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1/1)

    &&&&得的……”

    第二世的小汉王, 有君瑶陪伴, 什么都不必怕。她的皇姐做了皇帝,她无需再负一国重任,做了一闲散富贵的小殿下, 还与君瑶成了亲,二人相守到老, 一生都平安康宁。

    萧缘看着镜中的汉王不时与君瑶撒娇, 要亲亲, 要抱抱,还要摸摸小耳朵。萧缘在镜外也要君瑶亲亲抱抱摸摸小耳朵。

    君瑶依了她几回,后见她每一见镜中汉王要王妃如何,她便也跟着要如何,不由道:“好好看, 不许闹。”

    萧缘起初乖乖听话,不闹了。后见王妃待汉王这样好,又忍不住吃醋:“你只肯摸摸小汉王,不肯摸摸小老虎。”

    小老虎开始闹脾气了,君瑶不由一笑,哄着她道:“因为小汉王是阿缘,方待她好。”

    小老虎不听,板起脸来:“因为小老虎是小汉王,你才待小老虎好,你最喜欢小汉王。”她说完又委屈起来,阿瑶最喜欢那一世的她,没有最喜欢小老虎。

    君瑶最知如何哄好闹脾气的小老虎,沉下脸来,道:“又闹脾气,阿缘是不是不乖了?”

    小阿缘立即就偃旗息鼓了,低声道:“我乖的。”也不敢再闹脾气了,又认真地看起古镜来。

    然而,她看到镜子的小汉王并没有三日一回,她想何时,王妃都会给,她们有时可以连着两日如此,而她除去最初那几回,便再没有过了。心中便更加委屈了,阿瑶最喜欢小汉王,没有最喜欢她。

    小老虎是一只会反思的虎,她想一定是她不如小汉王乖,才会这样,阿瑶喜欢乖乖的阿缘。

    她一面委屈,一面吃醋,一面又想要乖一点,至少要争取阿瑶答应她两日一回。

    “阿缘。”君瑶唤她。

    小老虎回神,望向君瑶。

    君瑶的面色略有些不自然,温声道:“你将时间往后推一推。”

    小老虎一看镜中,正是夜间,汉王与王妃卧于榻上,汉王去解王妃的衣衫。她笨手笨脚的,还十分紧张,口中呆呆地道:“阿瑶不怕,我会的,一定轻轻的。”

    小老虎睁大了眼睛,看得目不转睛,直至君瑶恼了,方忙将画面往后推移。心中却不住地浮现方才镜中,阿瑶衣衫半解,面容微红,却仍强作镇定,安抚小殿下的模样。

    这样的阿瑶,她每三日就能见一回,她躺在榻上,眸中泛着水光,忍耐地咬着下唇,攀着她的肩,在她耳边低低哀求:“阿缘……慢、慢些……”

    那声音柔情似水,娇羞无限,小老虎的心都化了。

    也唯有那时的阿瑶,无法将她一贯的端庄维持,连话语都是那般零碎妩媚,情难自已。

    但亲眼看着阿瑶在她身、下绽放,与透过古镜,观王妃与汉王双修,又是不同的。萧缘满心皆是镜中的君瑶,解开杏黄的里衣,肌肤半隐半现……

    “阿缘。”耳边响起君瑶的轻唤。

    小老虎做贼心虚,立即坐正了,乖乖望向君瑶。

    君瑶弯了弯唇角,道:“不许胡思乱想。”

    小老虎的脸颊立即红透了,眼中也满是慌乱,目光望到别处,不敢再看君瑶,心虚地点点头。

    她方才将画面推得太过,镜中已是汉王老去,卧在病榻上,握着王妃的手,要她别来寻她。

    王妃答应了下来,却在汉王闭目离去后,在她的耳畔,温柔诉说:“殿下,你忘了,这已是我们的第二世了。”她怎会不去寻她,她怎能答应就此与她各自天涯。

    小老虎旖旎的心境顿时化为满腔酸楚,她全部记起来了,自然也知,阿瑶之后一世世寻她,吃了多少苦,伤了多少心。

    镜中的汉王又到了地府,这回她没有立即看到接引亡魂的黑无常,倒是见了一胡子花白的老爷爷。那时她不知这老爷爷是何人,眼下却一眼认出,这便是偷她果子的老爷爷。

    太上老君一见她,便说明了来意。

    为的是君瑶逆转时光一事而来。

    改一人生死便是逆天改命,要受天谴之罚,君瑶以古镜逆转时光,改的又岂是一人之命,是世间、地府二界全部人、鬼、妖、兽之命。

    如此大罪,怎能饶恕?

    直至今日,方有人前来问罪,是因君瑶运道极好。

    她逆转时光之时,天庭上至玉帝下到诸仙家的小仙童,都往西天,听如来讲经去了。如来讲经,一讲便是八八六十四日。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

    等讲完了经,众仙回到天庭,人间已过去六十四年。

    玉帝大怒,正要遣人去将那胆大包天的桃花妖拿下,却惊觉,那汉王正在凡间疯狂行善。行善倒也罢了,加的是她自己的功德,她虽每行一善,便在心中喋喋不休地与上苍祝祷,要将功德让与君瑶,但功德是何等大事,皆是正经记在功过簿上的,哪里是她说让便能让的。

    棘手的是,她不止行善,还要立生祠。生祠与寺庙、道观一般,皆是有灵之物,百姓所供之香火,皆能增添功德。

    汉王一生努力,给王妃所立生祠遍布天下,且她又不断行善,每行一善,造福一方,百姓皆感怀她的好处。受她恩德的,自是诚心上香,为王妃祝祷;未受她恩德的,则日日盼汉王有朝一日能瞧见他的难处,施以援手,只有更加诚心的。

    多年下来,积下的香火,几乎能将王妃直接供成神仙。

    这便不好办了,这桃花妖有过,当罚之,可要罚,她这罪过,唯有一死,魂飞魄散可抵,但魂飞魄散了,那些香火又如何处置?随意散了了事?

    天庭为此,一时争论不休。

    西王母仁慈心软,主张功过相抵便罢,不赏也不罚。东王公则以为,功是功,过是过,不可混为一谈。

    天庭中一半赞同西王母,以为不必多添杀戮;一半则以为东王公之言有理,倘若事事功过相抵,怕是有失公允。

    众仙争论颇凶,将此事演变成西王母与东王公的颜面之争。而东王公一派竟又渐渐占据上风,气得西王母扬言,蟠桃盛会从今往后,再无东王公一席之地。

    东王公见此,只得稍稍退让,最后老君出来和了回稀泥。

    “桃花妖虽积功德甚厚,但要抵消她所犯之罪,又有不及。但那汉王,每行一善,皆在心中祝祷,要将功德让与桃花妖,不如便去问一问她此言是否当真,倘若是真,二人功德加起来,就差不多可抵过了。”

    此言甚善,西王母满意,东王公也勉强答应。

    众仙家这一争论,又争了七八日,凡间又过去七八年。那小汉王已过世了。

    此策既是太上老君提出,天庭便派遣老君下了回凡,去问那小汉王。

    老君将事由从头到尾与汉王说了一遍。汉王呆住了,连想都未想,便道:“这些功德自是全与王妃的。”她怕极了王妃受罚,忙恳请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