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一 在非洲(1/1)

    后记一 · 在非洲

    今天是回国前的最后一天,七点多自然醒,房间里暗暗的。文快写完了,在床上提前码这篇后记,窗帘外是突尼斯城茂盛的橘子树和银灰色的天空,没有太阳。

    S国住了半年的房间采光很好,如果窗帘没拉紧,清晨的阳光就会透过芭蕉树和窗纱渗入蚊帐,闹铃还没响就醒了。实习的后期是秋天,大西洋的海风变得很凉,早上开窗会冷,但是比国内的温度舒服得多。

    今年吃了半年西瓜,被蚊子咬了半年,又穿了半年裙子,离开S国有些不舍。起初在学校申请这个岗位,拿到Offer才和家里说,家长商量后同意了,没有告诉祖父母我要去西非,而说是北非摩洛哥,因为那边条件好一些。心里还是感动的,不是每个父母都同意让孩子去落后贫穷的地方工作。

    在那边碰到了学长,有次喝下午茶时我们谈到了毕业典礼的学生代表,是一个通过统考进入巴黎高师钻研学术的女生,学长说,羡慕这种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我也羡慕她,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对未来很茫然。

    于是有了书中沈铨心里的那句话:一个人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是很幸运的事情。

    陆冉是幸运的,她有梦想,有条件追求梦想。

    沈铨也是幸运的,渡过几年的迷茫期,他建立了自己的小星球。

    十月初断网四天,无聊中开始写这篇文,没想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手速。它贴近生活,很多情节都不需要太思考,写起来得心应手。文里涉及了很多法国和非洲的文化,也提到了《小王子》这本书。书里的猴面包树代指雜念,玫瑰花则是爱情,我做了一个含义上的改变:视它作博爱,fraternité。

    沈铨学会了和他的猴面包树和平相处。长期浸淫于商场和金钱使他变得冷淡,但他学会了把他讨厌、和他密不可分的环境转化为工具,栽培他的玫瑰花。

    如果没有猴面包树,就凸显不出玫瑰花的可贵。

    如果星球上只有玫瑰花,不免沦为一个乌托邦的梦。

    在写文期间我经常思考过去和未来,我其实花了很长时间去认识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就算我做过几段实习,去过很多地方,还是模模糊糊。

    从小当别人要求我做选择时,我的回答都是还好、随便,是真的无所谓。我很少明确地喜爱某个东西,然而很奇怪,有时候轻轻扫一眼,就知道那是自己喜欢的,会不计代价去落实。写小说是这样,这个实习也是这样。去年看到招聘,心念一动,就想去,所以课程结束后申请了今年下半年的岗位。

    有时候做决定很轻率,也很容易满足。

    仅仅因为驻地门口长着一棵猴面包树,我就可以一直高兴。

    我喜欢在S国的感觉,每次坐车从使馆回驻地,看到夕阳下金光粼粼的大海,就会莫名感到这样的生活很自由。同样,和朋友们开车去三角洲,一路往南,在荒原上见到许多高大粗犷的面包树,会发自内心地感动。在实习中我遇到了一些人,他们是多个角色的原型,这些人对我的意义,就是让我在将来面对工作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困难、人情冷漠时,知道世界上仍有他们那样美好的人存在,有那种和谐的工作关系存在,从而能保持期待。

    出于喜欢,做事会很有主观能动性,这是在以前的实习中没有感受过的。

    于是我把陆冉写得也很有动力,她是一个有元气的女孩子,原生家庭情感上的富养给了她巨大的勇气和坚定乐观的心态。沈先生是我按照理想男主性格来塑造的形象,他外冷内热,温柔礼貌,包车游览动物园能想到给排队的游客买水,钓到海龟能拿出随身不离的酒刀为它摘藤壶。我爱他出淤泥而不染的善良和一腔孤勇,无论经历了多少冷漠黑暗,他都能善待这个世界。

    善良勇敢是我对人物形象的最高评价,我宁愿相信社会上遲早会存在足够多的像沈铨一样具有奉献精神、像陆冉一样热爱这个世界的人。

    小说的成功之处之一,是带给读者和作者本人前进的动力,倘若这篇文能带给大家积极向上的心情,作者就很高兴了。

    愿还没有找到目标的我,能像这两位学习,即使找不到自己的沈先生,也能像陆秘一样勇往直前。

    愿看文的小天使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玫瑰花种子,都能像狮子一样执着地栽培,等它开花。

    文中的国庆招待会、S国边境的石圈文化遗产、企业遭遇抢劫、河流组织商谈融资、经贸博览会、去三角洲度假、两国基础设施工作组会议,都是在我在工作期间真实发生并了解、体验的事,为了小说效果做了很大改动,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使馆里懒洋洋的大陆龟是真的,玛内这个人物的原型是我驻地的保安,他是一个聪明、善良、勤劳、负责的沃洛夫族黑人青年,也许能继承他叔叔的保安公司。

    至于阿尔马蒂别墅,沈铨和陆冉的家,就是我在海边的驻地,院子里生长着一棵高大的凤凰木,雨季开花时辉煌灿烂,陆冉就是从上面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扑进沈先生怀中的。

    当初来时,门口歪脖子的猴面包树光秃秃的,如今离开,它已经硕果累累,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来这个国家。

    这篇文可以算作小说版的毕业实习报告了,若干年后回想起我在S国度过的23岁生日,心里会很温暖。

    Au   revoir,lAfrique.

    镜子

    9:00AM,2019/12/18

    北非,突尼斯城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