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2/2)
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她最开始选择了一条偷懒的道路,自然也失去了竞争能力。政府机构确实是个保稳的铁饭碗,但这碗饭的味道却是不受控制的,一旦变味了,她也只能强自咽下,并没有换碗饭吃的能力。
“听到没有!”关倩有人撑腰了,立即对沈跃扬起了眉毛,“不懂别乱说话。”
自然的,方晚晴也受到了机构内部的大力表扬,但她却一点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份工作实在让她非常心累,所以即便看清了自己的分量,知道求职环境艰难,她还在不停地海投简历,期望能碰运气换去一个轻松点的岗位。
对方回道:“是有两家联系我了,反正哪里都需要财务嘛,只要要求不高,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去哪里不是干呢!”她又发出了一声感叹,“哎,还是方方舒服啊,毕业就在政府机构上班,清闲又稳定,也没什么复杂的人际关系,真好!”
随着两个助学项目任务越发繁重,在例行的小组讨论会上喻真向大家宣布了一件事:“最近无论是格志那边还是申大这里都陆续出现了些应急问题,我自己也跟进个案,知道它不好做,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这几天我和‘青苗’的张老师达成了一个共识,在合作期间里,如果咱们机构有同事想要做心理咨询的话都可以找她,但要记得提前预约哦。”
“哇,那真是强力外援了!”关倩开心地道,“我还从没和心理专家一对一聊过天呢,啥时候去尝试看看!”
对方笑道:“是吗?但再忙也忙不过企业吧,你们这种机构又没什么业绩压力,混混得了。”
这个机构,领导是好领导,同事也是好同事,办公环境和谐又融洽,人际关系非常单纯,最重要的是无论“上善”今后怎么改革都有政府背景作为支撑,对比其它的纯民营机构保障太多了……
喻真笑道:“恩,那我就帮你约早点吧,你和张老师慢慢聊,结束后也不用进来了。”
第121章 申城大学(31)
如此看来,如果她注定只能在这个行业里发展,那么目前所待的岗位说不定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方晚晴犹豫了一秒,应道:“好的,我明天去。”
她以为对方只需抓点茶叶放进杯子里倒上开水就行了,却没想到张老师从上方柜子里拿出了一套素雅茶具,看架势竟是准备泡顿功夫茶与自己共饮一壶了。
方晚晴立即回以微笑,又听对方问道,“方小姐,你想喝点什么吗?”
第二天,方晚晴按照约定时间去到了“青苗”心理咨询室和张老师会面,预约的咨询室是个独立单间,里面只坐着张老师一人,她一见到方晚晴进来便起身亲切地招呼道:“方小姐,欢迎你的到来。”
“你是从机构过来的?”在等茶水烧开的期间里,张老师闲聊道,“喻理事来过几次,听她说你们机构过来这边还挺方便的,公交一部头就到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方晚晴再次感谢道:“麻烦张老师了。”
方晚晴暗叹一声,不再多说什么,毕竟她大学毕业后就没从事过财务工作了,基本放弃了所学专业,所以无法体会她们的工作环境,而反过来说她们几个也完全不懂社会工作,是没法感同身受的。
“张老师明天正好有空……”喻真笑看着他俩的习惯性拌嘴,又转向方晚晴问道,“小方,你明天想去一趟吗?张老师人很不错的,既可以从心理角度给到一些实用的个案意见,也愿意倾听工作中的压力,你和她谈一次心会让精神很放松的。”
*
四月转眼过半,吕建安的母亲果然如电话里所预告的那般怒气冲冲地跑来“申大”讨要说法了,方晚晴不得不出面充当起了学校和案主家属间的调和剂,这正是体现第三方机构存在价值的重要时刻,如果社会工作者能够发挥作用帮助学校一起做好维/稳工作的话,那真是功劳一件了。
不过这次闲聊却让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突然明白为什么会收不到面试回音了。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并没有增长她的专业技能,只白长了她的岁数,如果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一般的行政岗位本就没有什么入职门槛,那为何不招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已婚已育的女性呢?还免去了大龄未婚女性的生育成本……
方晚晴依言走了过去,她对喝什么根本无所谓,但还是配合对方做了一番挑选,然后指着一款普通红茶道:“就这个吧,谢谢。”
原来进退间她都只能在这个圈子里扑腾了,圈外再广阔世界也和她没有关系了。
“就温水吧,谢谢!”方晚晴简单回道。
张老师笑了笑,将她引向了一边的茶水桌:“你可以来这边挑选下,我这里有各种茶叶和咖啡果汁,挑个你爱喝的吧。”
认清楚现实形势的方晚晴不得不放弃换工作的念头了,她想到身边的朋友也大多从事着不喜欢的工作,除去喻真这种理想主义者或是周逸这种天选之子,谁每天是对工作本身充满着热情和期待的。普通人唯有主动调整自我去适应大环境,哪有等大环境来适应自己的……既然没本事打破生活的枷锁,不如多想想自身已拥有的福气,然后看开一点、踏实工作吧!
方晚晴点了点头:“是啊,很方便的。”她伸出手指扫了下四周,又看着正在冒热气的小茶壶,感叹道,“这个房间布置的很温馨,这茶闻起来也好香,让人感觉时间一下子变慢了。”
范开城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去找心理专家也不代表就有心理疾病,就和日常保养身体一样,心理层面也是需要预防保健的。”
一心想转行的方晚晴当然是回绝了,不过她也意识到了社会工作算是自己上班至今唯一的经验积累,而它本身又属于新兴行业,是很缺乏专业人才的,她当前阴差阳错地踏入了行业门槛里,也因为有过项目实操成为了一个行业“老手”,所以才会被用人单位高看一眼吧……
然而调和剂不是那么好当的,十足考验了方晚晴的变通能力和非凡气度,好在几次沟通后,她还是顺利地将吕建安的母亲安抚了回去,这番表现立即获得了计算机系主任的高度肯定,为“上善”今后能继续与学校合作增加了优势筹码。
“你才心理有病呢!”关倩朝他身上扔了块白色橡皮,“给你擦擦毒嘴,不谢!”
方晚晴明白“不用进来”的意思就是理事给自己额外放半天假了,她无声地叹了口气,在心下暗道:喻真虽是个高标准严要求的理想主义者,但也是个无私且负责任的好领导,就像她会担心大家在个案工作中受到什么负面影响,所以立马就找资源安排了场心理援助……
方晚晴的这场跳槽风波就像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在没有任何一个看客的情况下便悄无声息地落幕了。
终于临近月底时,方晚晴等来了第一封回音,可令她感到无语的是,对方竟也是一家从事社会工作的机构,人事在电话里说看很重她现有的项目实操经验,基本符合机构发展需求,希望能做进一步的面谈。
“恩,谢谢理事的关心。”
*
方晚晴低声说了句:“我们现在也开始忙了,领导要求变高了许多。”
“好,我来泡,你稍等。”
“最好不要……”沈跃开起玩笑道,“你不去大家还不知道你有病,一去估计就要被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