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1/2)

    “什么事?”

    玄风迟疑了许久,低声道:“那天,如果万一......我是说万一,请你务必护皇上周全......我的意思是,君莫问心思缜密阴险狡诈,万一......”玄风重重的叹了口气,“总之,无论发生任何事,哪怕舍出这条命你也要保护好皇上。”

    飞云冷哼道:“你在质疑我的忠诚?”

    “不,不是这个意思。我只说万一......”

    “那你呢?”

    玄风坚定道:“皇上若有任何闪失,我愿以死谢罪!”

    飞云白了他一眼,未在理会他突然间的多愁善感。从笼子里取出信鸽,把早已写好的纸条塞到了竹筒里,打开门放它飞了出去。没人看见,他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既然席已布下,那便请君入瓮吧!君莫问冷笑的看那三道已被封存了数月的国书。手上这第四道,三日前刚刚送来。

    相依为命数载,他已经把廖真摸的透透的了,他会做什么,他会说什么,甚至他心里想什么都能猜的八九不离十!

    一为感谢天都为治疫伸出援手,二为感谢天都神医妙手回□□到病除,三为议题两国永世修好,四为提前恭祝君莫问荣登帝位!

    君莫问提笔回函:愿两国永世修好,互不侵犯,共创繁荣盛世,并特此邀请中都皇帝陛下五月初一亲自光临登基大典,如此等等。

    君莫问的国书和飞云的密函几乎同时收到,自认为已经掌控全局的廖真又怎能不上套。天都这一朝,他是必定要亲自走一趟的。

    只是这一局,到底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第七十七章

    廖真十二岁入宫前曾随曹阁游历天下,这远在北方天际的乌恒国他自然也曾有过拜访。只是那时他还小,只依稀记得这里地狭人稠,土地贫瘠,一年中又有半数时间被寒冬笼罩,以至物产匮乏,百姓贫苦。与那四季分明资源丰富的中都简直没有任何可比性。

    可眼下的所见的景象却与十几年前大不相同,自山海卫入境,越往北走人丁越是兴旺。想来那乌恒老儿提倡多生多育也是有些道理的。不过这种兴旺也非全部出于人口数量,而是温饱。

    君莫问早已安排官员前去迎接并一路随行,这一路看下来加之官员的讲解廖真所见所闻又岂是震惊二字可形容的。

    百姓穿着华丽,食物充足,房舍良好,棚户之中牛羊甚多,昔日破败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要知道,扶余退军之时乌恒半壁江山已成焦土。君莫问仅仅上位半年多而已,又是如何让这里翻天覆地的?想来也是少不了从那两州府地搜刮走的金银物资等等的功劳。即便如此,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这片废墟般的国土焕然一新,也非常人所能及的。

    他没想到一个国家可以发展的这么快,快到什么程度,中都的发展是按年算,而这里,是按天算的。

    从县到郡再到州府,无论什么地方,眼前所见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的工作着,脚步匆匆,行色匆匆,买个菜都跟打架似的着急。与中都百姓的随性懒散的状态完全不同,这里就连孩子也甚少有时间嬉笑打闹,他们的眼睛都盯在手中的书本上,甚至在走路的时候。

    给廖真的感觉,这整个国家似乎都在及其高速的运转着。

    再看城防守备的官兵,更是让人为之叹惊,训练有素,部署严密,整齐划一到随便拉出一支队伍都不比宫里的禁卫军差。更别说他们手中的各种各样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先进兵器了。

    用那位官员的话说:我天都从不曾要求适龄孩童必须读书,只不过孩子若是读书,官府会发放赏银,读的越多越好,赏的越多,而且还管饭,所以每个家庭都会自愿的把孩子送去了学堂习文认字。

    官府也从不曾徭役百姓必须劳作,只不过我们国厂的薪资都是按时辰计算的,待遇极高,为了多赚银子,百姓自然不愿散漫皆是分秒必争行色匆匆。

    天都也根本不会有贪官的存在,因为朝廷推出高薪养廉的政策,官员一旦被认命,俸禄待遇之高足够富足安康,不但如此,年节庆典发放的材米油盐绫罗绸缎等等更是不计其数,偶尔生了病朝廷都给报销药费诊费,就连卸甲归田后也有养老俸禄可拿,根本不必担心老无所依。所以,没有人会为了区区一点银子而丢掉一辈子的铁饭碗,毕竟,再多的银子,几个月也赚到了。而与之相对的却是让人求死不能的十大酷刑!孰重孰轻是个人都拎的清。

    不过眼前这种忙碌仅限于白天,若是到了晚上天都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万民皆休,灯红酒绿。因为每日都有收入,百姓花钱从不计较。如此便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工作高效,产量极高,百姓衣食无忧,资金充分流动。

    那官员无比自豪的说道:我们这位皇帝陛下时至今日也不曾上过一次早朝,可却总能对国家大事作出最正确的决断,想出最新奇的点子。采石开矿,增加国有资源,开发旅游景点,吸引各国游客。又能发明出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东西,随时随地可取明火的火柴,透明犹如水晶造价又十分低廉的玻璃,可调节明暗亮度的煤油灯,温暖到连冬日里都可播种植物的暖棚,甚至是官兵手中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兵器......如此一类数不胜数。

    “天都所产之物皆是利国利民的好物,且价格低廉,皇帝陛下若有兴趣,不妨引进一些回去,若有意商洽,下官愿为其做更详尽介绍。”说来说去这么多,最后这一句才是重点吧?

    廖真心道:不愧是君莫问教出来的人,和他一样商人本性!

    被迫听了一路的推销,廖真都快被人洗脑了,来这里的真正目的都给忘的差不多了。不过那官员也非妄自夸大,短短几个月就能让这昔日贫穷的乌恒国翻天覆地,不得不说他君莫问有些真本事。而且他的商人本性也的确在强国富民的路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廖真第一次知道,还能用这种方法来管理一个国家。重商重农重兵之下又不忘娱乐,劳逸结合之下的确更有利于统治民心。

    全国上下八十六家国有工厂,山海卫两军对峙之时便已悄然建成,难怪他当日出兵而不打,受辱而不攻,一心只要钱。

    再看这奔庆新而去的官路上,各国使节,富豪商贾,往来镖局,押货官兵。他在生产的同时就已经打通了各国的交易货路了,那些高效生产出来的新奇货物以最快的速度出口至周边各国,以换来大批金银物资充斥国库。只怕用不了多久,这天都就会变成这一方大陆上最为富有的国家了。

    “不知皇上这一路看下来有何感想?”

    晋王的一句话打断了廖真的思路,侧过头不满了看了他一眼。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人视如仇敌,水火不容,竟还要死皮赖脸的同行,脑子里怎么想的?“你又作何感想?”

    “我?”晋王勾起一侧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臣觉得,皇上不如就此调头,回去吧。”

    “为何?”

    “这世上很多事看的越清楚越是麻烦,最后只会落得自寻烦恼。难得糊涂,才是生存之道。”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