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0(1/1)

    如果不是默多克实在和死者毫无关联,加上葬礼控制严密,举办匆忙,默多克一定会为自己争取一个参与名额。

    当然,默多克在意的绝不是这一条新闻能给《泰晤士报》带来多少销量,多大舆论影响。

    这份著名的国家报纸,也只不过是他所掌控的庞大产业中的其中一小部分,是他的战利品之一。

    默多克最关注的,无疑还是消息背后的价值。

    他需要知道最新的动态,最近的变化,以便和他的投资团队沟通,确保他的财富时时刻刻能保证创造最有效率的收益。

    以股票市值计算,埃塞克斯公司也许还比不上“默多克的传媒帝国”,毕竟除了报业之外,他还有一个名头响亮的20世纪福克斯公司,更涉及广播、电视台,跨越欧美亚澳各大洲。

    可是生物界的巨头企业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医疗、整容、农业畜牧业等各大产业链的供应……

    这背后涉及到的庞大利益,哪怕是默多克这样的顶级富翁也会心动。他本身就是一个投资广泛并热衷于此的投资家。

    但生物基因——这对鲁伯特·默多克来说,确实是一个陌生领域。

    但是得益于瑞亚·诺伦,让整个好莱坞、不,她让美国传媒界都重新认识了一遍,这到底能有多赚钱。

    起码默多克就很明确地知道,ICM经纪的创始人正在计划为自己担任联合总裁的女儿购买一艘邮轮,庆祝这像是掉馅饼一样的利润回报。

    即便是同阶层,甚至更有钱的富豪,也会嫉妒这奇迹般的高效回报比。不止一个人私下和默多克说过。

    “他要是真够大方,就应该把邮轮送给瑞亚·诺伦!”

    以鲁伯特

    ·默多克的财富积累,他也忍不住感到心脏发酸。瑞亚·诺伦,又是瑞亚·诺伦。

    难道他苛待过瑞亚吗?

    为什么这女孩不来找他?

    他们完全可以达成深度合作——难道他的新闻集团不比一家经纪公司更适合作为直接宣传口吗?

    默多克还没有研究透这其中的把戏,但他确信瑞亚和ICM绝对参与其中。

    想想吧,在她因为与王子的花边新闻备受争议的时候,在她因为枪击案陷入舆论阵地的时候,默多克系的媒体报纸总是发声中立,不偏不倚。

    这本身已经是一种支持了。

    虽然在过去,默多克是看在维特的面子上,但他也向下示意过自己的态度。

    看在《泰坦尼克号》的份上,那女孩从投资犹豫的20世纪福克斯公司手里咬下利润分成,默多克也从没有计较。

    因为那时候,电影分出来的利润只是个零头,更重要的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财报——

    但ICM经纪的南希约瑟夫森赚到手的远远不止这些数目。

    这足够让默多克感到不平。

    虽然默多克旗下的报刊也参与了跟风炒作的把戏,但那时默多克还不明白她们到底在计划什么,也没有看透这背后竟然蕴藏着这么大的利益——

    默多克尝试着投入一部分,可仅仅是一小部分。

    他既遗憾又懊悔。

    这一次,默多克发誓自己绝不会再错过。

    所以他现在就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等着视频的另一端发来消息。没人敢让大老板久等,所有人都打起二十分的精神工作。

    很快,视频里先出现了《泰晤士报》总编的身影。

    鲁伯特·默多克问:“怎么样?”

    先前默多克已经得知了关于瑞亚和两位英国王子共同进出的事,这确实算得上大新闻。

    若在平时,默多克还能得到消遣,但放到现在,这不是默多克关心的。

    他不在乎瑞亚和谁谈恋爱,哪怕她嫁给上帝,现在默多克也只想弄清楚她和埃塞克斯里头的秘密。

    “默多克先生,你可能不会信。”

    对方尽力掩饰还是遮不住神色里的惊愕,他有些呆滞地重复:“受益人是瑞亚·诺伦。遗嘱上,她是唯一继承人!”

    默多克不受控制地睁大眼。

    随后,

    一位在葬礼上的朋友也向他发来消息,证实了遗嘱的情况。

    默多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复盘了瑞亚中枪以来的所有运作。

    鲁伯特·默多克只认定一件事:“原来她就是在为自己争取这个!”

    没有人相信这会是一系列的巧合。

    当结果出来,一切的不经意都变成了提前部署的心机和布局。

    默多克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他甚至开始怀疑,瑞亚遭遇枪击会不会就是因为埃塞克斯的另外两个儿子——

    但这好莱坞女孩也太过心狠手辣,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她竟然直接毁掉了埃塞克斯公司在美的整个市场版图。

    不过,比起她得到的,这点代价根本无关痛痒。

    而且,她确实证明了自己。

    好莱坞再没有投资眼光的人都能明白,瑞亚·诺伦的效应只增不减,她的市场价值并没有受到枪击案的负面影响。

    现在还没有人发出新的片约邀请,大多数依然在徘徊犹豫,还有的,则是担心她的身体恢复情况和时间空档。

    毕竟被搅进资本对弈,瑞亚的确很忙。

    默多克立刻作出了一个决定。

    他先是回复《泰晤士报》,“先抢发一条简讯,争取第一时间的报道,后面持续跟进追踪。”

    随后,鲁伯特·默多克立即联系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负责人,他发出指令:“不管接下来的大项目是什么,女主角都得是瑞亚·诺伦。”

    这命令是不合理的、越界的、甚至完全无视了工作流程。

    他甚至都没有过问公司计划中的电影项目。

    万一是一部根本没有女主演,或者是女主角意义不大的片子呢?

    可是福克斯的总裁不能回绝,他再目瞪口呆,也只能从下级递上来的一堆备案中勉强挑出一个有记忆的。

    “确实有一个不错的剧本,历史人物项目,女性叙述视角——本来是我们计划在谈的。

    但米拉麦克斯制片公司正在积极洽谈,哈维·韦恩斯坦这次想完全独立制作,参与投资竞争……”

    他竭力地汇报,证明自己对工作十分上心。

    但是鲁伯特·默多克却毫无耐心。

    默多克强调:“没有可是。只要最好的项目,如果这个足够好,那就是这个,想办

    法拿下,然后邀请瑞亚。”

    是的,他要和瑞亚达成更紧密的关系。

    默多克只希望,当下一次瑞亚再有什么大动作,他能够像ICM经纪的女总裁一样,提前得到内部的消息。

    这是一项双重投资。

    既是维护一个既聪明、又富有野心的新兴投资家,也是以20世纪福克斯的名义,第一个站出来对瑞亚的复出表示支持。

    默多克相信,无论哪一个,都不会是亏本生意。

    于是一通视频电话,直接打乱了整个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步骤。

    所有高管的工作项目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了调动,有一样变化是共同的的:

    那就是关于《星球大战》的庆功报告被扔到了一边,一份二战回忆录的企划又被重新翻了上来。

    《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佩吉·卡特著。

    尽管这世界上已经有无数关于美国二战的优秀作品,这本书也是值得一看的情感细腻佳作。

    哪怕美国最伟大的二战英雄仅仅只出现寥寥几段篇幅,也勾勒得极为动人。

    这本身就有票房基本盘的保证,拍得不差就能冲击奖项口碑——

    绝佳的项目!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今天事多,更新慢了,之后会留出存稿恢复正常的 orz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