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1)

    &&&&馆陶亦是跟着叹了口气,她为帝国长公主,掌馆陶封地。

    作为并未远嫁的公主,她倒是可以留在长安城,但是她的儿子若是封了候,便也要去那万水千山之外的。

    虽然此时长子尚幼,这一日理当遥远,但她也不忍再看这一幕。看到现在可怜兮兮的小外甥,她便能想到自己孩儿离开的那一幕,谁知她头方一偏转,就看到旁观的才三岁的小彘儿看着他哥哥,小嘴巴张得大大的,乌溜溜的葡萄眼眨呀眨,别提有多可爱了。

    “彻儿,你为何这般看着你胜哥哥?”

    夏安然也抬头从窦太后的臂弯里头看过去,便见年幼的小皇子刚刚抿上嘴,露出了一个羞涩的笑容。新上任的藩王条件反射性地也跟着笑了,随后他心中一窘,咳,他的灵魂知道这个是未来的汉武帝,中华文明中排名TOP2的帝王。但是在他记忆里头,这个只是从小一起光屁股玩大的弟弟而已。

    毕竟他们一人排行第九,一人排第十,刘小猪又从小调皮捣蛋特别好玩,两人又都是美人之子,从阶级来说自也相配,故而虽差了九岁,关系也还不错。

    壳子的原主人也是个会玩的,带着刘小猪爬树斗狗的干过不少坏事。

    既然有好底子在,夏安然便自然不会让这份底子给浪费掉。

    他冲着弟弟眨眨眼,说:“阿弟,皇兄已经看过舆图啦,你的封地胶东在中山国东面,日后你要去封地之前可记得来探望一下兄长。待到岁首诸侯王朝见之时,你也可以来我中山国坐坐,我们一同西进呀。”

    小刘彻乖巧地点点头,他未必能够明白这位小哥哥的全部意思,但是也已从母亲的三言两语、父亲的闲谈和方才兄长的一番话中领悟到兄长即将远走的事实:“好的,彘儿届时来找哥哥玩。”

    但就在小刘彻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夏安然却注意到他的姑母露出了一抹意义不明的轻笑。

    咦?

    他将这个表情收在眼中,面上还保持着小皇子的该有的天真。为了防止自己的表情泄了痕迹,他便不再多想,反而是认认真真地对弟弟说:“彘儿,哥哥马上要走啦,等哥哥到了地方便写信给你,叫你怎么玩斗签,到时候你便请荣哥哥念给你听。”

    “好~”刘彻点了点头,露出了非常善解人意的甜笑容,“胜哥哥路上保重,彘儿会拖荣哥哥写回信的。”

    夏安然忍了忍,还是没忍住,他凑过去将刘小彻抱住了,还蹭了蹭弟弟泛着奶香的小脸蛋,无耻地吸了口汉武大帝身上的香软之气。

    作者有话要说:

    夏安然:弟弟可爱!用力吸~~~~

    叮咚!恭喜您达成吸汉武大帝成就。

    ===

    刘彻原名刘彘,本文沿用这一设定。

    其实史记和汉书里面都没有记载他小名(或者说是原名)彘,这些都是受《汉武故事》的影响,包括金屋藏娇等逸事,当然我们这代人估摸着还是被《汉武大帝》影响啦!咳,毕竟是作者君的童年,而且也怪好玩的,就沿用了。

    话说《汉武大帝》的幼年刘彻真心可爱!可爱死了的那种可爱!

    汉代男孩子是包包头,哪吒的那种发型,哎哟妈呀所以看到这样的小正太,怪阿姨心都要犯啦!

    汉代后宫里面(汉武帝之前)美人已经是排很高啦,姬字辈的要在美人之下,譬如栗姬的位份其实就不如王夫人。

    贾夫人真的是迷之存在,在历史上存在感很低完全查不到资料呀,(搓搓手)但是从她两个儿砸的封地来看,这位也是个狠角色。

    对了她大儿子就是那个把刑法研究得透透的,然后每次上头一有人派下官员就去微服私访,钓鱼执法,创造出各种条件引诱对方违法,然后拿到证据之后就记录在小本本上候着拿出来威胁人。如果对方不听威胁他就拿证据出来把人给处理了的狠人。

    真………………真是某种程度上的人才呢,虽然他技能点完全点歪了。

    而且汉代的皇子基本都在11/2岁时候就被丢出去了,不歪不正常鸭。

    第5章大汉华章(3)

    松开未来的帝王之后,夏安然笑着对表情很是自然,甚至有几分被顺了毛的小动物一般享受的小刘彻说:“彘儿,阿兄走了,奶奶、爹爹、姑姑都要托你照顾啦。”

    “彘儿知道的,彘儿也会快快长大,同胜哥哥非哥哥,还有其他哥哥一样为父王分忧,守我汉室天下。”

    小孩眼睛眨呀眨,童言童语说得格外认真。两个孙子兄弟情深的模样使得窦太后“看”得十分欣喜,她摸索着将两个孙儿搂入怀中,笑道:“胜儿,彘儿,你二人都是个好的,切切记住,天将降任此其人,筋骨先劳苦彼身。”

    “尔等出生便是人上人,却不意味着可以轻亵。”

    老人双眸失明,此时却好似能够看到两个孩子一般眸光锋利:“高皇帝出生贫寒,我大汉建国亦不过五十年,此前战乱纷纷,百姓食不果腹,多亏了先帝和你们的父亲,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方才有了如今盛世景象。”

    “胜儿,彘儿,”老人捏住了夏安然的手,然后又捏住了刘彻的手,她将两个孩子比她细嫩得多的小手叠在了一起,严肃道,“你二人作为你们父亲的儿子,我大汉的皇子,自当顶天地,于外,要立民心,安海内,稳四方,这便也是你们父王将你们派出的原因。”

    “于内,你们要兄弟团结,忠于帝王,无论他是谁。”

    “祖母要你们答应我,这一点,你们一定要做到。”

    夏安然张了张嘴,面前的老妇人目光毫无焦距,但是他却有被人看到心眼里的感觉。

    他不知道窦太后此次敲打是临时起意,亦或者是准备许久。宫内皇后之下为夫人、美人,如今唯二的美人便是王美人和贾美人。王美人也罢,毕竟刘彻还小,但是贾美人此次送幼子出,其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同时,刘启同意暂且留下皇七子,而是先封皇九子,其意图也让窦太后十分不适。

    大汉的子嗣斗争并不激烈,兄弟彼此都生长在一处,故而感情较为和睦,加上此前景帝的孩子稍稍长成就会被派出去,不过十一二岁的孩子哪儿能有这般复杂的想法。

    后宫里头便较为清静。

    但是之于窦太后来说,无论何种情状,无论谁被立了太子,只要不是她心中所想之人,她都有几分犹疑,一者自然是不必说的原因,二者便是怕这刚刚平稳的江山再起波澜。三月前七国之乱方才平息,她自然不想看到丈夫、儿子努力了一辈子的帝国,在若干年之后再起一场纷争战火。

    若是寻常孩童,无论有没有为帝之心,听到亲祖母明确说出这番明确否决其继承权的话语心态都会失衡,夏安然甚至有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