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1)

    &&&&只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么?郑叁隐隐为蔡老大的眼睛担忧。才不过三十来岁眼睛就成了这样,以后可怎么得了。

    蔡老大看了一阵,叹息一声,道:没想到短短数月,江湖上竟然起了这么多变化。

    陆彪道:大哥,是孙大侠寄来的么?你说给我和邢高听听呗,我俩不识字。

    邢高在一旁连连点头。

    蔡老大侧着脸:简而言之,江湖中风起云涌,这是我们卷土重来的最佳时机。楚王重用了一个叫吴起的新人,用变法使楚国的一切日新月异

    邢高:那年轻人会变戏法么?难怪受到楚王赏识呢,咱们要不要学一学

    徐宝跳起来怒拍邢高的腰,喝道:呆子一个,也不知多识几个字,多打听打听国家大事。

    邢高羞愧地低下头去,徐宝问:大哥,变法是什么人啊?这么厉害?没听说过啊。

    蔡老大更忧郁了,灯下的他影子被拉得很长。这是郑叁头一次强烈地感受到蔡老大的忧郁。

    蔡老大在灯下看完了信,长叹一声,又低下头去再次看信。末了,他叹道:最后几个字我实在是看不清楚,明日起来再接着看吧,老在油灯下看东西会弄坏眼睛。

    郑叁也着实担心蔡老大的眼睛,道:你们四个去休息吧,蔡大哥可要好好保护眼睛,明儿个再仔细看信吧,少用油灯还可以省点油钱。

    夜晚,郑叁想着蔡老大说的信上的话。原来是楚国要有大动静了,难怪最近在重新登记耕地呐,也不知此事是好是坏。不过他已经在此地安定下来,也得了第一个年头的收成,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翌日,郑叁在晨光中醒来,自在地穿衣洗漱,今天蔡老大没有来扰他。

    郑叁心情愉悦,打开窗子一看,今天又是好天气呐。

    昨夜里起了风,带了些凉意,空气似乎也变得比以往干燥了一些。秋收过后,秋老虎虽猛,但总是会过去的。这不,天气凉爽了,秋天到了。

    郑叁走出门,楚小哥也从房中出来,打完呵欠,立马精神奕奕。郑叁到院子里逗弄小黄,小黄也很有精神,冲着他摇尾巴。

    楚国四侠从柴房里出来,蔡老大神情十分忧郁。他道:郑兄弟,我恐怕要走了。

    郑叁站起身,有些诧异。他问:你们什么时候动身?

    蔡老大抬头看天,道:就在今日。今日天气凉爽,适合动身。

    郑叁哦了一声,道:你们吃过早饭再走吧,我去做饭,顺便给你们准备路上带的干粮。

    郑叁冲进厨房熬粥,在另一个灶台处开始揉面烙饼。蔡老大可是很能吃的,徐宝邢高和陆彪也吃的不少,他得多给他们烙几个面饼,免得他们路上没吃的。

    吃过早饭,徐宝陆彪和邢高几人将郑叁准备的面饼背着,脸上带着不舍。蔡老大的眼神十分忧郁,郑叁相信他这回是真的忧郁了。离别的时候,怎能不忧郁?

    蔡老大有些依依不舍,他拉住郑叁的手,道:郑老弟,我这一去也不知何时能再见你。但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人不可能永远困在山坳泥土当中,得去寻求自身的一番天地。但愿下回你再见我时,我会是另一番模样。再会!

    郑叁也不知怎的,突然就被这一番话给感动了。楚小哥也在一旁,只是瞪着眼,并没有上前拉开蔡老大的手。他明白蔡老大马上就要走了,以后兴许也不会再见面,这是最后一回。

    郑叁心里头仿佛憋了很多话要说,但最终只说了一句:再会,祝你成功。

    看着几人越走越远,最终只剩下四个点,然后慢慢消失。郑叁沉重的心情突然又恢复了过来。

    这四人走了,每日的伙食费能省下不少。天气凉了,正好省了这些钱,给他和楚小哥一人做两套秋天的衣裳。郑叁这样想想,又觉得开心了不少。日子还要继续过呐。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某人把吴起变法的时间提前了,亲们有木有发现嘞?

    原本故事设定的时间是公元前四百年的样子,吴起变法是公元前三八六年,不过都是楚悼王在位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提前一点也还好了(这是某人的自我安慰,哈哈)。

    这一期的榜单更新任务终于完成了,明天又是新的一期,某人要努力!

    最后,求评论求收藏啊!某人孤单寂寞冷&&&&&&&&&&&&&&&&&&

    &&&&&&&&&&&&&&&&

    ☆、二十回 冬寒抱冰

    农闲时日子过得特别快,转眼间季节便从秋季到了冬季。郑叁拿钱给自己和楚小哥做了两套冬衣,收到冬衣的楚小哥万分欣喜。

    郑叁问:楚卿啊,你今年冬天回家去么?若是回去,现在差不多就得动身了。

    楚卿摇头,说:不了,我的活还没干完,不能随随便便就走,男子汉要讲义气。

    郑叁听了楚卿的话,居然觉着稍稍宽心。他认为楚小哥该回去,毕竟夷陵离郢都不远,楚小哥过年该回家看看父母兄弟。但他私心里觉得两个人有伴一些。

    他是不可能回家去的,不说路途遥远,就是他离开郑国前,也有好几年没回家了。每次回家哥哥嫂子都对他有诸多不满,他后来学乖了,不再回去讨哥嫂的嫌,就一个人孤孤单单地过了。今年若是楚小哥也走了,这屋里就只剩他一个,吃年夜饭得多孤单寂寞。再说,家里又是养猪养鸡养鸭的,他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得要个帮手。

    再过了几日,天气愈发寒冷,郑叁同楚小哥拉着家里的鸡鸭到镇上的酒楼饭店卖掉。这么一群鸡鸭他们是吃不完的,卖了也好挣钱花。年底酒楼饭店生意好,鸡鸭买卖也多,郑叁挣了不少。挣了鸡鸭钱,郑叁又在镇上采买不少年货,统统背在楚小哥身上。

    回去时天下起了小雪,郑叁见了兴高采烈。瑞雪兆丰年,冬日里下了雪,来年才会有好收成。见了雪花,楚小哥也停下脚步,仰望飞雪。郑叁发觉楚小哥头顶上有根鸡毛,忙叫他躬着身,伸手给他弄了下来。

    小丸、小丸!你到哪里去了?

    阿公,我在这儿。

    小丸、小丸!你到哪里去了?

    阿公,我在这儿!

    小丸、小丸!你到哪里去了?

    阿公,我在这儿!!!能不能不要叫我小名了?!

    郑叁回过头去,一个胡子头发都花白了的老者,身边跟着个二十来岁模样清秀的年轻人。老头子郑叁认识,就是他的好邻居,那对羊弹琴的赵乐师。旁边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看样子是他孙子。赵老乐师眼花耳聋,年轻人站在他眼前他却急着要找人,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赵乐师又听不清,简直太可乐了。年轻人急了,拉了他胳膊一把,赵乐师才发觉孙子就在身边,两个人接着在街上走。

    郑叁本想上前打个招呼,不过他觉着这赵乐师估计听不见,也认不得他,想想就算了。郑叁拉了楚小哥一把,道:楚卿,咱们回去了,你还想买什么?

    楚卿很自觉地摇头,说:不用买什么了,只要能吃上郑大哥做的饭就好。

    你是饿了?那我回去给你做饭。

    听了楚小哥的说辞,郑叁整个人飘飘然了。他的厨艺其实也不咋样,不过楚卿这小伙要求低又吃得多,而且他吃啥都觉着香,简直太好养了。

    两人慢悠悠地回家,路上雪越下越大,如鹅毛一般。回到家中,雪还在继续下着。郑叁松了口气,抱起脚边围着他转的小黄,道:终于到家了,幸好回来得早,过会儿雪都要及膝深了。

    楚小哥卸下肩上的年货,郑叁整理了乱糟糟的货物,两人磨刀杀鸡,做了一锅小鸡炖蘑菇,别提有多香。楚国四侠走后,没人跟楚小哥抢东西吃,郑叁觉着楚小哥的吃相斯文了不少,越看越顺眼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郑叁正在砧板上切肉,读书声飘进耳朵。郑叁抬起头来,有些意外。这附近,似乎没有读书人,全是群没有文化的傻叉呀。此时听见读书声,郑叁觉得整个人都清新了起来。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读书声还在继续,郑叁炒好了肉片,又炒了两个素菜,心情不错。

    郑叁炒鸡蛋,楚小哥给灶台填柴火。郑叁问:楚卿啊,你从前上过学吗?

    上过,上了几年。

    怎的?不喜欢上吗?

    楚小哥点点头,说:先生说什么,我总是不大懂。

    郑叁早就猜到是这样,楚小哥读不了书他一点都不奇怪。一是他脑袋构造太简单,二是四肢发达的人一般脑袋都不大好使。现在街上不识字的人多了去了,楚小哥好歹还有一身功夫,总比文不行武也不行的强得多。

    郑叁一共炒了六个菜,到了年底他得好好犒劳自己一番,也顺便犒劳一下楚小哥。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读书声还在继续,这会儿从论语换成了诗经。郑叁和楚小哥将饭菜端进厅堂,小黄在他们脚边转悠,不时旺旺叫上两声。郑叁大方地给了它一碗肉汤泡饭,还给了两个大骨头。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噗!郑叁将喝进嘴里的鸡汤喷了出来。蔡老大深情款款的模样突然出现在脑海。这人念什么不好,非念《将仲子》?

    郑大哥,你怎么了?不舒服么?楚小哥连忙问。

    郑叁摆摆手,道:没事没事,我喝汤喝太快,呛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