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难言而已(2/3)
“我们数据只做初级处理,大部分工作还是服务器在做。”
产品负责人站在大屏幕前,讲解目前已知的数据问题,“我们结合几条路上的采集数据,用几个维度互相验证,”说着,他看向纪月,“我们还把监控设备拆下来了,元器件也是没有问题。”
“我知道过去已经回不来了,现在只是想和你多呆一会。”
纪月移开视线,看向远处,高速上,车辆飞快地掠过,留下残影。
随着数据在活动,画面里总共出现了多少辆车,每一个红灯有多少车在车道里排队,这些数据都被实时计算出来,最后变成推演。
“你学gis的还是计算机的?”
他弯了弯嘴角,“毕竟,我们做模型算法的,就是卖刀具的,你们才是厨子。”
加完油,他们的车停在车位上,两个人站在车边,莫奇一手拿着糍饭团,一手拿着豆浆。
不过,试运行一段时间后,最近发现模型数据和实际摄像头采集数据有差别。省里领导班子发了好大一通火,他们和康达的人,这两天都被安排去交通厅开会。
桌子上放着咖啡,所有人坐下来寒暄了几句,就马上进入了正题。
他们一到康达,就直接被请进了会议室。会议室里除了负责这个项目的总监,他们的技术负责人,还有总工程师都来了。
纪月半睡半醒间,感觉到车辆渐渐减速了,她睁开眼,看见他们正开进服务区,问了一句,“充电啊?”
纪月将视线移回,看向莫奇,他脸色平静,朝自己了弯弯嘴角,随后低头吃了口手里的糍饭团,他吃得很快,几口就吃完了。
莫奇跟着地上的指引,开过停车场,继续往前开,“加个油。”
纪月没再说话,她倚靠在座椅上,不知道再想什么。
会议室门被关得死死的,大屏幕上是Excel表格,每一列,每一行都是写满了的数字,密密麻麻,毫无规律。
这种计算平台,每个省市都有,不过杭州是康达和大华两个安防龙头的大本营,又喜欢做数字改革,花了近千万投这个项目,还预计年底推广到整个浙省。
“和你多呆一会。”
去交通厅之前,他们先要去康达,和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碰个头,不管是对对说辞,还是推诿扯皮,总好过明天在厅里吵起来。
纪月找了个台阶,大家都好下。
莫奇眼睛死死盯着滚动代码的那一台显示器,随口回道,“计算机的。”话刚说完,他听见会议室里发出争吵声,大家都跟着抬眼看去。
莫奇瞥了纪月一脸,无声的笑笑,纪月在公司里就这样,强势得不行。
莫奇笑了起来,“你关心这个干嘛。”
每秒的并发数据量太大,不可能完全依赖后端服务器做处理,采集时,监控摄像头自带的芯片会做基础计算。
“那你上次干嘛还要充电。”
“有可能,没有看见原始数据,我也不敢说完全没关系。”他抿了抿唇,“也有可能我们的算法没问题,是监控设备的问题,采集时候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
过了一会,莫奇看见她闭上了眼睛,于是,伸手将车内的广播音量调低。
“纪老板,好久不见了。”项目总监朝他们伸出手,纪月点头笑笑,轻轻握了上去。
莫奇看了一眼仪表盘,又看了眼导航,他们离下个服务区还有70多公里,“有可能是我们的算法有问题。”说完,他从反光镜里,看见纪月皱了皱眉头。
她笑着挑了挑眉,“这不是给你创造机会,看别人的机密么。”
纪月拿着餐盘排在莫奇后面,他闻到一阵香水味,回头看去,她贴在自己身后,他们之间贴得很近,她说话的声音也很轻,“他们那个芯片算法怎么样?”
“你说,为什么数据不一样?”纪月放下手机,看着前方。
“你们这个纪老板,也挺强势的。”
纪月他们和康达一起合作的是基于画面的算法,取自画面里每一辆车的轮廓、颜色、前灯、后灯,这些标识都可以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最终数据,这种方法只需要后端处理就可以,同时设备改造费用也低。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纪月面无表情,回了句,“你们是处理数据的,我们是做算法的。刚才看了半天,我知道,数据采集没问题,但是不代表你们前端处理没问题吧。”
画面中最显着的位置,便是一个当前预计峰值的时间点。
“混动的。”
他们面前的长桌上,放着好几台显示器,一台是监控摄像头的画面,镜头正对着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另一台是开发语言,代码不停地在里面滚动。还有一台显示器上,每一帧的视频截图里,出现在其中的车辆都被描出了一个轮廓,车牌号、品牌、颜色,甚至型号都被标记出来。
突然间,纪月就想起那天在迪士尼,最后看烟花的时候,耳边全是游客尖叫和烟花炸裂的声音。他的话却说得清楚极了。
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招待他们在食堂吃个工作餐。
“那你们芯片的算法没问题吗?会不会有一种情况,你们芯片的算法有问题,我们跟着处理也有问题。”
她愣了一下,“你这不是电车么?”
过了半晌,她自言自语般说,“那也不能承认。那和你们之前的升级包有关系吗?”
莫奇站在几个开发工程师身后,他旁边站着这个项目的技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