。

    一千二百草头神留守灌江口,杨戬只带了自己的哮天犬和梅山兄弟前去花果山。

    为了维护徒孙心中母亲美好的形象,玉鼎真人给杨傲辰讲的是杨戬听说这猴子法力高强,就想去和他去花果山切磋一番,一较高低。

    这其实也是实情,冤家宜解不宜结,杨戬也不想给自己树敌,孙悟空的狂傲自大,桀骜不驯,倒是也能对得上杨戬的脾气。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