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91(1/1)
政权稳固程度完全是两种概念。东晋南宋虽然丢了半壁江山,但整个江南地区是没有被破坏的,而朱由榔则不同,几乎整个大明都丢光了,他不是在维持一座旧房子,还是在废墟当中建一座新房子,相当于和朱元璋一样再打一遍天下,并且朱元璋面对的,起码是一个群雄并起,四分五裂的天下,和入主中原近百年,早已腐朽不堪的北元。而自己所面对的,却是铁板一块,正在上升期当中的满清。-------------------------------------李定国勒马在宁都县城前,和一旁的张家玉言语两人一个是南路军招讨使,一个是福建巡抚,本来主要战场应该是福建,但在过去的二十多天却一直在江西赣南。因为就在七日前,驻守赣州的王得仁反正,这次并没有金声桓那般麻烦,城中并没有什么清军反抗力量,迅速完成了城防交接。进入赣州后,李定国竟然长达十几日毫无动作,既没有趁机继续挥师福建,也没有北上赣北,参与北面会战,而只是在赣州北部瑞金、宁都、石城、兴国等地聚集兵力,四万多大军按兵不动。随行的张家玉难以理解,他身为福建巡抚,主要职责就是辅助李定国光复福建,结果其人竟然一直待在赣州毫无动作,如何让他不怒?“李都督!现在江西北面陛下八万大军正陷入困顿,多铎十万雄师从浙直而去,咱们必须要在福建、浙江打出点名堂来给陛下分担压力!”“现在距离出兵已经过了一月有余,为何还在按兵不动?都督莫不是忘记了陛下战前殷殷嘱托了吗?”李定国长叹一声“张抚台说得不错,是时候动了。”原本做好被拒绝准备的张家玉闻言却是愣住了李定国接着解释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之前在下一直不愿动兵,并非怕了博洛或是多尔衮,而是真的不敢。”“不敢?”张家玉皱眉“抚台有没有想过,在这次北边传来谭泰放弃九江,鄱阳湖我军失利之前,你真的能想到多铎往那边去吗?”张家玉张嘴欲言,却又说不出话。“我换句话说,如果我是多铎,大可以不去鄱阳湖,任凭谭泰死守孤城!乃至于城破人亡,而将十万大军直接往南,不过福建,从广信府、赣州北穿过,直扑吉安!”“届时又会如何?”张家玉并非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文官,他是带过兵打过仗的,略一思索,就不禁冷汗背出。如果多铎真的按照李定国所说的做,那么清军就能在明军南北两路之间穿过,直接将兵锋烧到湖广边上!届时湖广东有多铎十万雄师,北有济尔哈朗虎视眈眈,西有豪格大军威逼,拿什么抵挡?而此时明军北路尚在九江攻城,南路军还在福建奋战,远水难救近火……而李定国在赣州的这十几日,就是在等可能到来的多铎!想到此处,张家玉不禁羞愧向李定国告罪“是在下愚昧了,未能体察都督苦心。”“只是,如今之势,我军又当如何行动呢?请都督明示。”李定国连忙谦逊两句,才解释道“江南清军看似二十多万,但过半都是近两年新募丁壮而已,不足为据,真正作为依仗的,不过三支八旗劲旅,一曰多铎镶白旗万余众,二曰南直的勒克德浑正红旗一部,三曰浙闽的博洛正蓝旗一部。”“其中以多铎为最强,眼下多铎屯兵鄱阳,马上就要与陛下大军交锋,已是无暇他顾,博洛虽有万大军,但多为新兵,真正堪战之师,不会超过三万。”“我军正可以经建昌东出,奔袭建宁,吸引博洛,而后北上,从赣浙闽交界之地穿插而出!届时向西可以切断多铎后路,与陛下大军前后夹击,向东可以席卷浙江,与吴王所部呼应!”明代江西全图张家玉衷心佩服“都督大才!”决定一下,南路军四个师四万余人和张家玉手中两万多人重新分配任务,张家玉留在赣州,总摄闽南、赣南防务,警惕博洛趁机突破,李定国则率军北上,直往建昌府。 汉川沉默的对峙开始了鄱阳湖两侧,整个东亚地区最庞大的两个军事集团,开始隔湖对垒。对于明军而言,通过和谭泰的战斗表明,两军之间,尤其是满清八旗以及精锐绿营,和明军还是有相当差距的。故而李过的策略变得稍显保守一点,先稳固鄱阳湖西侧九江、南昌、南康各府,命令袁州府方向的赵印选部迅速拿下宜春,吉安方面的郝摇旗也在加紧发动抗清义军。焦琏部被派驻湖畔的渚溪镇,警惕清军水师登陆多铎这边,也仿佛陷入沉默,谭泰撤出九江后撤往都昌,和叶臣一起防卫鄱阳湖东北地区。从地图上看去,两军势均力敌,分别控制鄱阳湖两侧,以湖中间的江心岛为界,分别控制了湖西北和湖东南。双方都不愿主动登陆,而是不断派出水师骚扰,总计七万多人,超过六百艘战船在广阔长达二百里的湖中交界线上你来我往,巡游袭击。在零星血色交锋中,令人窒息的沉默下,却是暗流涌动的积蓄力量。犹如两名绝世高手般,分别而立,静静等待对方的第一击。
-------------------------------------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自己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这样写道“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其人指出湖广重要战略要冲有三个,襄阳、武昌、荆州。在他看来,如果着眼全天下,那么襄阳在天下之中,北可倾泻中原,南可雄踞江表,东可居高临下进取江南,西可挟制巴蜀,是“天下之腰膂也”,南方政权得到襄阳,才能保住江南,并且有机会图谋北方;北方政权得到襄阳,就可以居高临下,在长江上任何一点攻击江南。而武昌和荆州,则是江汉平原的重要节点与门户,前者可以直接控制长江,是“九省通衢”,而后者卡在湖广北部最重要的腹地咽喉。问题是,现在这三个地方只有一个武昌在明军手里。堵胤锡非常敏锐,在济尔哈朗进驻江北之前,他就趁机连忙派军渡江抢占武昌对面的汉阳、汉口,得到了完整的后世所谓“武汉三镇”后,又拿下了北面沿江的黄州府城黄冈。这才算在长江防线上找到了两个立足点。济尔哈朗的大军来的很快,由于明军秋前开战让清廷措手不及,以至于一部分扩军计划还没有完成,但济尔哈朗手下依旧有超过八万人。尤其是其中镶蓝旗精锐超过八千人,是此战中仅次于多铎镶白旗外参战最多的八旗部队。汉阳西北,是明军江北面对清军最前沿的据点,汉川县城。汉川,位于汉江汇入长江的末尾,是武汉三镇的门户,也是清军要攻取武昌腹地所要攻克的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种指挥风格是天生的守备良将,这也是堵胤锡向高一功建议的原因。“各营都准备好了吗?”李明忠冷冷对一旁将佐道在入驻汉川城后,李明忠首先就遣散驱赶了城中妇孺百姓,让人带他们前往汉阳汉口方向,不要留在城内,又征召三千丁壮协助守城,麾下三个营,一个放置于城外刘家塥,呼应城防,剩下两个营留在城中。而后带着城中将士丁壮在城内外广修壕沟、工事,甚至专门从堵胤锡和高一功那里要来十多门新造元年式火炮,企图重现当初明军在桂林对付孔有德的招数。粮草辎重也提前准备多时,粮食由于从两广方面转运过来(湖广还没有秋收),有些麻烦,只能吃上两三个月,但也足够了,弹药、箭矢之类则十分充足。为了增强守备力量,李明忠还专门从堵胤锡那里多要了两千多支新式火铳,好在粮食转运麻烦,但武备局新建的大冶分厂就在旁边,很快就能调集,甚至还多拉来六门才铸好的新式火炮。当明廷东征江南的决策下了后,大冶武备局分厂的建设迅速加快,规模扩大,大量原本佛山的熟练工匠被调了过来,工部新发下的拨款超过一半都用在这边,这一切都是为了等到战时,明军的武器装备补充不用千里迢迢从佛山转运,而是在大冶就地生产,既可以补充湖广明军,沿江而下,就能运送到江西地界。如此,城中装备二十门新式火炮,新式火铳超过四千支,四面城门全部被砖石堵死,再加上汉川本就是县城,面积不大,二十门炮放上去,竟是能覆盖绝大部分范围,犹如刺猬。围城三日后,清军终于响起震天鼓号,北门方向,一部约五千多人的清军列阵抬着各种简易云梯和攻城器械而来,后面还跟着十来门红衣大炮。很显然,清军还没有发现城中装备了新式火炮。自从桂北之后,清军又新铸了约五十门红衣大炮,济尔哈朗手中便有十五门。清军炮队将官开始指挥炮兵选择炮位,但他们却不知道,此时已经进入了明军火炮有效射程当中,可明军火炮依旧沉默,准备等对方停下。清军炮队终于选择好炮位,开始准备。还没等他们填装弹药,远处城墙“通通通”数声,战斗已然打响,数枚弹丸飞驰而来! 江汉砥柱(上)在这个信息交通极其落后的年代,一方面,前方的战场最新讯息难以及时传导致指挥中枢和其它友邻部队,但另一方面,如果在战场上,对手出现了全新武器,纵使非常重要,但信息差所造成的优势,依旧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比如说,眼下济尔哈朗就还完全不知道明军换装了新式火炮的事情,甚至,桂北战场上所发生的,红衣大炮与新式西方制式火炮之间的巨大差距,对于大多数清军将领而言,都是一无所知的。故而,眼下汉川城头的这二十门新式火炮,将给济尔哈朗留下深刻印象。“砰!”一枚火热的三斤重弹丸越过近两里,以抛物线姿态朝着清军炮队犁了进去,几名挡在直线上的清兵当场变成一蓬血雾,被火热温度与加速度冲散的残肢断臂飞出一丈多远,清军炮队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然付出惨重伤亡。炮兵是一个积累的技术兵种,随着新式火炮的广泛装备,明军炮兵总结出许多战斗经验,比如这种在城墙上固定射击,可以在事前就通过试射校正诸元,记录数据,等战斗打响时,只需要按照之前试射时留下的数据便可以校正射击,准确度能提高数倍。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