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1/1)

    左恕无语地抱拳回礼,眼看着景国官军一齐转身,迅速离去,留下了几十辆大车,满载米面粮食停在原地。

    左恕只好派人将几十车粮食搬回临安城中,看着饥民碗中添满了饭食,老将军一颗心却忒不是滋味,自己的朝廷弃百姓于不顾,敌国君主却将天下百姓当成子民看待,这让他们这些父母官员情何以堪!

    “启禀将军!西南驿所传来急报!”

    听见西南传来的消息,左恕禁不住心头一紧:“讲!”

    “皇上下旨命左琅将军兴兵剿灭苗疆叛党,左琅将军抗旨不尊,正在被押解回京的路上!”

    “你说什么?!”老将军眼前一花,气急攻心,往前一步差点一个趔趄摔倒,幸亏亲卫眼疾手快扶住。

    “琅儿可有信来?”

    “回将军,左琅将军一路都是秘密押送,由大理寺的人监管,旁人一概不准接近,这个消息,还是您的学生偷偷传出来的。”

    “回营!我要写奏折!上奏朝廷!”

    ☆、滨州

    楚岚身上的伤势一日强似一日。

    叶家不吝钱财,给楚将军吃的用的全是最上乘的药材和药方,使得他身上那些伤处不仅愈合颇快,且几乎不留疤痕,一段时日过去,身体虽已无大碍,但楚岚还仍旧留在升和钱庄,不是他不想走,而是他这个朝廷钦犯根本无处可去。

    雁归离开时,将叶航和叶玖留在了楚岚身边贴身照料,一来能保护楚将军安全,二来还能陪他聊天解闷。

    这两位都是虞境之内的天都叶氏子弟,不仅武功一等一的好,还很开朗健谈,他们知道楚岚在南疆的功绩,便对这位大英雄甚是崇拜。楚岚不能出门,他们便经常将外面的消息带回去讲给他听。

    景国国君派靖国公沈玠给临州灾民送粮的事情,楚岚就是从叶玖口中听说的。

    他难以置信地望着叶玖:“这是真的?”

    叶玖点着头道:“是啊!千真万确!可惜滨州就不一样了。”

    “滨州怎么了?”

    “金州的叶檀王爷亲自送粮食到滨州,但是滨州守将拒开城门,说……宁可百姓饿死也不受敌国粮米……”

    “简直荒唐!若百姓都是他们的父母亲人,他们还会说这种混账话吗?!”楚岚听得气不打一处来,稳了稳心神,又问,“那滨州流民可有伤亡?”

    叶玖点头。

    楚岚沉默良久,想到自己眼下自身难保的处境,忍不住悲叹,却也无计可施。

    他从记事起就被他爹拎着棍棒皮鞭教导守国爱民,可天灾一至,国君朝廷竟然作壁上观,装聋作哑,弃百姓不顾,倘若没了百姓,那他们这些守在边关打仗的又是为了谁?他们守的是谁的国,保的又是谁的安定?!

    他禁不住悲愤交加,胸中一腔怒火无处宣泄。

    这时叶航从外面进来,一脸凝重,进门先同楚岚打了个招呼:“楚将军。”

    叶玖眨眨眼:“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刚听滨州那边传信带回来的消息,说滨州流民□□,和官军打起来了,流民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的人全都被杀了。”

    楚岚一惊:“怎么会这样?是不是有奸细混在其中,怂恿流民□□的?”

    叶航摇头:“这些天流往滨州的灾民之中已经饿死了好多人,滨州守将不但拒收景国粮米,还下令驱逐城内灾民,几十大车的粮食就在城外摆着,城内还每天都有人饿死,官府不给百姓活路,就有胆子大的年轻人与官府理论,道理讲不通便以武力逼迫守将开城门,结果双方就动起手来了。”

    楚岚:“难道是滨州守军认为淮安王是以送粮为饵,趁开城门之机犯境吗?”

    “檀王爷命人将那几十辆粮车放在城外,便离开了,绝不可能是饵。”

    楚岚沉默了,这是所有他能替朝廷想到的所有理由了……言尽于此,他终于不得不相信,一直以来,自己守的这个国不过是荆氏自家的天下,保的也只是京里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的安定!

    胸腔里止不住一阵翻腾,楚岚抬手捂住胸口急喘数声,一口血就喷了出来。

    “楚将军!”

    ……

    这日,景国每月一次的大朝会议事完毕。

    内侍宣道:“传皇上口谕,淮安王叶檀、靖国公沈玠到御书房见驾,文武官员退朝!”

    百官山呼万岁,恭送皇帝下朝。

    御书房内,雁归换下了朝服,只着一身便装,与淮安王、靖国公二人见礼落座。

    “这些日子,朕有件事一直想与二位商议,但是王爷久不在京城,也就暂时搁置了,正好趁本月大朝会王爷回京,沈老也抽的开身,才召二位过来说说这件事。”

    “陛下请讲。”

    雁归思虑片刻,道:“虽然我们同虞国名义上停战多年,但边境始终事端不绝,战事不断。我们双方兵力实力相较究竟如何?二位心中可有数么?”

    沈玠快人快语,直接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若此时征伐虞国,先取滨州,胜算如何?”

    叶檀道:“这次臣奉旨前往滨州送粮,发现滨州虽城防守卫一切如常,但自从楚岚调回京城之后,只有几名参将勉强支撑门面,可谓是外强中干。而且臣得到可靠消息,虞国二皇子荆华才刚册立为太子,就指使党羽先拿武将开刀排除异己,裁撤了几员手握重兵的武将,以为把军权抓到自己手里大虞江山就稳了,这无异于自废爪牙,如果现在出兵,滨州唾手可得,取滨州后一路南下,想必也不会遭到太大阻力。”

    雁归点头,看向沈玠:“沈老怎么看?”

    “陛下若要伐虞,必先取滨州与临州,临州左恕为人刚直,与我实力相当,若强取临州,这老家伙恐怕难斗一些。不过如今灾民涌入临州,想必他已是焦头烂额,若此时攻打,临州可得!”

    雁归言道:“朕之所以这个时候请二位商议,是因为朕也得到了一个消息,虽然颇为出乎意料,但看荆华的行事方法,倒也不算意外,虞国太子这回是真把自己的一对爪牙废了个彻底,也算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沈玠:“哦?什么消息?”

    “驻守颍州的左琅将军因为抗旨,正在被羁押回京城的路上。”

    “左琅?”沈玠惊道:“那不是左恕的闺女吗?!”

    雁归:“正是。”

    “听说那丫头的性子跟她爹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如果是因为抗旨,那恐怕是荆华那小子用了什么手段,让左小将军非抗旨不可,再借口捉拿吧?!”

    “沈老猜的没错,虞国朝廷下旨命左琅将军剿灭西南苗寨,所以左琅将军是非抗旨不可。”雁归的目光渐渐放远,“当初朕只身流落颍州,因缘际会与左琅将军有过几面之缘,一代巾帼英雄,着实令人钦佩,她被押解回京问罪,想必左恕将军也已经得到消息。临州……朕亲自前往,元长随行,朕要不费一兵一卒之力拿下临州!”

    “皇上!您要御驾亲征?皇上三思啊!”闻言,沈玠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陛下,这件事确实该思虑再三。”叶檀也很吃惊。

    “沈老请坐。”雁归微微一笑,宽慰道,“二位放心,如果动武,朕必然不会拖将军们的后腿,一点自保之力,朕还是有的。”

    “皇上……”

    内侍突然进门,截断沈玠的话茬。

    “启禀陛下,京城升和总号掌柜求见,正在御书房门外候着。”

    手掌叶氏族系最大信息网的人竟这么急着来见驾,想必定然事出有因。

    雁归微微一怔,转过视线与叶檀对望一眼,才对内侍吩咐道:“让他进来。”

    “遵旨。”

    少时,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迈步进门,躬身参拜:“草民叩见皇上。”

    “叶掌柜平身,这么急着进宫有什么事?”

    叶掌柜起身,从怀中摸出一封信来交与内侍:“叶航少爷给陛下的急信,今早刚到庄里,草民不敢耽搁,就立刻进宫求见皇上了。”

    雁归蹙眉:“呈上来!”

    内侍恭恭敬敬地将信奉上,雁归抽出信纸迅速扫完一遍之后,脸色突变。

    叶檀急忙问:“陛下,出什么事了?”

    雁归收起捏皱了的信纸,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没事!”然后对内侍和叶掌柜道,“你们先下去吧。”

    随后,雁归转向沈玠:“沈老,去往临州的事宜,还烦劳您与元长商议,一定要尽快,一切就绪之后我们立刻动身!”

    “臣遵旨!”沈玠赶紧起身领旨,然后飞快地瞄了一眼叶檀。

    叶檀会意,开口劝道:“陛下,自古以来,征伐不可举无名之师,虽说伐虞已成定数,可我们总该有个理由,否则将来史册上的那笔恐怕不太好看。”

    “理由?”雁归伸手从怀里拿出两个巴掌大的锦袋,放在叶檀面前。

    叶檀先是一愣,目光在雁归和锦袋之间打了个转,伸手拿出锦袋里的东西。

    “这是……”淮安王与靖国公同时睁大了眼,盯着那两块同一质料、乌绿温润的墨玉,脸上慢慢变了颜色。

    雁归伸手将两块玉佩拼在一起,玉佩的接口处,严丝合缝,不差分毫,两块合二为一的墨玉,俨然就是整个中原大地的形状。

    “九州帝王书!”叶檀和沈玠几乎异口同声地惊呼。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