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1/5)

    当晚,南宫戍陪着太后用膳,太后只有这个亲孙是在身边长大,自然格外疼爱,特别吩咐加了好几道南宫戍爱吃的菜。

    南宫戍自三岁在祖母身边长大,与祖母的关系格外亲厚,席间也不正坐,随意盘腿坐着,因打了场球,分外饥饿,直吃得狼吞虎咽。

    老太后长居宫中,年龄大更少动弹,日子过得没太多念想,也就是几个孙辈来了宫里才有几分生气,看他吃得香,心里高兴,又怕他噎着,直劝道:“你慢些吃,唉,还跟小时候一样,不成样子!”话里尽是宠溺,“我看就不该让你回府,每回你回府十天半月再进宫,我都瞧着你不如在宫里时精神,定是你府里人不中用。当初你在宫里小宁跟着伺候得多好,你把他要出去了,却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真是的早知道,不该由着你!”

    “外头的厨子再好,哪能祖母这里比呢!我在祖母这里吃惯了,出去当然挑嘴了”南宫戍笑着说。

    他这一说,逗得太后好不开心,直道:“那就多来、多来,祖母时时给你备着”

    正在这时,外头通报:陛下驾到。

    南宫戍赶紧两口汤送咽了口中吃食,收拾两下起了身。

    皇帝进得厅堂里,给太后问了安,南宫戍又给圣上问了安。

    太后笑着请各人落座,才对皇帝道:“你来得不是时候,差点把戍儿噎死了。”

    “哦?怎讲?”

    太后道:“他今天打球,饿得狠了,正吃得起劲呢!你一来,他忙着整理仪态,差点没噎着!”说着老太太直笑得出了声。

    被太后如此一说,南宫戍大有窘态,才觉出他也有那么几分这个年龄该有的孩子气在。

    皇帝也不以为意,随着笑了,又道:“母亲,您只管孙儿吃没吃饭,噎着没噎着,朕也到现在还没吃过呐!”

    太后皱了眉道:“怎还没吃过?自打前些年殷儿走了,这宫里少了女主,连你跟着你身边伺候的人都懒怠了!”

    高公公忙跪下请罪道:“老奴糊涂,罪该万死。”

    “母亲,您别责怪他们,是孩儿想您这里的炙羊肉了,这才饿着肚子跑来。”

    太后听此一说,破怒为笑,却又皱着眉头道:“你爱吃炙羊肉,可也不能多吃,以前只是不能吃生冷,这些年,听御医说你油腻的吃多了,也会腹痛。要多加注意才好。”

    “多谢母亲关心,孩儿心中有数,平日不敢多食油腻之物,这两日实在想吃才过来的。”

    太后微笑点头,吩咐一声:“还不快端上来!”随这一声吩咐,立时便有奴婢宦侍进来布菜。

    看着菜品端上桌,太后道:“我近年来岁数大了,也不爱吃油腻的,倒是为了今天戍儿来,才吩咐他们炙烤羊肉,你倒是沾了戍儿的光。”

    “既然如此,朕还要谢戍儿啊!”皇帝也笑开了。

    听到如此一说,南宫戍满面尴尬,直答道:“陛下切莫如此说,臣惶恐,直不知如何自处了,祖母也莫再开戍儿的玩笑,如此说,孙儿岂不要成了那在火上炙的羊肉一般!”

    听他如此说,那二人又开怀而笑。

    饭后,皇帝言前朝事忙,不敢久留,便要告辞。太后腿脚不便,就让南宫戍去送一送。

    行至宫门口,皇帝言:“久不见戍儿了,不如陪朕走一走。”

    南宫戍正色施礼而答:“是。”

    皇帝点了点头,道:“前行不久便是太液池,这天色晚霞正美,想必更有一番气象,不如你与朕去看看。”说罢回身嘱咐高公公,“你们不必跟得太紧。”

    高公公躬身领命,答道:“谨遵万岁吩咐。”

    南宫戍跟着圣上亦步亦趋,向太液池而去。

    “马球队的训练都还顺利吗?”皇帝问。

    南宫戍恭谨的答道:“回陛下,都顺利。”

    “郑王上月回京,现下又走了,府里都好?”

    “回陛下,都好。”

    “今天我看你答题,纸上答案为‘就地均田’,这是何意?”

    南宫戍顿了一顿,拱手答道:“回陛下,今天偶遇陛下以此题相考,我脑筋糊涂,只是乱涂鸦一通,还请您责罚。”

    这时,二人走着已见水色了,夕阳西下,太液池上波光如金鳞闪烁,皇帝眯着眼睛,步伐缓了下来。忽然,他沉声质问道:“胡乱涂鸦?魏王,你以涂鸦之言糊弄朕,可知不敬之罪?”

    南宫戍霎时怔住了,连忙躬身拱手道:“臣万万不敢冒犯陛下,这、这也是有些缘由,若陛下不嫌弃,可否容我解释?”

    “哦?什么缘由?”波光闪烁,映射在皇帝赤黄色的衣袍之上,炫人眼目。

    南宫戍思忖片刻,小心答道:“回陛下,幽、定两州流人日增,只因前两年冀、邢、隶、沧等州的旱灾之故,富户挺过灾年,如今日富,穷人则日渐穷苦,以至失了土地,流落至幽、定二州在所难免,此时遣返不过是再流落它州罢了。流人受生计所迫,便有偷盗抢掠之事,又不能纳赋税、担徭役,实为当地之患。是我有此想,不如就地入籍安置,也是一法。”

    “那为何不清查流民,北迁边塞屯垦戍边?”皇帝追问道。

    “这”南宫戍犹豫了一下,“北迁自然也是一法,但是进年来,北方蓟州、平州仍有小股外敌滋扰,在当地抢掠,此次的流民之中,亦有从此二州而来,若以此安置流民,亦不能安。而幽、定两州因前些年战祸,亦有大片良田荒废,但两年前我大周与突勒的一场大胜,使突勒向西北收缩,幽、定两州这两年得以休养生息,与其调度流民,臣以为,就地安置倒省了许多调度之繁。”

    “这就是你的胡乱涂鸦?”

    南宫戍躬身而答,并看不见皇帝的脸色,只是觉得他的语气里和缓了许多。他只能小心答道:“臣虽有许多思忖,但毕竟只是一时胡思乱想,怎及太子、吴王之大能?更不用提在陛下面前班门弄斧,就算绞尽脑汁,在陛下看来怕不过是糊涂之言,方才有此一说。”

    “哈哈哈哈”皇帝一边笑着,一边扶起南宫戍,“吓到戍儿了吧,朕若不如此吓你,怕你不肯说实话呐!”

    南宫戍松了一口气道:“谢陛下恕罪,让陛下见笑了。”

    皇帝拍着南宫戍的肩膀道:“你说得很好,何罪之有?是朕不该如此吓你。戍儿,你自小长在宫里,到宫中便如回家一样,切莫拘束了才好,明白吗?”

    南宫戍拱手道:“臣谢陛下厚爱。”

    皇帝扶了他一把,轻叹了一声,终道:“今日朕另有政务,就不陪你多走了,这时候景色正好,你只随意便好”

    “谢陛下。”南宫戍道。

    皇帝复又看了看南宫戍拘谨的神色,叹了一声,转身走了。

    “恭送陛下。”

    南宫戍躬身听着圣上一行人远去,轻轻舒了口气,但他心里又有些后悔说出这些许多来,想想便作罢了,说了的话,岂能吞回去?

    他自行踱至太液池边,只见水天一色,霞光万丈,残阳如火

    忽然有感而发唱出半阙少年行:“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苦笑一声,转身而去。

    第二天一早,南宫戍回府,出宫门之时,见一个小宦侍带了一队人,手捧礼盒在宫门口等他,见他行来,忙上前施礼,道:“给魏王殿下请安,万岁有赏。”

    “有劳公公,平日不都是送去府中么,怎么今日劳公公在此等候?”南宫戍问道。

    “当然是不同往日啦,殿下快看看吧。”

    南宫戍心里好奇,便由他带着观瞧。

    只见第一盒里是一条十三銙狮纹白玉带,其玉料为极品的于阗白玉,玉质柔润、细腻,正面雕出的狮纹,栩栩如生,无一相同。

    第二盒为一对羚羊首玛瑙杯,以彩色玛瑙琢制,深红、淡红之间夹一层蛋白色,如冰似水,两只羚羊神色各异,灵气逼人。

    看到这一盒,南宫戍已然倒吸冷气,天下珍玩他见过的不能说不多,可如此制作精美的器具,不要说他身边,就是这偌大的宫中,只怕并没有几件,其原料之考究,工法之高超,世所罕见。

    小宦侍看他神态,笑道:“托殿下的福,小奴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宝贝,只是这第三盒里的东西,小奴便不懂了,只知道是万岁是视若珍宝的,您可看看吧。”

    第三盒一打开,只见其中一个卷轴,其上正楷写就三个小字:庆至贴。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