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60(1/1)
他只是淡淡抛出了一个问题“敢问金卿,光武复汉,这东汉与西汉算一朝呢,还是两朝?”所有人都愣住了,聪明如他们当然明白这话背后的意义,刘秀建立的东汉,虽然也叫汉朝,但从古到今都是被看做一个新王朝的。东汉有着自己的制度、自己的开国功臣,刘秀庙号“世祖”,而非“世宗”,就足以看出这一点,也就是说,朱由榔就算来日收复中原,重建大明,这个“新大明”也和之前那个大明是两回事了!“朕就是想告诉你们,这大明,不!应该是这天下的脊梁,从来就是你们瞧不起的那些个农夫、矿徒、渔民,大厦将倾,愿意起来扶一把这汉家天下的,正是你们唾弃的这些个揭竿造反的草寇,平素不法的豪强,目无朝廷的海商,他们,是朕北伐中原,恢复社稷的底气!”“朕重用李定国,重用李过、高一功,重用忠贞营、西军,绝不只是权宜之计!若有朝一日,果真北复中原,朕绝不再让流民失所,百姓食草,改革吏治,重建社稷。”“否则若还是这几十上百年来那一套”“这大明扶与不扶,救与不救,有何二异?”众人心中震烁,难以言表,有两名官员干脆起身,脱下官帽,道“陛下既欲废祖宗之法,恕臣等难以相陪,请辞!”“准!”何腾蛟也只得颤颤巍巍的脱下官帽,眼下他在不请辞,怕以后就不是辞职这么简单了。“臣……乞骸骨!”“准!”随后又有七八名原本的东林、复社一派中坚官员激烈请辞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皆准!”-------------------------------------一番君臣交锋,最后的结果是,以何腾蛟为首的十多名官员请辞,朝堂中上层顿时没了四分之一,但朱由榔不仅没有不高兴,而且十分轻松。他早就想和这些人一刀两断了!这大半年来朱由榔思考了许多,结合后世的历史知识,他清晰地明白。明朝灭亡不是个偶然,这个王朝历经三百多年,早就已经积弊重重,行将就木,各种矛盾、争执数不胜数,自己如果想要战胜正在冉冉新兴的满清王朝,就必须和旧时代一刀两断,与那个问题无数的“旧大明”彻底告别,用一种“开国之君”的态度去在废墟之上建立一个“新大明”,就像昔日光武帝刘秀一样,被人看做是开国之君,而非只是兴复之主!但这次事件,也提醒了朱由榔重建锦衣卫,监视内外的决心。仅仅三天后,他就招来了之前长沙起事的雷潜、雷汜兄弟,安排锦衣卫重建事宜。马吉翔由于牵涉到了何腾蛟一事,和章旷一样,被朱由榔打发到海南,当了海南卫都指挥同知。锦衣卫暂时出缺,雷潜资历尚还不足,于是朱由榔先任命他为锦衣卫指挥佥事,代掌锦衣卫,雷汜为镇抚使。而重建 秦良玉刚刚草创,四曹合计也不过六七百人而已,但雷潜很快就找到扩充人手,和发展线人的方向了。那就是走私商,这些从南直、浙江、江西、福建等各地而来的商队,天然就有自己的一套地下关系,是间谍组织最好的突破口。朱由榔给他们拟定了三个主要活动方向,其一是江西,尤其关注金声桓、王得胜的动向,要提前打入两部的中下层当中,以便之后发生变动时,可以为明军夺取江西创造条件。其二是江南,尤其是南京和南京周边,南京城地势形胜,又兼明朝三百年经营,固若金汤,朱由榔可不敢保证自己打到南京城下时,有个李景隆给自己送人头……如果能够像之前的长沙城一样,联系城中抗清力量,趁机开城,便能少去许多麻烦。其三就是山西的姜镶了,如果按照历史进程不变的话,姜镶应该会在后年起事,后世历史上,姜镶反正可以说是清廷受到威胁最大的一次反正事件。因为山西就在北京旁边,宣府大同自古都是北京和北直隶的西面门户,一旦丢失,门户洞开,就有倾覆之危。而且山西战略位置极为险要,就算无法趁机威胁北京,也能就势向西割据西北甘陕地区,与草原、西域相连,获得战马产地和素来悍勇的甘陕兵源。这三个方向都是要提前布下棋子,以备将来的。除了三个主要方向以外,还有一个比较宽泛的任务,便是联系各地抗清武装,施加影响力,比如浙东、江淮、山东、四川都有许多残余的抗清势力,或是之前被打散的农民军、官军,或是不满清廷统治揭竿而起的义民。-------------------------------------四川布政使司,石柱宣慰司昔日戎装飒沓的巾帼英雄,如今已然白发苍苍,卧床多日。
秦良玉今年已经七十了,从当初张献忠入蜀,她不顾年迈,坚持披甲执锐与之对抗,而后身体便越来越差,这两年朝廷局势败坏如斯,身体状况也愈加沉重起来。之前朱由榔颁发北伐大诰,又在潮惠成功伏击清军,未尝没有让这位老英雄重新燃起希望。而当桂北大捷的消息从南面传来,秦良玉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祖母,孩儿在。”秦良玉突然唤来自己两个孙儿,吩咐道“你们两个还年轻,应当是学本事,以待日后报效朝廷的时候,便南下去肇庆,哪怕在教导师中做个小卒也好,多长长见识。”而后转头对文安之道“不知天使意下如何?如此怕是有烦朝廷了。”文安之连忙道“老夫人说的哪里话?马、秦二家为朝廷忠心耿耿,如今族中晚辈愿意护佐陛下,陛下想必也是高兴的。”秦良玉点了点头也不多言,又对另一旁的其它子侄道“翼明,你也不过四十,正该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可不能在这石柱徒耗青春,你带上祚明、佐明,将寨中青壮组织起来,断不能辱没了我石柱白杆兵的威名!”“请姑母放心!”秦翼明、秦佐明、秦祚明都是秦良玉的侄子,三人父亲都分别在与后金和内地平叛的战争中牺牲,是这一辈秦氏中坚力量。接着秦良玉对文安之正色道“还望天使替老身转告陛下,夔州、重庆二府乃川蜀东出险要之地,江山形胜,朝廷想要制衡四川清虏,乃至于日后光复四川,都不得不将此二府牢牢握在手中。”“最好再能将播州府、贵州、云南连成一片,如此,纵使清军从川陕来二十万大军,朝廷也无需分出太多精力应对。”“老身在川东、播州一带稍有薄名,可让翼明等持我旗号,号召聚拢川东各土司,以作朝廷前驱。”附明代四川布政使司地图文安之听到此言,立即站起身来,对秦良玉郑重一礼“多谢老夫人深明大义!”秦良玉和他丈夫马千乘,以及两家兄弟、后人,在川东、贵州地区多次平叛,保境安民几十年,论起威望,可比朱由榔这个远在天边的皇帝强多了,能得到两家的鼎力支持,对于明廷控制川东地区乃至于日后收复整个西南,都将有着巨大帮助。“老身与亡夫历经数朝,为大明效命数十载,受国恩厚矣,应当,只望陛下和朝廷,能够善待川黔西南土司各族百姓啊。”“一定!”朱由榔对于秦良玉的支持当然万分高兴与感激,钦赐封秦良玉为忠国公,这比起历史上封的那个忠贞侯要气派多了,秦良玉将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封为公爵的女性。而且秦良玉让两个孙子进入教导师服役的决定也启发了朱由榔,这种让勋贵子弟参加教导师“预备军官团”的模式完全可以推广。他之前一直比较纠结如何对待明朝的宗藩和勋贵这个庞大利益集团,就算现在处于开创时期,又如何保证以后这些“吃皇粮”的皇亲国戚、世代簪缨不会堕落?教导师就是个好办法,他想学习当年西汉的郎官制度,强迫这些皇亲国戚、开国功臣的后代必须进入教导师服役,一方面能够尽量保证贵族集团不堕落,保持尚武之风,另一方面还能把自己以后的龙子龙孙们也丢进去,与这些未来国家主要军事将领培养感情。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