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一个名叫姬炆的女子(2/2)

    姜国女人喜欢的男人一般为温顺、乖巧、白皙、干净、体弱,并且最讨厌高大魁梧,看起来就有攻击性的男人。

    比如,秦始皇难寻其迹,他的母亲赵姬倒是有些故事留存,还是关于她和她的男宠嫪毐的故事。说这嫪毐阴茎巨大,性能力非凡,故而得到了赵姬的宠幸,一时风光无限。嫪毐自持异能,使赵姬纵欲不止,无心理政,更是持赵姬宠爱,挥霍无度,蛊惑赵姬错杀忠良,惹得民怨滔天,最终赵姬被流放,嫪毐被处死。

    因为姒帝的乱国之策,姜吸取了教训,再不允许男子识字阅文,还严格管制男子使用刀具,有部分地区,兴起男性缠足风。世间礼法,更使男子以识字为耻,善家事房事为荣。

    而最不可思议,也最让我佩服的一件事是,这些药丸,除去第十五味,其他都由官府统一配制调拨,民众不需要付任何费用。

    从姒史记载的一些人物交谈来看,姒应该还承认武之前的朝代,但姜已经完全不承认。我在书阁中看到的史书,也只有《武史》、《姒史》和如今还在记录未编撰成册的姜史,此前的历史只以“野蛮毛夷”概之,因此我也不能很能确定姬炆到底击败的是哪位皇帝。

    不过,如此说来的话,也不知原本生活的世界中,又有多少女子的事迹被当权者扭曲,又被史官抹掉了?

    那一夜,我在书阁中,久久不能入睡。

    每年为了保持瘦弱的身材而禁食饿死的男人大把,有评论家对此感到惋惜,认为他们是女子之肠,是女子的分体,却为女子饿死,实在可惜。

    男子几乎半生都在学习如何维持身材和美貌,以讨女子欢心。

    这样压抑的社会最终会让男人彻底奴化,还是让他们不堪忍受,最终推翻女子统治呢?

    如那天降山火,姒国可能真的有国运,在当时世事维艰的环境下,她们竟然挺了过来,不仅挺了过来,还随着人口增多,赋税减轻,百废俱兴,逐渐国力强盛,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朝代。

    (五十一)

    神话体系中,男性神全部被降格,盘古消失不见,大部分男神则被边缘化。比如夸父逐日,被解释为夸父自不量力追逐羲和,最终被热烈的太阳灼死。

    各地减缓粮食种植,换种药物、朝堂培育配药师、制定严格的户籍制度……要求第二年开始,所有新生儿,凡性别为女,出生当日、百日、至十岁的每年生辰,必须领不同的药丸服用,共计十二颗。每怀一次孕,孕中再用两颗。

    因一己之私乱国的姒帝被囚禁,姜代为执政,姒帝死后,姒四百年历史画上句号,姜正式治国,也是如今我生活的姜国了。

    姬炆那句“为天下女子脱离苦海而奋斗”也让我甚为动容,她没有辜负年少的自己许下的誓言,真正为此奋斗了一生。好在姒族和剩余的八族没有违背她的遗志,也足够坚强,真的走出了一条大路。

    朝廷不得不削减开支,连姒帝的朝服都是姬炆留下的,没钱新做,民间造反造了几波,光是压制这些叛乱几乎耗尽了兵力,导致边境来犯无力应对,如果不是那个冬天突然天降山火阻拦了敌国的军队,姒国恐怕早就消失了。

    我看完这段只能感慨,历史果然由当权者书写。

    姜国所用文字是隶化后的汉字加以改造写就的,通过字形推断,女国的成立至少在汉朝以后。汉朝以前的东西,怎么也应该有些留存,但我翻遍了书阁,只找到了只言片语,还经过了改编,且主角也是女性。

    姜吸取了前朝的种种教训,变本加厉地实施了更为残酷的手段,跟姜的手段相比,姒可能只能称得上是温和。

    搜寻书阁边边角落的稗官野史、人文记载,连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等都是选择性留存,历史上的男性几乎都被抹消或被替换了,三皇五帝亦是女性。

    而李晚镜更甚,他不仅识字,还会写文,谈吐也极富有文化。成亲那日我胡诌了两个话题,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叙事和婚姻制度终将走向终结,尽管是用相当通俗的话讲出来的,但放在这个背景下实属大逆不道,他竟然也能谈论两句。

    我不知道是只有李晚镜如此,还是世家子弟都有这个胆量。但无论如何,这都体现了一点:姜的开国皇帝虽然很懂如何控制男子,但时至今日,有些东西已经逐渐松动了。

    此后又有律法,凡有女子因难产而死,其母父、丈夫均需连坐,贬为奴隶,若是被查出是未定期服用药丸导致的难产,全家长辈都要绞死,这让每个家族都战战兢兢,不得不按时为孩子领药服用。

    另有一些我从未听过的神,譬如幽荧烛照,俱是女性,这些暂且不提。

    所有的男子从一出生,就必须知道,想在世上活下去,就必须依靠女人,幼年依靠母亲,长大依靠妻主,老来依靠女儿。

    无疑,天星门神乎其技的医疗科技对这世间的贡献真是极大的,但是这位名为姬炆的女子和姒族,竟然不惜一切代价在这种封建帝制社会里行出了共产主义之道,不可不谓之为伟人。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一次,她们依然如此,得到药方的第三天,她们制订出律法,要求全国推行。

    据后来推算,第一年在药物上的花费,就占到了当时国库总收入的六成,搞得民不聊生,许多人在饥饿中死去。

    我在书阁里站着读完的这段历史,甚至忘记了找个地方坐下。读完后,外头已是漆黑一片,书阁里点着诸多明灯,我看了看四周,还有许多忙于课业的世家女子未归家,她们在讨论从邻国引入一种耐旱的来种(小麦种子),用于撒遍蛮野之地,增加谷物收成。

    此事常用来警示女子,不可沉于淫欲,不可宠信男子,性能力强大的男子都是祸水,而且道德败坏。

    后期,富国强兵的姒国花费了巨额财力向天星门请求更多改善女子体质之法,以进一步消除因生育负担产生的生理差异。

    此举一出,朝堂动荡,姒国国运已尽,连年天灾,不出十年,在边境虎视眈眈多年的敌军勾结朝中男子攻入皇城,企图颠覆朝纲,眼看女国将灭,姜族带领军队围追堵截,力挽狂澜,反军悉数被杀,一时间皇城中血流成河,往外运尸体的车子都绵延十五日才绝。

    我突然想起在某个小学部,那里面有很多扮作女子的男子,无论哪个揪出来都能认两个字的。

    后来姒族出了一位皇帝,也是姒国最后一位皇帝,她宠爱一位罪妾之家的公子,这公子才华横溢,“天下女子莫能出其右”,却因是男子之身,在姒国对男子的限制下无法施展才华,只能在深宫中当她的床奴,郁郁寡欢,年仅十七便香消玉殒。悲痛之中,她不顾反对,执意推行男子科举,并允许男子从政。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