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第92节(2/2)
“关总,你们果然在这里。”李俊隔老远就笑着打招呼,又看了许老板一眼,“你们在这里买茶?”
有时候想想,章敏就觉得自己在做梦。睡一觉醒来,女儿还是那个憨吃憨睡,万事不想的傻白甜。
土生土长的李俊自然希望这行为多多益善。
关铎转头看向叶嘉宜的眼眸里就闪着亮光。
而叶东盛是那种对整个经济行业有清晰认知的,他胆大心细,性格稳重,做事有魄力,交际能力也很厉害。
章敏点头:“应该有这方面的原因。她爸爸做生意也很厉害。前些年下岗白手起家,现在他不光把服装卖到全国,甚至已经出口到国外去了。”
叶嘉宜几人起身,正要去银行取钱,就见李俊跟陈达鸣走了过来,后面还跟着满脸不高兴的陈昭月。
大家都知道叶嘉宜下学期大二,也差不多是这个年纪。
中午吃过饭,关铎等人说要休息一下,下午自由活动,让王海三人回去歇着,不用陪着,三人就回去了。
见叶嘉宜真要把这些茶都买下,许老板高兴得合不拢嘴,赶紧安排人到仓库去搬茶叶。
但听到这数字,几人还是很感慨。
这些年她也接触过不少人。
勐海县的经济很大一部分要靠茶叶。叶嘉宜无论是买茶农的茶,还是买茶厂的茶,都是搞活当地经济。
“章阿姨,”他看向章敏,“你这女儿到底是怎么养的?我活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厉害的人物。”
好在这会儿的勐海县城不大,就一条街,走几分钟就到了银行。
赵兴邦朝叶嘉宜竖起了大拇指:“果然你年轻轻轻当老板,我却只能给你打工,不是没有原因的。就你这头脑,一般人都比不上。”
“一年,就一年功夫啊。问题是嘉宜还要上学,还写了那么多部优秀小说,还获得了春雨文学奖。”
李俊去拿车,一行人安步当车,陪着叶嘉宜去银行取钱。
章敏心里诧异,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回答道:“二十一。”
虽然有家里资助,但他头脑灵活、目光精准,擅于把控时机,一年时间就把几万块钱变成了几十万。
“你叫人帮我送到招待所,”叶嘉宜道,“许老板你有没有pos机?有的话直接刷卡。没有我就得去银行取钱。”
尤其是赵兴邦:“嘉宜去年来s市,我是亲眼看着她一点一点把事业做大的。最开始就一家奶茶店,现在发展成s市十家,京城五家,h市三家。”
“我要去茶厂买饼茶,你能不能带我们去一下?”
李俊连声道:“没问题没问题。”
陈达鸣叹了口气,快走两步,跟章敏并排走在一起,问她道:“章阿姨,嘉宜今年多大了?”
“嘉禾房产中介门店有十几家。听何权说,之后还要继续开,开到京城去。现在逐梦文学网也蒸蒸日上,迟早能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网站。”
反正在章敏所接触到的人里,就算他们离婚了,她也得承认叶东盛的能力是顶尖的。
可叶嘉宜跟他一样,第一次来勐海,第一次买茶叶,就能想到这些,只能说叶嘉宜头脑灵活。
有些人虽然也赚了大钱,但很多就是正好遇到好时机,运气好,懵懵懂懂就赚了钱。
“我收了茶农的茶,也不会就这么运回去。我想委托勐海茶厂帮我加工成饼茶,标上他们的商标,打上生产日期。这既便于运输,也更方便出手。”
“叶小姐,什么事?”
至于散茶,明天进村,叶嘉宜也打算五元一公斤收购,许老板这里好歹不用从山里背出来,她便也以这个价收。
路上,赵兴邦不解地问:“你不是买了这么多茶了吗?明天还要去村里买。这还不够,你要去茶厂?”
“那你们稍等,我去开车。”
当初关铎也是花了几年时间把事业做大做强的。
陈达鸣兄妹俩走在最后面。
“我们小生意,没那东西。还得劳烦老板你去取一下钱。”
但陈达鸣这会儿一心一意想借此打压妹妹的心气。
十五元一饼,就算许老板赚了差价,叶嘉宜也愿意要。压价可以,不用太狠。
没想到这会儿李俊又来了。
“李俊你来得正好。”叶嘉宜道,“我正要打电话找你们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听到这话,他看向妹妹,果然就看到陈昭月不屑地撇了撇嘴。
“茶厂的是处理过的饼茶,上面有茶厂的商标和生产日期,更为市场认可;茶农手上的是散茶,没有生产日期和认证,想要再卖出去,难度比较大。”叶嘉宜解释。
陈达鸣倒是见过一个,就是关铎。
“你不要这样讲,我不是那种人。行吧行吧,我也不多赚你的,饼茶十五块钱一饼,有二十七饼;散茶五块钱一公斤,五十六公斤。”
“没事出来逛逛,看到茶叶就买点。”
而女儿叶嘉宜,青出于蓝胜于蓝。她根本没经历过叶东盛当年创业的辛劳、艰难、困苦,举重若轻的就把事业做这么大了。
如果老茶客,或是做生意几十年的人能想到这个,那没什么。
他问章敏:“章阿姨家里是不是也是做生意的?叶嘉宜这生意头脑是有传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