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2)

    后面的冯扬刚好走过来,也跟着谈亦停下脚步,笑着招了招手:“林神,新年快乐!”

    “也祝你们新年快乐呀!”祝福完,林桐说道:“倒也不必这么客气地让我先走吧?”她指了指门口,眨了眨眼,眼睛里是戏谑的笑意。

    谈亦面容舒展,清亮的眼眸藏着笑意,他道:“女士优先。”

    一旁的冯扬也跟着谈亦笑着附和。

    林桐:“你们俩去干嘛呢?”这么早,现在都还没上早读课呢。

    “去办公室找娜娜聊竞赛的事情。”谈亦回道。

    林桐喔了一声,点点头。她不搞竞赛,对竞赛的事情一点都不了解。

    回到座位上,宋可莹也越过走道过来和她说“新年快乐”。整理桌上的笔记的时候,刚好和身边几个经常在一起讨论题目的同学对视了,又是一场互相祝福“新年快乐”。

    这个新年第一天和平时的学习生活还是不一样的,虽然教室里没有布置什么新年装饰,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没有减少,不会做的题目还是那么多,可“新年”这两个字,一说出口,就莫名带来几分喜气。

    互相祝福的“新年快乐”这四个字,就像仙女的魔法棒,大家都坚信,只要说出口,就一定会成真。

    准备会考

    新年过后,又是日复一日的学习。

    经历了快一个学期的高二生活,所有同学都清楚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上了高中,还过多地期盼假期,那简直就是痴人做梦——还是好好学习,赶紧高考吧!

    但是,在这个学期结束之前,林桐他们还要完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那就是——

    学业水平考试,也叫做会考。

    这个考试说重要是挺重要的,因为会考成绩不仅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而且还会计入高考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是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有的大学录取是会看会考成绩的。

    但是,会考比起高考来,虽然也是一场很正式的考试,但重要性也没有那么大。

    一来是会考的考试难度比较小,考试的题目大部分都是基础题;二来则是虽然说有的大学录取会看会考成绩,但根据历来传统,实际上会考成绩的分量远不及高考成绩,没有老师们说的“会考考不好是会影响考大学的”那么吓人。

    只不过,对学生们来说,他们对会考的了解不需要那么多,只需要记住一点——

    要好好准备会考,争取在每一门学科上拿到“优秀”的成绩。

    每个地方的会考时间有所不同,a市规定的会考时间是在1月初,届时要考高中所学的所有学科,这个所有学科,是指理科生除了要考高考内容的那六门学科外,还要考他们早已经在高一下学期开始“抛弃”的地理、历史和政治,文科生也同样如此。

    所有学生面对会考,都如临大敌——

    这倒不是像平时的月考、联考那样,害怕考试难度大,而是因为里面有三门考试,是他们将近一年没有学过的。

    一年啊,一年!当时记得再牢的知识恐怕也早已经归还给老师了啊!同学们瑟瑟发抖。

    而且,会考考的知识范围,是涵盖每门学科到会考前的所有知识点的。

    不过,学校面对会考,早已经形成了一套多年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那就是,“临时抱佛脚”法。

    什么意思呢?

    既然要求考9门学科,而平时又不可能真的给理科生像安排物理化学生物课程一样安排政史地,如果那样就太浪费时间了,那么就干脆在会考前的那个学期紧急让政治、历史和地理老师在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内给理科生上完所有要考的知识,文科生同理。

    临时抱佛脚嘛,连老师也肯定的极好的考前备战法。

    于是林桐他们在高二上学期断断续续在上政治、历史和地理课程,只不过没到会考前的一个月,这些课程对学生而言,就像一个默认的划水摸鱼时间,他们要么一边听,一边在底下写写其他课程的作业,要么就干脆不听老师上课,自己在下面翻政史地的课本。

    反正时间还早,题目又简单,不着急。

    直到十二月初,谭娜在班会课上很严肃地提起来会考的事情,离会考满打满算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大家似乎才突然想起还有一件这么重要的考试。

    同时,年级组也“紧急动员”起来,具体体现在,办公室开始一波又一波地印刷复习资料,每个理科生的手上都收到了来自政治、历史、地理的各自厚厚一沓的复习资料,简单一翻,里面是密密麻麻、眼花缭乱的知识点,让人看着就头大——

    毕竟是文科课程的考试,记忆性的内容还是占主要部分。

    而文科生呢,人手一份来自物理、化学和生物老师亲切的“题库大礼包”。

    老师们认真叮嘱说,刷完这些题,解决会考肯定不成问题。

    因此,整个十二月份,高二年级都进入了备战会考的复习期,年级特意安排了一个晚自习前的背书时间。

    学生们被要求比平时提前十分钟到教室,晚十分钟上晚自习,这期间空出来的二十分钟,用来专门背诵会考的知识点。

    理科生就直接捧着政史地知识点大礼包大背特背,反正能背多少是多少;文科生也不是没有需要背的知识,物理的公式、化学的元素周期表和相关应用、生物的各种零碎知识点……要背的东西多着呢。

    傍晚的这二十分钟,整个三中校园里,数高二所在的教学楼最热闹,背书声响彻校园,常常能引起其他年级去倒垃圾的同学的注意。

    与此同时,相应课程也猛地增多,一个星期里同学们见到政治、历史和地理老师或物化生老师的面比之前一个月加起来的次数还多。

    老师们在讲台上讲课讲得唾沫横飞、面红耳赤,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高频考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平时要多背知识点,那一本整理好的复习资料,你把它背下来,会考肯定能拿个优秀!听我的,准没错!”

    “大家就把上课时我讲的这些题目掌握好,会考百分之九十的题目你就都会做了,不要担心,题目很简单,你们肯定没问题!”

    林桐特意稍微搁置了语文和英语的背诵任务,把更多的空闲时间挪来背诵政治、历史和地理,

    虽然高一她是认真学习了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可近一年时间过去了,若是有人问起什么政史地的知识点,她绝对是脑袋空空,心中茫然。

    再加上平时一个月都没几节的政史地课程,她多数都和同学们一样胡乱听过去了,属于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她当然明白提早准备的重要性,可人的懒惰的劣根性在这种时候就体现的尤为明显——不到重要关头,这知识点就是不进脑子啊!听课就是会莫名其妙走神啊!她也控制不住啊摔!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