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姜蔚弯弯眼睛,在她连问两句之后才开口:“随便玩玩。”
她停下来想了一下,下雨天,其实很容易让人丧失理智,所以她方才的思考和犹豫徒劳无功,那店家已经在打包了,她只需要掏钱。
唉——姜蔚又陷入莫名其妙的头疼之中。
第二章
姜蔚没走过去,自己靠在门框直接问她:“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在这里做什么?”
不爱说话不代表不会说话,她只是不轻易开口罢了,跟她临场反应没有关系,况且她这人形象气质都好,没准隐形里加分了呢?当然,这话她只在心里说,对着丹姐的时候,她依旧简单笑笑应付。
夏天到了,伴随而来的雨水弥漫了整个城市。所有街道都湿哒哒的,一路走过还溅起小小的水花,混着尘埃的泥泞沾湿每个人的脚踝,等他们各自回到家中,收起雨伞,定要埋怨咒骂这个阴雨天。
雨还在下,只不过变小了,小到如同牛毛落下,走入其中,还会浑身浸润。她走上门口两级台阶,收起大伞,用力甩一甩,甩去夹带的雨珠,心想今夜应是好眠。
那女孩显然松懈下来,但仍不说话,低着头抿嘴,又摇摇头。
她静默几秒钟,再次打开房门,探身出去,果然那个女孩还在,并且见她开门,眼神又开始警惕到怯生生的。
不管怎么样,时间哗啦啦晃过五月,五月的城市,街道旁的芒果树过了花期正结着小芒果,那阳光和和徐徐照下来。
屋里姜蔚脱了鞋子,把手里的保温杯放在杂物桌,随意抽了一张纸巾擦拭脸上和发丝上的雨滴,又拍了拍身上的水珠。得缓一会的姜蔚内心隐隐不安起来,这里是她的房子,外头是她房子的屋檐,都算她的领域,一个女孩独自在外面,怎么看都有些没爱心。
好在自家阳台那丛蔷薇开花了,唯美又浪漫,安慰了她因天气导致的小情绪。她低头瞧一眼手中刚买的东西。这是一个天蓝色的保温杯,上面绘有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精致又可爱。她刚刚经过商店盯着不走的时候,店家不停向她吹捧:“美女,买一个吧,现在这款可热门了,女孩子争着买!”
女孩终于不再一动不动,她迟疑两秒钟,用低低的嗓音回答:“来写生。”
于是这套设计简单的房子成了她唯一的小窝,成了她每日漂流奔波之后需要回归的温暖港湾。小房子在一楼,春天少不了潮湿和发霉,夏天少不了炎热和烦闷,只有秋高气爽和冬日严寒的时候才能微微感受到小房子的的善意,但是习惯之后已不是问题,最主要是,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于她而言,刚刚好。
不得已她最终回到南方,回到这个雨热充沛的城市,更想感慨一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正惬意着,忽然瞧见一个女孩子,准确来说,是一个初中生,打扮也很初中生,宽松的白色上衣和休闲的藏蓝色校裤,背着个枣红色的北极狐双肩包,剪着个乌发覆额的学生头。第一眼看去,总是一股妩媚的傲娇和不屑一顾的高冷,有种跟谁如出一辙的熟悉感。
时间很苍白,每个人在上面描绘的颜色不一样,或热烈的,或冷淡的,因人而异。倘若幸福,必定满眼都是嫣红的玫瑰、五彩的气球和甜蜜的抹茶蛋糕,倘若没有那么幸福,算了,这话还不能乱说。
继续撑着伞沿马路走,走在这个生她养她的城市。她实在想不到自己做下那个定居在这里的决定已经八年了。
刚回来的时候,她不停找房子,中介按照她的价位需求介绍到这里。起初房东只是租,又过了五年,也就是三年前,房东一家搬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就把这个房子打折转让给姜蔚,连着阳台这株大而美丽的蔷薇藤。
一问不应,上一天班姜蔚也没了什么问话的欲望和耐心,自己开门进屋去了。
姜蔚也想骂,可她不会骂出口,充其量在心头怒怨,然后在换鞋的时候用几张纸巾擦拭,也算对这雨天的一种宽容。
当年在北方读大学,她畅想着毕业以后就留在北方的城市,不再回来。可是北方的水土始终不接纳她——尽管花了大学四年以及毕业后再三年的时间去适应北方,依然满身不舒适:太干燥了,她经常因为皮肤和呼吸道成为医院的常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你这么高冷,是怎么过得了公务员面试考进这里来的?”丹姐跟她熟了就不太注重言语分寸,抱着手机有意无意说起。
那套洋娃娃二十分钟前才从投递员手中接过来,此时放在姜蔚的办公桌左边桌面。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她实在不喜欢多说话。
丹姐啧啧啧几声:“也就没孩子才敢这么肆意妄为。要有孩子,奶粉钱,兴趣班,够你折腾的了,你哪里还有闲钱买这些玩意儿?”
好不容易安静半个小时,那丹姐硬是闭不上嘴巴又叽喳起来:“阿蔚,哇!你又买了一套洋娃娃!”
姜蔚先是好奇地看着她,她也生生地盯着姜蔚,两人都没说话,反倒显得有些争抢着谁瞪得更久一些的感觉。姜蔚忽然觉得自己很幼稚,于是转变态度,和煦地问:“你从哪里来?下雨天不回家?在这里做什么?”
姜蔚话挺少的,整个人存在感很弱。从小到大自来如此,做女孩的时候寡言,人们赞叹她懂事斯文;做少女的时候鲜语,人们被她的羞涩内敛吸引。而到了现在这个岁数,便显得有些冷艳和距离感——这是她从同事口中听到的评价。
“你怎么那么喜欢小女孩的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