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1/1)

    去往地铁站的路上,他垂头沉思,没注意到跟在他身后不远处的黑色轿车。

    地铁进站,他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拿出手机翻看朋友圈。

    顾竹年是个“假人”,偶像包袱很重,这种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真实的一面被外人看见。

    因此,对付顾竹年,最对症的办法就是在众人面前戳破他的虚伪面具。

    但是这又是很难做到的。

    先不说顾竹年的那群追随者,单是“第一印象”这四个字,就足够肖冶下一番苦功夫。

    人很容易先入为主,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普遍看中第一印象的原因。

    要想改变这个,既得循序渐进,又要突如其来。

    埋下质疑的种子,让罪恶的树破土而出,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只有这样对方才没有机会补救提防。

    唯有如此。

    不出意外,顾竹年的朋友圈让肖冶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甚至这一次,暗中涌动着更多火药味。

    如果说之前大部分同学都是看客,顶多言语奚落一番,那么这次他们开始用行动表明对肖冶的厌恶了。

    肖冶走进教室的时候,很多人正聚集在教室前面,明显在讨论什么的样子,却在他进门的瞬间回过头看他,眼神中的鄙夷和嘲讽呼之欲出。

    浓烈外露的敌意很难不让人察觉。

    但是肖冶毫不在意,他依旧坐在靠近后门的角落位置。

    刚放下书包准备拿出课本,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走过来气势汹汹道:“让你坐这了吗?”

    肖冶隐忍着:“不好意思,这有人吗?”

    眼镜男吹胡子瞪眼睛地:“你说呢?”

    迟疑了一下,肖冶还是开口道:“呃…我没看见这里有人,还是说你能看见我看不见的人?”

    那男生先是被问得一噎,然后气愤地指着他鼻子:“你他妈说的什么鬼话?老子说这里有人,你明白吗?赶紧滚一边去!”

    肖冶看着他的手指,心里想了无数种应对方式,最终还是决定让位。

    倒不是怂,只是为了最终的目的,没必要跟这种旁枝末节的人较劲。

    顾竹年惯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拿别人当枪使,这些枪其实什么都不懂,说到底也是可怜人。

    他往左边挪了一个位置。

    眼镜男看着他这么逆来顺受,反而更加变本加厉:“这里也有人,继续滚!”

    肖冶攥着书包:“这位同学,不如你直接告诉我你们究竟有几个人?”

    男生再次被问得一愣,眨了眨眼睛才反应过来:“你他妈哪这么多话?让你挪你就挪!”

    肖冶上下打量他一眼,直接走向最里面靠窗的位置。

    眼镜男还要继续刁难,上课铃响了,他攥着拳头朝肖冶比划一下,然后撇撇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肖冶知道这人就是故意找茬,如果自己反抗正好合了对方的心意。

    他不想和枪演一出好戏给其余枪看。

    没必要因为不痛不痒的事情浪费自己的情绪,完成学业比什么都重要。

    课间的时候,他给祁琰筠发了一条消息:【祁叔叔,您的日程确定了吗?】

    消息发过去他就把手机放在一边,却没想到马上就收到回復:【周五晚上怎么样?】

    肖冶回復:【可以,我定好餐厅了告诉您】

    【好】

    收到回復之后,他顺手打开校园论坛。

    虽然昨天夜里已经看过一次,但是经过一晚上的发酵,谁能猜到事情究竟会发展到什么方向?

    肖冶看着论坛内容发出一声轻笑。

    如今的他再次成为校园论坛里人人喊打喊杀的老鼠,甚至有人发起一个请愿帖,说肖冶败坏校园风气,不仅学术不端,还私生活混乱,这样的人不配占用锦城大学的资源,学校领导应该为学校的声誉考虑而开除他。

    肖冶捏着签字笔的手微微一紧。

    其他的欺凌他都能忍受,但是将他开除这一点,他无法接受。

    学习是他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

    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像他这样的孤儿,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又没什么力气,他很可能会死在通往罗马的路上。

    不能让学校开除他!

    得想办法。

    虽然能猜到背后推波助澜的人是顾竹年,但是没有证据什么都做不了。

    黑进别人的电子产品里窥探对方隐私……

    真要这样做吗?

    《网络安全》是他大一就开始学习的课程,一切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都要在维护网络安全的范围内进行。

    他真的要突破自己的道德约束黑进别人的手机或电脑里吗?

    沉思间下半节课开始,肖冶将思绪放下,认真听课。

    两个小时后,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哄哄嚷嚷地收拾东西,肖冶等他们都离开后才缓缓走出教室。

    餐厅里,他再次接受到无数衝满鄙夷的注目礼。

    当他端着餐盘路过的时候,同学们斜眼看他,唇角挂着讥诮的微笑:“真不知道他怎么还有脸待在这。”

    “锦城大学难道就任由这种劣迹斑斑的学生污染学校的清誉?”

    “就是说,要知道多少大企业就衝着我们的口碑和生源才和学校有人才交流合作呢,要是他这样的人长期在学校,那些大企业还会看中我们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