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1/2)

    其实他明白,传闻的源头是什么。

    无非就是有人不想他入阁罢了。

    就像张居正归政,明明是因为改革已有成效,他趁势将朝政还给天子,可民间传闻却是他吃海狗丸吃多了,身体扛不住,只能选择病退。

    最离谱的是,在传闻里,他柳贺常去张居□□上孝敬,这海狗丸便是他呈给张居正的,“二人同服……云云”。

    柳贺:“……”

    京城套路深,他要回下河村。

    张居正对这般传闻自然恼怒到极点,流言可谓粗鄙不堪,却又契合了民间对于阁臣私生活的好奇,又有柳贺这个三元郎掺和进其中,再传个几百年,野史上恐怕真会出现内阁首府张太岳与礼部尚书柳泽远同服海狗丸的传闻。

    对这种传闻,二人却没有什么办法,即便派人去抓,那似乎也是二人为封口而为。

    柳贺任由传闻散播,他心中其实也很生气,单纯放任也不符合他的性格。

    因而过了几日,京中又传,张四维给他爹过寿,他爹耳提面命:“儿啊,你一日不登首辅之位,爹一日不能合眼啊。”

    这个谣言的真实性可比海狗丸强多了,海狗丸冲击性足够强,但真实性一看就不够。

    张四维气得砸了一个花瓶,他爹还在山西老家,如何能对他耳提面命。

    但这谣言一出,京中皆知他张四维想当首辅想疯了。

    因而过了一日,“俊三元巧献海狗丸,张相国喜得美娇娘”的传闻也消散了。

    柳贺感慨道:“这叫不打自招啊。”

    拼的就是一个离谱,反正他柳泽远可以不入阁,但张蒲州却不能不任首辅,情绪已经铺垫到这里了,张居正再杀一个回马枪入阁的话,张四维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张居正面色微冷:“去岁便有人用流言逼我,莫非以为我不会用这一招吗?”

    故而不久后,京城官场都传,柳贺因《育言报》一事得罪李太后,李太后便强令天子不许他入阁。

    师徒对谈

    “泽远,京中传闻连江南都听说了,你却仍能稳坐喝茶,我当真佩服你。”

    柳贺一见来人便笑道:“鸣周兄,我着急又有何用?”

    柳贺若一心盼着入阁,万历七年时也不会乡居一年,眼下朝野中议论纷纷,皆是期盼张居正归政后政局有改。

    说实话,柳贺并不十分乐意搅进浑水之中。

    因而这几日他只在礼部衙门和家两处行走,若无要事,他连内阁也不愿去。

    虽然他心中清楚,阁臣之位靠等是等不到的,但强求也并无意义。

    这几日的传言柳贺也听说了,依他猜测,传言恐怕不假——李太后对自己恐怕相当厌恶,对天子嘱咐几句也并非不可能。

    但传言一出,柳贺却没有使之加剧的意愿。

    此前是靠文官们上疏劝诫天子,李太后才未继续掌权,但当时,《育言报》的确是由李太后派人查封,吴中行也的确是李太后派人所伤。

    那时上疏是为公义,纵然李太后是天子之母,文官们心中也没有一丝惧色。

    但这一回不同,虽传闻说李太后“强令”天子不许柳贺入阁,可传言毕竟是传言,没有确凿的证据,即便为真,李太后针对的也只是柳贺一人,而非公义。

    柳贺若想借文官之势攻讦太后,压迫天子,他的想法就大错特错了,日后他即便入阁,天子每日见他,所想的也是他对李太后的攻击,入阁之初便和天子有了嫌隙,柳贺这阁臣之位必然也坐不稳当。

    所以柳贺只安安静静地什么也不做,闲下来喝喝茶看看《育言报》,倒被他品出了几分滋味。

    “鸣周兄,近日刚到的好茶,是汝迈兄赠我的。”柳贺见黄凤翔走得出了一身汗,便笑道,“也给你倒上一杯。”

    “你这大宗伯亲自倒的茶,我当然要品一品。”

    黄凤翔如今的官职是右中允,隆庆二年进士中,于慎行、王家屏都先他一步为经筵讲官,他对仕途并无争胜之心,倒是在文教一道上颇有心得。

    众翰林如今也在关注着京中动向。

    柳贺离入阁只差临门一脚,可这一步却格外艰难。

    “泽远,我也明白你之不易。”

    旁人只瞧见柳贺一路晋升飞速,入仕不过十年便稳坐礼部尚书之位,甚至有了入阁的资格。

    可在黄凤翔等人看来,柳贺一步步至今,为的都是常人不敢为之事。

    他心中不由道,虽有太后从中作梗,可天子如此举棋不定,倒令人心中失望。

    为何?

    其一,张居正是那般能退让的官员吗?经历过夺情一事,京中谁人不知,若张居正想久据首辅之位,几乎无人可阻拦。

    此时张居正决定归政,细节虽无人知晓,可官员们都猜,必有柳贺在其中劝说。

    朝廷官员中,能够劝动张居正的,也不过那一二人罢了。

    其二,若非《育言报》一事令文官们团结一致,太后又岂会那么轻易地放权给天子?

    柳贺的功劳也无需细说。

    可以说,天子已从柳贺手中收了不少好处,但轮到他回报的时候,他却十分吝啬,何况柳贺不是旁人,天子仍在东宫时,他便是天子的讲官,彼此间情谊可谓十分深重。

    柳贺为官可谓兢兢业业,为人又深得信重,在民间,在官场都颇有声望。

    若天子因柳太后之故断绝了柳贺的入阁之路,黄凤翔也会觉得十分失望。

    柳贺道:“难得有清闲的时候,咱们品茗即可,不谈朝事。”

    “也是,是我失态了。”黄凤翔目露歉意,“我为官虽比泽远早上三年,论稳重却多有不如。”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