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1/1)

    “好,等会。”宋苒应了一声。

    连漪说:“一起共事这么久,还没单独约过你,今天晚上约个饭?”

    “吃什么饭,气都气饱了。”宋苒顶了一句,见连漪一脸的“果然如此”“那就算了”,她想着这人可真虚伪,气不过,她刻意刁难:“吃饭不如857,走不走?”

    857就是蹦迪,没到一二点散不了场,连漪算是舍命陪君子了,她对上宋苒挑衅的眼神,不急不缓地喝了口保温杯里的水,温吞道:“好。”

    宋苒就受不了她这不温不火的劲,食指叩桌道:“你要是不乐意就算了。”

    “我都应下了,还要怎样?”连漪无奈,觉得她实在能无理取闹。

    宋苒:“你心不诚。”

    连漪反唇相讥,“你是菩萨吗?见你之前要先焚香才算心诚吗?”

    “露出真面目了吧,心里不知道怎么编排人,脸上还笑呵呵的,虚伪!”宋苒再次批判她。

    连漪拧上保温杯盖子,“把没素质当直率,你也差不离。”

    “我哪没素质了?说别人没素质的人恐怕自己才……”

    几乎同时,门被拧开,有人探头道:“宋老师,主……”

    俩人话匣子都一起卡住,站在门外的人将里边的话听进去半截儿,一脸震惊,率先道:“对不起,宋老师,连老师,那个,你们先聊。”

    聊个屁,再聊得打起来。

    连漪冲人招手道:“你进来吧,我没事了。”

    她转身往外走,身后宋苒别别扭扭地“哎”了一声,扬声道:“说好的事,下班一块啊。”

    那人和连漪擦肩进来,试图缓和气氛,道:“宋老师,下班什么事啊?”

    “噢,和连老师约好一块去参加一场人民艺术演出。”宋苒面不改色。

    第一次听把857说得这么清新脱俗的,连漪嗤笑一声。

    虚伪!

    作者有话说:

    存稿箱日记:

    8.19日,本箱箱回来了!大家有想我吗?(撑下巴)

    第二十八章 (一更修) [VIP]

    连漪回到办公室, 想着宋苒的话,她又将那份文件仔细看了一遍。

    不管是薪酬体系改革,还是把离线课程再拆分出去, 对连漪而言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 工资也还是一样的工资, 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减轻了她的工作量,只是宋苒用四个字就说明白了看到这份文件的感受——兔死狐悲。

    公司这把“改革”火暂时还没有烧到她们身上, 但再过半年,甚至再过一年呢?

    谁能保证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没有低谷期, 就不会成为那颗弃子呢?

    没有人能这样保证。

    底下员工对公司的改革颇多訾议,但也不难理解公司的做法, 归根结底,是人力冗余,效益不够,明为换岗,实为裁人。

    只是这样的改革多少让人有些心冷。

    其实在正式条文下来之前,公司里早就有迹象了, 这几个月少了许多的熟面孔, 只是温水煮青蛙,大家私底下闲谈几句也就过去了。

    连漪身为组长却是知道频繁的人事交接背后不是普通离职那么简单。

    有些人是被劝退, 有些人是自己跳槽,还有些是被“冷藏”不得不另谋出路。

    这些人都是在公司工作有三五年的老员工了,最后除了一笔经济补偿金,什么都没有了。

    辞退了这些老员工, 公司拿着这一笔人力资金再去置换更低价的人力资源, 如此循环, 似乎一本万利。

    可一家公司对待老员工的态度都冷漠至此, 又何谈长久?

    连漪的工资在同行中已是相当可观,似乎只要她不出差错就能四平八稳地一直持续下去,但连漪自己心里清楚,她的课程之所以火爆,除了她自身的原因,离不开公司做幕后推手。

    他们无限放大她身上的亮点,譬如学历,譬如颜值,以“网红教师”的噱头将她推上神殿。

    实力固然是支撑着她不垮台的重要原因,但也不可否认营销的作用。

    公司今日能因为她是燕湖大学的硕士就给她造势,日后如果加进来一个博士,公司照样还能推别人上去。

    职场上永远只有难以替代,没有不可替代。

    昨晚,因为沈思晏的打岔,她还没有回复电子邮箱里导师发来的邮件,在一天的慎重思考与权衡后,连漪写下了回信:

    “Dear Prof. Wu,

    On refle, I want to tell you that I am ready to study for a PhD. My ideal uy is Oxford or Cambridge, for which I have made full preparations.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trust and attention to me. I will tio work hard with your expectation……”

    她将回信上的每个字都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才将邮件发送出去。

    她郑重其事,是因为她知道这意味着她选择了一条必然艰难的道路,必然要开始新的人生征途。

    抬起头是理想,低头是生活。

    从浩瀚的学术理想世界回归现实,仍要面对的是休息一天后堆成摞的工作。

    上午忙着做教研,下午上完直播课又开小组会商讨关于公司制度改革的各项事务,开完小组会接着又是部门会议,开完部门会议又批在线作业,连轴转到下班已经七点半了。

    扔在办公室里没有时间看的手机,被消息轰炸了99 ,除了一些群消息,便是家人发的消息。

    忙乱忙乱,就是越忙越乱。

    第一条便是沈思晏,他问:“今天什么时候到家呀?”配图是一个可可爱爱的猫猫头表情包。

    连漪浅笑一下,笑容又渐渐收敛了。

    她已下定决心要出国读博,她清楚知道这个选择唯一会伤害到的人就是沈思晏。

    一旦申请成功意味着她就要远赴他国,这不是十天半个月,而是三四年,甚至很可能继续留在国外工作,在国外……成家立业。

    已知这是一段不公平的,不能回应的感情,与其各自蹉跎,不如就此打住。

    她生来理性,深知“智者不入爱河”,有些错误,犯过一次就够了。

    “思晏,”她打下这两个字,然后顿了很久才慢慢写到:“今天晚上我和同事聚会,你不用等我,明天晚上你有时间吗?我们好好聊聊。”

    “好,”他很快回复她:“早点回来,我等你。”

    细密的隐痛密密麻麻地泛开,连漪退出和他的聊天页面,她刻意翻开其他消息,试图转移注意力,忽视心里那一点点的痛感。

    好在连城还算有好消息,他之前参加了一个比赛拿了第一名,这就发了一块金牌的照片过来耀武扬威,连漪心情稍微回暖,发了红包给他,鼓励他再接再厉。

    因为有连城的好消息,大伯母也来问她周末晚上有没有时间过去他们家吃饭,庆祝连城拿了冠军。

    连漪回复了“好”。

    她后知后觉想起来,沈思晏上次也拿了冠军,好像,她还没有和他一起吃过一顿庆祝的饭。

    她低头看着手上的朴素无华的小戒指,想到这便是沈思晏那块金牌,不自觉地摩挲了一下。

    心里像有一条波澜汹涌的河,翻腾着冲打着心岸,只是再汹涌也冲不破山峦的阻隔,她要走向远方,又怎么能够就此驻足。

    下班已有段时间,宋苒发来消息问:“什么时候走?”

    “就来。”连漪收拾了东西,关了电脑、空调,起身下班。

    正碰到宋冉也从办公室出来,她打着电话,朝连漪一抬下巴,当做打招呼。

    “晚上九点半之后吧,去早了没什么好玩的。”宋冉和电话那边的人说,“那就这样定了,你们过来了再打电话。”

    她挂了电话,和连漪解释:“我有两个朋友待会过来,四个人好开卡座,你要叫朋友一块来吗?”

    连漪想到了沈思晏,去玩的话其实也可以叫上他,只是她想想,又觉得酒吧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喝酒泡吧乌烟瘴气的,连她自己平常都很少去,还是不叫他了。

    她道:“我不叫了,你带你朋友就行。”

    “好,那你是现在回去换衣服吗,就穿这个可不行。”

    连漪想了想道:“下楼去买吧,我没那种衣服。”

    宋冉的风格很Open,看上的上衣都是那种又短又小的。她一件抹胸,一条喇叭裤就搭好了。

    连漪在服装店里来来回回绕了好几圈,最后看上一条有挂链的小黑裙,除了裙摆是短到大腿中央还往上一截,基本是连漪以往的穿衣风格。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