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1/1)

    &&&&路,不是激进,也不是保守,而是踏踏实实的先解决了民生再说其他的。江关县自古缺水,水是人们的第一生命,所以,不管有着多么大的理想,都应该踏踏实实迈出第一步。

    所以,赵建国带着班子,先考察了江关县周边现状,接着把班子拆开,分到各乡镇,开始了他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给老百姓解决吃水问题。所以,修麻池(土话:修蓄水池),挖深井这是江关县新领导班子做的第一份工作。

    赵建国承包了这里最最贫瘠的小山头村。这里自有人类居住开始,就要每天走十几里地,去山凹里的一个低洼处汲水。遇到旱天,那山凹的地井就会干涸。村里人就靠着家家都有的蓄水井里接的雨水用。赵建国他们找了省城的技术员,在村里村外里测量了一个月,终于在村里找到了一个点。在确定有水之后,赵建国就再也没下过山,县委有事儿也是在村里就地解决。这个年代,这老区的领导都这样,不是单单一个赵建国。

    小山头的太阳,似乎要比万林市的太阳毒辣些。赵学军好不容易摆脱了参观团,跟着大婶的小娃走到了村边的一个平整地,那边远远地他就能看到挖井架子,他用手遮挡着日头,看着那边,有多久没见过爸爸了,他却能从那群人里,一眼就认出他来。虽然他穿的很破旧的衣衫,虽然他灰头土脸像个老农一样蹲在那里,向井地观望。赵学军仍能认出那个属于父亲的脊梁,他大叫了一声:“爸!”

    赵建国站来,侧头看着,接着大笑着跟别人介绍:“这是俺的三儿,最小的娃。”说完,他跑过来,走到儿子面前蹲下,亲昵的看着他:“不该叫你来,受罪了,受罪了。”说完,他抬起手,摸摸儿子的脑袋又问:“胸口闷不闷?”

    赵学军泪如雨下,连连摇头后,搂住自己的爸爸说:“爸,要不,别干了,回家吧,我养你。”他心疼的不行了,自己的爸爸,现在那是胡子拉碴,瘦了三圈,老了十岁。他发过誓,这辈子要父亲享福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

    “臭小子,说什么呢,就要出水了,你爸我啊,这辈子……就是个没出息的,享福就憋死了。”赵建国抱起儿子使劲搂搂又放下。那边的山娃哄堂大笑,表示不屑。他们父子走着,赵建国唠叨着:“来了这里,才觉得,这辈子活的不值,亏着这里的百姓呢,你说爸爸,一个月拿着好几十块钱,大米白面吃着,每天还抱怨呢,以前也受过罪,觉得自己该享福的。哎……错了,都错了……”

    走到井边,赵建国把儿子放下,指指那口深井说:“儿子,这是爸爸的井。”他说完,跟那些乡亲介绍自己的娃,介绍了一圈后,他就又蹲回井口原地不动了。

    赵学军乖乖的坐在一边的石磨盘上,看自己老爹,没一会,赵学文他们颠颠的跑了回来。他们已经在这附近玩了一会,也感慨了一会了。看到赵学军,他们便很兴奋的过来七嘴八舌的说了一大堆话,说完,拉着他就跑。大概的意思就是,在村口那边,有个惊奇的地儿,赵学军一定猜不出,那是什么地儿。

    第21章

    赵学军被王希拖着小跑着走,他们越跑越快,赵学文他们很快被甩到后面。

    穿越过几孔村子边边的窑洞,惊跑几只在路边自由觅食的公鸡土狗,顺着一条越来越顺畅的土路,他们来到一间看来很像庙宇的青砖小建筑前停下。土地庙?财神庙?这是一间什么庙?大肆修建庙宇的时代还没来临吧?不该有的吧?赵学军纳闷的看王希,这人竟然对这个有兴趣 ?

    青砖屋被护理的很好,屋前的这条土路,也是全村最最平整的。扛着锄头的村民,不时的路过这里,看到哪里突出来或者凹下去,他就会停下来,走过去顺手给归拢,归拢。

    王希牵着赵学军的手,带着他一起来到庙门口,突然一声大叫:“好多死人啊!!!”他喊完,猛的推开门,将赵学军甩了进去,又立刻从外面关了门,把门闩拉的死死的在门口哈哈大笑。

    站在庙里赵学军呆呆的看着。这是一间灵堂,灵堂的正中是梯田一样的石台子。台子上一层一层的摆着牌位,那牌位有一二十层,每层都有十多个。最上面那层牌位顶头有一块匾额,匾额上写着三个大字“忠烈祠”。

    过了一会,庙门再次被推开,赵建国领着王希的耳朵走了进来说:“这是小山头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光荣的烈士!”王希吐下舌头低下头。看样子,并不在意。

    “你老子对你担心极了,在山上施工点炮眼,都点的心烦意乱。王希,你是来受教育的!”要不是这是王路的儿子,赵建国早脱了皮带抽了。

    王希毫不在意的撇嘴,小声嘀咕:“我爸就是个死脑筋。”

    赵建国叹息了下说:“不止小山头子村,你们知道吗,自从我来到江关县,考察了很多村子,这些村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穷,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里每个村子都有忠烈祠。小山头以前还有个名字,你们猜猜叫什么?”赵建国扭头看着走进来的赵学文他们。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却立刻对着神色不善的赵建国,一起摇摇头表示发生什么事儿,都跟自己没关系。

    “寡妇村!寡妇村!小山头村在解放那天,全村没有一个十三岁以上的男丁?”

    赵建国说完,用袖子擦擦其中的一个歪了的牌位,小心翼翼的帮着扶正:“昔日,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话本上其实多有故事是虚构的,可是虚构背后,它必须有参照的东西。咱山西人,打很久远的古代,那就刚烈忠义!这就是我跟王路把你们从城里接来的原因。做人,不能忘本。这杨家将也是山西人啊。”

    赵建国说完,再找王希,可是王希早就走出门,不知去向。

    沿着小山头村的小路,赵学军找了很久,才在一个向阳的山坡上找到王希,他躺在那里,嘴巴里叼着一根稻草,看样子还在赌气。赵学军坐到他身边,王希立刻炸毛了:“想干啥?”

    “我来看你哭。”赵学军的语气带着调侃。

    “滚蛋!你才哭!”王希身上看不到的毛都根根竖起。

    “你恨你爸?”赵学军问他。

    大概是说到点子上了,王希哼了一声,又躺下了,他躺了一会,赵学军就陪着一直坐,也不说话。赵学军记得,自己在这个年纪,曾和王希一模一样。说白了,这个就是一种孩子气的想被父亲注意的小手段。可是,自己又算老几,跟他来一篇令人悍然泪下的革命说教?没用!成长都是刹那的,一下子摔了,流血了,那就长大了。

    “我爸……哼,对了还有你爸,都是死脑筋,你看现在谁还玩这套……愁死我了。啊!”王希猛的大叫了一声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