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重组家庭的小女儿 第104节(1/2)

    今天过来领证的人不多,晏桥和宋晓很快就填好了表格,把自己的证件都给交上去办手续了。

    很少有穿着喜服过来办结婚证的,工作人员多问了两句,才知道人家是刚把新娘接出来,先过来领证再回家去,估计家里面还在等着他们回去喝喜酒呢。工作人员办事也利落,确认都没有问题了,两个钢印下去,两本结婚证明就新鲜出炉了。

    晏桥翻了又翻,一字一句地默念,然后才把两本证都交给了宋晓保管。

    汪洋拎着一袋糖果饼干进来,晏桥大手一抓就是一大把,给几个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分了,说是让大家都沾沾喜气。

    这么大方的新人不常见,工作人员又再次道喜。

    民政局离桂春巷不远,很快就到了。车子是开不进巷子的,于是就只能在巷口这儿停了车。

    晏桥把人抱了出来,一抬头就正好看到副食品商店的招牌,顿时乐笑了,“媳妇儿,我第一次见你就是在副食品商店买东西。”

    那时候他笑小丫头力气真大。

    宋晓刚想说点什么,巷口那儿就点起了鞭炮,吓得她搂紧了晏桥的脖子。

    晏桥也没想着要她说些什么,往上抬了抬,抱得更紧了些,声音和煦,“好了,咱们回家。”

    身后呼啦啦地跟着一帮人,汪洋他们三个都拎着糖果饼干,有人在巷子里路过的,就给人家抓一把。而送宋晓出嫁的苏唯三人则是只需要跟着一起走就可以了。后面还有不少人跟着,宋晓哥哥堂弟和姐夫们都是跟过来送嫁妆的,看起来还挺壮观。

    走到桂春巷的拐角时,宋晓提醒了一句,“这里才是我第一次见到你的地方。”那时候她是真想暴揍他一顿。

    但是后来当时的场景在记忆里越来越清晰深刻,她始终觉得坐在自行车上的那个干净少年真的太好看了。

    晏桥挑了挑眉,“那时候你减了短发,看起来很乖。”

    后来也证实了,确实只是看起来很乖。

    还没走到家门口,就有一帮小孩子在等着了,看见他们过来,兴奋地边跑边喊:“新娘来啦,新娘来啦。”

    过来喝喜酒的客人们也都涌了出来看新娘,晏叔叔晏阿姨和晏雨湘都站在门口等着了,身上穿的都是喜庆的衣服,高兴地理了又理自己身上的衣服,眼看着晏桥抱着人就要走到了,晏叔叔不停地提醒门外边的小伙子,“准备了准备了,鞭炮摆好了吗?”

    两旁拿着香等着点鞭炮的两个小伙子都应道:“叔,您放心吧。”

    出来围看的人都在看着新郎新娘,宋晓听到好几个人都在夸她好看呢。

    晏桥离家门口还有十米远的时候,鞭炮就点了起来,大家跟着鞭炮声起哄,晏桥担心鞭炮会弹过来,直接把宋晓往怀里带了带。

    到了家门口,晏桥把宋晓放了下来。身后的李小月伸手指扯了扯她的衣角,小声道:“快喊人。”

    哦哦,喊人。宋晓赶紧回过神来。

    “爸!妈!”

    然后就被塞了两个沉甸甸的红包。

    这一幕似曾相识。

    新人一进家门,就算是成了。

    晏叔叔和晏阿姨忙着去招呼客人们落座,晏雨湘则是跟在晏桥后面进了新房。

    刚把人放到床上坐着,晏雨湘就带着苏唯她们几个过来了,顺便提醒晏桥,“哥,你快出去招呼客人吧,我们在这儿陪晓晓就可以了。”

    晏桥:“......”流程我都懂的,想多说几句贴心话都没机会,亲妹还真是会见缝插针地给他制造阻碍。

    有这么多人在,晏桥也不好意思说别的了,捏了捏宋晓的手心,“我让人送饭菜过来,你先吃一点。待会我再过来带你去认人。”

    宋晓点了点头,笑道:“好,你去吧。”

    晏桥前脚刚走,晏雨湘就过来抱住了宋晓的胳膊,开心道:“哎呀,我哥终于把你娶进家了。”

    苏唯她们几个见宋晓和小姑子相处得好,心里也高兴。

    很快就有人端了饭菜过来,在新房里面摆了一桌,就是留着给宋晓和来送嫁的姐妹吃的。

    李小月最有经验了,看见饭菜摆了上来,就让宋晓赶紧先吃,“待会还要跟着晏桥去给客人敬酒,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呢,先吃饱了先。待会喝酒的时候,我悄悄给你准备一壶白开水,你喝那个就可以了。”

    经过了昨晚,宋晓也知道自己是个一口倒了,不敢逞强,打算待会敬酒的时候装个样子,就当自己喝白酒了。

    晏阿姨在外面忙得脚都不得停歇,匆匆过来看了一眼她有没有吃上饭了,就又被人喊走了。

    作者有话说:

    睡过头了,久等了久等了~

    ——

    第144章 结婚啦(下)

    刚放下碗筷, 晏桥就进来说是要去给客人们敬酒发喜糖了,宋晓应了一声,转身去翻自己带过来的小包, 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衣裳, 感觉没问题了才跟着走出去。

    同时, 苏唯她们和宋言诚他们也是要回去了。

    宋晓和晏桥送到门口,唯有宋言信话最多, 就这几步路的时间, 都能给晏桥放了一堆狠话。

    院子里和客厅里都坐满了人, 还有两间客房也都是收拾出来, 在里面也各摆了两桌。这里地方小没有办法, 想学宋家那样在自己家门外再搭个棚子都不行,巷子中间留了一条道, 连小车都进不来, 家的对面就是别人家了。除非去到巷尾的空地那儿摆上几桌, 但是又隔得远,不如在自己家里挤挤算了。

    刚刚李秋月的担心多余了,晏桥根本就没让她拿酒杯,牵着人一桌桌地认人, 除了汪洋负责帮忙给发喜糖, 游兴阳和金鑫都是特别能喝的,有他们挡着就足够了。

    其实大多数也都是宋晓认识的, 花州市服装厂的同事就不说了, 晏家在这儿来往最密切的如今就是宋家、刘家和梁家, 但是宋家肯定是没办法来的了, 刘家和宋家关系更好, 梁家是宋家的亲家, 他们肯定都是跑去宋家喝喜酒的。还有晏桥的一些朋友,晏桥他爸晏志新的同事等。

    宋晓跟着就是喊人,微笑。其实不认识的人谁是谁,她转头就能忘记了。

    只有一桌比较特殊,是晏桥老家的亲戚。自晏桥的祖奶奶和晏桥奶奶都相继去世后,他们和老家的往来更少了,来了这儿也是拘谨地吃饭,晏桥带人过来时也是打了个招呼就过去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