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49(1/1)

    在这种情况下,什么兵法战策、奇谋妙计都是虚妄,因为根本传达不出去。孔有德也只能硬着头皮,带着亲军不断向前,杀出一条血路。“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混乱拥挤,却又建制散乱的战场中,刀剑这种短兵器往往要比长矛好使,随处都可见拿着刀盾的明清双方士卒交错扭打在一起,“锃锃”的破风劈砍声和哀嚎惨叫夹杂在风雨当中。冯双礼手持长刀,在其中突来驰往,无人可挡,作为李定国本部中军的指挥官,他现在已经找不到自己手下参将们了,仅有身边两三百人亲卫还受控制,其他都交错混杂在整个战场上。纵目望去,双方只有两位统帅的大旗,由于高达两丈有余,能够依稀看见,其余旗号均杂乱无章,难以分辨。冯双礼便只得带着亲卫,不断向李定国大旗处杀去。而李定国却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那小麦色皮肤的面庞上毫无表情,只是勒住战马,在数百亲兵的簇拥下,一步一步向孔有德处逼近。两侧不断遇到的清兵,只是被这股战斗力彪悍的步兵迅速冲开,而后作鸟兽散。李定国速度不快,却几乎没有停留。面对那逐渐靠近的对方主帅大旗,毫不掩饰的说,孔有德害怕了。这位从山海关打到广西桂林的清军宿将,害怕了。刚才自己让人回援左翼时,几乎就是那一瞬,对面的那名年轻统帅连一分钟都没有犹豫,就下达了全军突击的命令!他不怕失败吗?他不怕这是个陷阱吗?他不先试探一下吗?他没有,他毫不怀疑自己的判断!漫长的一刻钟后,两面帅旗迅速碰到了一起。二人麾下亲兵都是骑卒,但风雨加持之下,很难催动战马发起全面冲击,只能在马上交错厮杀,刀剑与盾牌、铠甲刺耳摩擦,刀锋入肉,沉闷低吼,粘稠的血浆被雨水稀释,散入广西的红色泥土,最终交汇流入不远处的小河。双方装备都很精良,一两刀往往难以致命,一些亲卫将士甚至身披十几个伤口,依旧染血拼杀。随着战斗逐渐激化,整个战场上,只要能望见这边的都聚集起来,其他人就算看不见帅旗,但这么多人聚集所在,也必然就是战场核心。在西面山坡上的朱由榔正远远看到这幕,从高处望去,天空上乌云阴暗得可怖,两军将士犹如争夺食物的蚂蚁,互相交织在一起,短兵相接,想尽一切可以用上的办法,刀剑、腿脚、泥石、牙齿……所有人都杀红了眼,几乎半个战场的人员都往这边赶,一眼看去密密麻麻至少两三万人,全都如泥猴般,从远处难以分清。孔有德拿着长刀站在十几名亲卫的盾牌护卫之中,而不远处的李定国正亲自捉刀拼杀在一线。他已经四十五岁了,他曾是矿工出身,由于吃苦耐劳,被明军将领毛文龙看重提拔。“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哪怕当上了参将,也每战比冲锋在前,锐不可当!可从何时开始,自己竟然怕死了呢?大概是等自己兵变之后,带着一万多人投了满清,皇太极出城十里相迎,先是封为都元帅,而后晋升恭顺王。随清军入关,作为地位和那些个满洲贝子贝勒相比也不遑多让的清军大将,扬州、南京、江阴等等城池都有着他的身影,受赏、恩封几乎达到了汉臣极点!可当自己勒马走进无一人生还,遍地横尸的江阴城时,当自己看到桂林城头那杆无所畏惧的龙纛时,看到对面那位年轻得可怕的十万大军统帅时。他害怕了。孔有德张开被雨水浸泡得苍白的嘴唇“撤!”“孔贼要跑!弟兄们快追啊!孔贼要跑!”在这种极端紧张和激烈的短兵相接中,一点点变化便能牵扯整个战局,很快就有眼尖的明军将士发现那孔有德的帅旗下人流涌动,不断往后,在两军将士都一往无前拼杀之时,极为显眼。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那贼厮竟然弃了自己的帅旗!喊声一传十,十传百,片刻间整个焦灼的河谷都在回荡着喊声。对于明军将士而言,这简直是冲锋的号角!所有人都拼命往孔有德大旗那边涌去,孔贼跑了,清军就快完蛋了,可不能让孔贼的首级被别人夺了去!而原本还在苦苦支撑的清军士卒,则陷入迷惘彷徨之中。朱由榔望见这边动静,当即拍板“这边只留下一千人看住火炮阵地,其余全部往中间河谷后面去!切不可放走了孔有德!”郝摇旗当仁不让,冲锋在前,作为号称“闯军第一勇将”的他手持两杆从满洲八旗那缴获的花骨朵,左右挥动,难有一合之敌。大家对于取孔有德的脑袋都充满了兴趣,因为刚刚正在山坡上龙纛下观战的皇帝,让人一起大吼。“取孔有德首级者赏银千两!官升二级!”孔有德在一众亲信护卫下,向东边退去,想和尼堪汇合后借骑兵逃出战场。但周边涌来追杀的明军越来越多,亲卫只能不断分出抵抗,伤亡减员。在风雨中坚持跌跌撞撞,坚持走了两三里路后,只剩下身边四五个人,终于被一条小溪挡住去路。西南地区有很多这种小溪流,平时不过两三尺深,看起来几步就能跨过去,一旦遭遇大雨,水势暴涨,就如同小河般隔断两边。一名会水性的亲卫脱去甲胄,下水试了试,惊喜道“这河只有六尺多深!王爷快快渡河吧!”一众人脱下甲胄,一齐跳下水中,却见那孔有德看着河水有些呆滞。

    “王爷勿怕,我等扶你过河。”两名亲卫携着孔有德一点点涉入水中,然而,随着双脚踩入深水区,脖子没入水中,清澈的河水之中仿佛隐藏着杀机,孔有德居然心生恐惧,不敢再往前行。孔有德是北人,并不会水,但其实在几名亲卫护着下,他是能过去的。可那种对于失控和死亡的害怕却牢牢抓住他的心脏。一次不行, 决战(下)全面击溃孔有德授首的消息很快就席卷了整个战场,在无数明军将士震天欢呼声中,明军的全面反攻很快到来。持续了两个多时辰的风雨逐渐消停了下来,在犹如沼泽般泥泞的河谷与山林之间,开始重新找回建制的明军在李定国之麾下,左右两翼分别包围清军主力。指挥中枢被摧毁成为压倒清军本就绷紧的心弦上,最后一根稻草。从被打击压迫最严重的左翼开始,王复臣率先杀入阵中,在与王夫之麾下的联军配合后,前后夹击清军左翼,将其分割为好几个部分,最终一一吃掉。左翼的清军总兵孙龙当即战死,脑袋和孔有德一般被明军用旗杆挑起示众,更加增加了清军溃散规模。负责左翼指挥的尚可喜倒是比孔有德硬气些,他先是带着本部兵马直插王复臣所在军阵,打算一击制敌,挽回局势,但被王夫之手下的各族联军死死缠住。这些来自彝族、壮族和瑶族的山民对于泥泞复杂的雨后山区,如鱼得水,往往能依靠各种地势掩护阻击清军。虽然他们组织度很差,一旦发生大规模正面冲突,便会一窝蜂作鸟兽散,但与纪律性和装备较好的明军相配合,便能互补起来。一方中途迟滞阻击,一方正面压迫歼灭,没过多久尚可喜的本部人马就成为了左翼清军中仅剩的反抗力量了。李定国让人在高处大喊“降者不杀!放下兵器!降者不杀!”越来越多来不及逃散的清兵干脆丢弃武器,向明军投降。而中军这边,随着郝摇旗、袁宗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双方摆开阵势一顿搏杀,具有两倍人数优势的明军居然不敌,八旗强悍可见一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