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8(1/1)
这种冲击不亚于折磨。“佩吉”双手交叠,暗自摸索接除束缚的办法。
“死心吧,佩吉,你觉得你能赢得了现在的我吗?”
那副游刃有余的模样再一次激怒了她,“佩吉”回以冷笑:“你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英雄人物了呢!”
“告诉你,我连真的都打过!”她一脚蹬在地上,利用身体撞了过去,那触感却像是撞在钢铁上,只会摔伤她自己——
但这始终是一副属于人的肉.体,他根本没有掌握这种力量。
他会流血,会窒息,就会死亡。
在一番不亚于前面精彩戏份的打斗之后,她最终用藏匿在指甲缝里的麻醉针险胜一局。这家伙甚至想在最后的关头诱.惑她。
“你已经失去了一个,为什么不试试一个新的呢?”
关于“美国队长”的幻影又一次浮现——
“看着我,你真的下得去手吗……”
“砰。”
“你的话太多了!”“佩吉”在一个复杂坚决的镜头特写中终结了这场闹剧——
她精疲力竭地解开霍华德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从一开始就觉得这个计划有问题!”
“你是对的。”
霍华德怔怔地看着她,然后他又看向威廉·纳德兰斯,“现在我们抽出血,或许还可以……”
“佩吉”的眼神变得锐利又威严。霍华德于是沉默下去,之后他叹气,有些挫败地低下头。
“你知道政府是不会放弃计划的。除了他,也还有杰弗里·梅西,威廉姆·伯尔·尼塞德……”他念着那些候选人的名字。
“他们想要表演,就让他们去做那些劣质的模仿秀,这是自找苦吃。”“佩吉”,“但是不能再用这种‘超级’打造方式了,不然这后果只会更可怕!”
“……抱歉,我只是还没有接受。”他放弃了那个冲动、疯狂的搜寻计划。
“我知道,我比你更不想接受。”“佩吉”站起来,她握住拳头,“可是这始终需要面对——我们不能一直沉湎于失去的,当下还有更多值得守护的存在。”
“我们需要招募新的英雄,而不是复制从前的——”有新的飞机桨旋转声传来,还有上级杜里的声音从广播传出。
“佩吉·卡特!你已经被逮捕了,束手就擒!再警告一遍!佩吉……”
她却置之不闻,只是说:“至少我们不能继续让这种人来当领袖。”
对方若有所思:“你说得对,卡特局长!”
“佩吉”的神色顿住,然后她挑起眉,在嘈杂喧哗起来的背景音中缓缓一笑。
“我只能接受这个世界的糟糕部分,就像接受好的部分一样。但我还可以选择接受的方法……”
结尾回到了最开始的纪念碑前,这一次,“佩吉”主动走了上去,放下一支红玫瑰。
艳丽的红在黑与白之间亮得绚烂。失去的东西也不会因此而褪色,甚至永远鲜活。
女主角在渐黑的镜头里一步步走出画面,呼叫却响起来,一刻不停。
“局长!曼哈顿发生量子实验事故,疑似诞生新超能力者……”
在银幕变得全黑,跳出片尾名单之前,电影院就被掌声淹没了。
观众按捺了整整一部电影时间的激动、惊叹终于能一口气爆发出来,几乎能震动整个纪念博物馆!
还好他们把展览品拿走了,避免了在响亮如雷的赞美声潮中不小心震落的风险。
菲尔·科尔森无法不和那些观众一样鼓掌,出于种种原因,他甚至比他们更受触动。
他很难形容自己现在的情绪,但他在观影时所有的体验都是真实直接的,问题是:“佩吉,你会有麻烦的……”
真正的佩吉·卡特却长叹了一口气:“不,菲尔,我已经退出来了。有麻烦的人是瑞亚。”
最开始,这应该是一个借机警示内部叛变危机的剧本。但放到“清扫”完成的当下,反而有些过于突出瑞亚·诺伦版的“佩吉·卡特”了。
这当然满足了看电影的观众!甚至远远超乎想象——
可一旦结合瑞亚如今拥有的一切深思,这部电影的每一句台词就都变得微妙。
第281章
在首映日的观众狂欢之下, 媒体的反应却有些模棱两可。
他们嗅觉灵敏察觉到一些历史问题、政治痛点,又很清楚瑞亚·诺伦的地位非同一般,只能斟酌地用词。
“难怪真我制片公司和福克斯要把爱德华·诺顿作为一个隐藏彩蛋。
在所有人的关注焦点都放在乔纳森·斯通能不能演好‘美国队长’,能不能和瑞亚·诺伦擦出银幕火花的时候, 电影方却和所有人都开了一个玩笑。”
《时代周刊》一个专栏作者在RN网上传了第一条来自认证账号的简短影评。
“剧透警告!
《佩吉·卡特》真的就是一部关于‘佩吉·卡特’的电影!”
RN网在社交媒体上的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报社杂志社苦心撰写文章、思考排版印刷的时候, 用户只需要敲打好文字就能实时上传影评, 交流看法。
在去年RN网成功地为《天才雷普利》营造声势之后, 后续一系列关于《指环王》、《哈利波特》等电影的宣传活动吸引了不少业内专业人士实名入驻,打造了一个堪称线上好莱坞媒体快线通道的版块。
在日报出炉之前, 各家报纸的记者、媒体人都会在RN网上发一些短评,既能试探舆论, 也能为报刊宣传。
而现在, 这一区域又一次被“瑞亚·诺伦”淹没, 几乎沦为半个影迷俱乐部。
“她要打造新的‘007’系列!这就是瑞亚和那些制片大厂商们计划要做的事情, 更大的投资、更炫目的剧情、更宏观的故事背景!”
“这绝对是一个开拓视野的创新!《佩吉·卡特》给所有电影制作人上了一课, 原来这些桥段还能这么拍——
不仅因为瑞亚·诺伦是全行业最先掌握新技术的人, 而且她还完全明白该怎么利用自己的演技和美貌。天呐, 各位电影人们,恐怕她还得在这个领域领先很长一段时间。”
“我只能告诉你们,所有观众都站起来鼓掌了!去电影院看,然后尽情放纵, 尽情享受!”
字里行间洋溢的认可和推崇并不少见,塞满了RN网一半发布的新贴。
只是在铺天盖地的盛赞之外, 还是有严厉的影评指出:“这就是一部打着‘二战历史’旗号的商业动作片,瑞亚·诺伦的表演拯救了它的艺术价值,但不代表电影在宣传上玩弄的花招没有问题!”
“电影对史实缺乏敬畏之心。夸张到离谱的剧情甚至让人怀疑, 剧组找了那么多大牌编剧协作是不是重新编写了一个科幻剧本!”
此类□□很典型,无数人在看完电影后质疑“佩吉·卡特”的种种操作不合逻辑,
电影里面所谓的强化实验是真的?当年政府组织真的遭遇了“纳.粹”入侵?一个未经改造的女特工也能做得到那些堪称奇迹的绝杀动作?
但是这种挑刺式的疑问反而是《佩吉·卡特》受过最冤枉的质询。在那些真正参与其中的特工们看来,他们还会觉得把初代局长的能力拍摄得过于含蓄了——
想想吧,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威胁,超级能力、超级科技,超级危机!
想要在这些压迫下维持正常、和平的局面,全世界的维和组织都付出了无数的代价。这种高压任务本身就足以促使他们把自己逼成超人类。
不过毕竟这搬上银幕的部分就足够出格,也不可能揭露更细节的秘密了。
结果电影越是这么展示,观众越是不信。这一点大大出乎了神盾局组织的预料,他们还在首映当晚之后戒备起来,然而舆论的焦点根本没有落在他们小心谨慎、万分担忧的地方。
放映结束后的第一条RN热帖就是:“美国政府之所以会同意《佩吉·卡特》的拍摄和上映,就是为了告诉全世界,‘美国队长’不是变种人!
猜猜怎么着,他是打造出来的,多亏了不起的‘美国政府’!”
这条嘲讽式的吐槽已经是一个金句,后面接下的评论回复更是精彩。
“对,然后他们就又想在威廉·兰德纳斯,杰弗里·梅西,威廉姆·伯尔·尼赛德身上重塑传奇——
猜猜怎么着,历史书都不想记下那些名字!多亏了不起的史蒂夫·罗杰斯,还好他是第一任‘美国队长’,也是唯一的!”
“好吧,我现在承认我爸爸说得对,史蒂夫·罗杰斯是个伟大的圣人。他为了拯救世界而牺牲,连瑞亚·诺伦一个吻都没有得到!反正我是做不到的。”——“我也是。”“我也一样。”……
接二连三的热梗爆出。
线上用户们的讨论热情高涨:“我眼睛都哭肿了。
我宁愿他们放弃历史和原著,干脆给史蒂夫和佩吉一个好的结局。反正都拍出这种血液强化实验了,就不能找到尸体复活他吗?他们甚至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
“嘿,加重感情戏就太恶俗了,这又不是《罗朱》!我只想看佩吉继续杀下去。这太他妈的火辣了!
听说这会做成宇宙大电影系列。她还会继续演‘佩吉’对吧?”
“瑞亚这次真的突破很多,看得出来去年奖项风波给她造成了压力,但她永远会带来更大的惊喜!”
而将这股网络激情带进现实的,却并不是那些名气大的新闻报纸,而是一个来自小报的记者。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