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1)

    &&&&  张黎午休的时候照常和刘洋在一起,两个人也偶尔会说点题外话,生活上的些微琐事,有趣的见闻,也会发发牢骚,讲一些废话。

    剥去了针锋相对的光环,他们也就淹没在莘莘学子中,和所有普通的应届高考生一样。

    如果一切顺利,他们本该在高考结束的时候碰见,相互过问成绩,忧虑又充满希望的谈论未来,然后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等待着未长成的情愫慢慢破土而出。

    也许会彼此相爱也说不定。

    毕竟都没有犯下十恶不赦的大错,也没有留下什么再见既会泪流满面的伤痕,甚至没有明确自己心意,只是如果失去联系从此陌生,就会非常的失落。

    一个人从小到大有过无数的愿望,长大一岁,愿望就会稍稍的复杂一点,最后变成难以追逐,割舍的东西。

    刘洋在成绩出来后鼓起勇气给之前的班主任打电话,他的口气踟蹰,扯了半天的闲话才问到正题:“您知道张黎,对,年级第一那个,他考的怎么样,报了哪一所大学?”

    班主任显然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哎呀一声:“张黎呀,他没有参加高考啊?”

    “什么?”刘洋愣在原地,拿着电话的手用力的贴近耳朵:“没有参加高考是什么意思。”

    班主任很可惜:“听说是家里出了事,给学校打了个电话,之后就联系不到人了,你们要是联系上了可以给我打个电话。”

    电话那头又叮嘱了几句才挂,刘洋沉默着,听着电话里的笃笃声心烦意乱。

    分离的突然,毫无预兆,年少时总是对意外措手不及,即使心里挂念,寻找无果之后只能踏上正轨。

    一个人穷极一生寻找另一个人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执念,除了童话里背负着宿命的王子和勇者,世界上毕竟凡人最多,何况少不更事容易忘怀,何况天下之大,我并非非你不可。

    此一别便是多年。

    一别多年,往往是指时间过去很久之后,久到足够一个人积累沉淀,开始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为了某些目的奋斗打拼,大部分人无可奈何但求糊口,少部分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前进,越是坚定的人,越不容易不快乐。

    刘洋站在画廊中对自己的画作侃侃而谈,他的面前围着一圈观众,蛤白的灯光下,青年气质斯文,彬彬有礼。

    “刘先生,我听说这次的画展是有题目的,为什么临时取消了呢?这风险可不小。”问话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士,声音明亮,目光锋锐。

    刘洋笑笑:“临时决定的确太仓促,但对于这次的画展来说无题是最合适的,对此大家应该都有感觉,而且这也是我们共同商量的结果。”

    他眨眨眼,有些促狭:“不然即使我再胡搅蛮缠也不能逼着参展的六位大师取消展会题目吧。”

    女士被逗笑了,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了几句话,然后撕下来递给刘洋:“刘先生,约一个专访吧。”

    刘洋看了一眼,笑着回答:“八月底吧,近期我要出去采采风,走的比较远。”

    女士道:“好,到时候我们会联系刘先生的工作室。”

    女士满意的离开,刘洋把写着私人电话的纸条揣在口袋里,并没有要联系的打算。

    李航在前几天打了好几个电话过来,要不是实在走不开,他现在应该已经在画展上了,还要对着他的画评头论足一番,顺便长吁短叹,像刘洋这样不知风花雪月的俗物也做起艺术家了。

    刘洋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随随便便报的兴趣班,会成为自己的职业,他素来少有能够坚持的东西,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衣冠楚楚言辞克制的一天。

    他答应要为一部动画电影画一些原画,导演和他是朋友,在电影还在筹备阶段就拜托过他,但片子命途多舛,众筹三次,拍拍停停,最惨的时候分镜的画手都是编剧兼职的,好在一直坚持下来,到现在竟然也搞得有模有样的。

    答应别人的事不好悔改,刘洋也是真的很喜欢那部动画电影,他和导演约了交稿时间,画展结束后就下乡采风去了。

    这次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度假山庄,以原生态出名,听说有大片的果树,有十里荷塘,有新鲜无公害的蔬菜,有散养的家禽,风景很美,民风淳朴。

    从H市飞G市,在机场上车,滴滴到了x镇,转一趟大巴就到度假村。

    路程稍稍有些远,出了市区后,房屋渐渐低矮,树木开始多了起来,从x镇上车后沿着一条柏油路绕过巍巍青山,慢慢爬高,再悠悠然的转下山脚。

    时间是傍晚的七点,金乌西坠,染红云霞,暖橙的光线铺铺洒洒,夜幕低垂,天空在朦胧的蓝灰色中渗透出空灵感,又像是吃饱喝足之后的闭目小憩。

    车里有旅客,也有归家的山民,带着卷儿的流利普通话和吵吵闹闹的方言混在一起,旅人们衣着新潮光鲜,吃着巧克力,兴奋的交谈沿路所见,山民们大多在交流生活琐事,偶尔操着怪怪的普通话回答旅人的疑惑。

    明明周围的声音七嘴八舌,但在陌生的环境里,这种适度的喧闹让人满足。

    刘洋慢慢放松起来。

    下了车,因为看起来没有打算,一幅茫然无知的样子,同车的山民好心告诉他沿着主干道走,能看到营业的旅社,当然也可能碰到纳凉的村民邀请他住民宿,二者皆可,民宿的话与村民之间的交流更多一些,如果喜欢安静可以住旅社,或者单独租一个院子。

    刘洋很高兴的道谢,说实话他懒散惯了,不太做安排,所以目前的确没有落脚点。

    顺着大路走,严格说是一条两牛并行的石板路,走上去会发出塔塔的声响,行李箱的声音则更大一些,沿途有花,有树,房屋稍远,能听到更远些的地方有潺潺的流水声。

    狗吠,鸡鸣,灯光葳蕤,三三两两的行人,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

    刘洋站在树下,蚊声嗡嗡,他看着不远处的路灯,路灯下站着个男人,他点着了一支烟,灯光把他瘦削的影子拉长,从他发白的回力鞋往上。

    军绿色工装裤,紧身的白背心,剪的短短的头发,清隽的眉眼,唇边有一颗淡色的小痣。

    第12章 第十二章

    他抽烟的速度很快,一口接一口,好似赶时间。

    刘洋拖着行李箱,脚步没有停,他的心跳有些不同寻常,惊惑,诧异,焦躁。

    他的眼神发直,动作僵硬,几乎同手同脚的朝着那个方向走。

    走近了,更近了。

    是他,没有看错。

    刘洋猛然停下,行李箱发出的噪音惊动了路灯下的人,他掐灭烟,抬起头,那是刘洋很熟悉的相貌,很熟悉的表情。

    七年之前,他的眉毛很淡,眼神明亮,轮廓清瘦,书生气的样子很安静,很乖。

    在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