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4(1/1)

    &&&&但起码不用拿着那么累。

    他还动手改了一下纸张的形式,送上了一份奏书样本,这种新奏书用廉价易得的竹纸为原材料,然后将其折叠,书写时候可以展开是一大张纸,但运送和阅读时候就巴掌大。

    这种制作简单运送方便的文书形式立刻被嬴政接纳并推广,不过在比对了一下可记录文字的数量之后,嬴政还是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看完四十斤的文书。

    吕安虽然担心弟弟的身体,但在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他弟弟活蹦乱跳,还有时间听音乐娶媳妇之后也就随他去了。

    一直到现在,秦王已经渐渐组成了一支独属于自己的团队,吕安和尉缭也属于这支团队中的一员。再过两三年,最多不过三四年,秦国的朝堂之中的中流力量就会被渐渐替换成他们这些秦王的亲信了。

    想来也知,届时免不了还要有一场新老碰撞,不过在那之前,秦国最大的问题还是外来势力和本土势力之间的互斥,不过这一点嬴政已经开始着手处理了。

    年轻的秦王打算将嬴姓家族和秦国政体切割开来,他想要建立的是一个集合“百家之氏”的秦国朝廷。

    他想要真正开创一个举贤任能的时代,他想要彻底废除血缘能够带来的一切益处。

    但他也非常清楚,要真正走到这一步,赢家的血缘家族恐怕也会站在他的对立面,到时候他的所有血缘亲人都可能会是他的敌人。

    但他打算试一试。

    他要做的,是开天辟地以来前所未有之举,要开创的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时代,是被之前所有人都要仰望的一个时代。

    嬴政其实不知道这条路会不会成功,但他坚信,路是人走出来,不过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总不能比秦国一路走来的路更难就是了。

    而他也相信,他的身边会有许多人愿意和他一起走这条路。

    弟弟要搞事,当兄长的能怎么办,自然只能陪着他,更何况吕安本能地觉得,嬴政走的方向是正确的。

    在昨日酒宴之上,他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嬴政说出自己的梦想之时,那一直温和笑着的高渐离猛然间僵硬的身形,以及此后在他眼眸中瞬间燃起的熊熊烈火。

    那是渴望,也是希望。

    天下有才之人不知凡几,又不知有多少为“血缘”和“身份”二字所缚,能逃脱者有如凤毛麟角,而多数则是被拉着沉溺入泥潭。

    清晨醒来还趴在塌上的吕安忽而心念一动,他恍然间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六国不要的人才,他们完全可以要啊。

    一夜安眠过去后,翌日清晨,吕安铺纸研墨,一道奏书顿时一气呵成,这一想法与秦王政一拍即可。

    半月后,秦王以《招贤令》征集天下之才。不限国别,不定血缘,自觉贤德孝廉者皆可入咸阳一叙。响应者众。

    此后,秦国又将税法变革进行了进一步细化,第一次推出了秦国国籍一说。

    秦国出生并且有本地户籍者自动入秦国国籍。凡入秦国国籍者,税率、待遇均有优待,当然,既然享有这份优待也有自己应尽的义务,那份义务总结起来只有四个字——保家卫国。

    细分起来则是有遵守秦国法律、维护秦国安全、依法服兵役民役等,和如今生活的差别并不大。但其中有一条最为重要——秦国不接受双国籍,即一旦加入了秦国国籍,便必须要放弃在别国的一切政治权利,且在秦国犯法后即便逃到他国,秦国也有追究到底的权利。

    这一点自然主要针对秦国大量的客卿,如果加入了秦国国籍他们就不再是他国来的打工仔,而是彻彻底底的秦国人,这是秦国对他们的一种接纳态度,以后他们将不再是客。

    是接纳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成为了秦国人之后不再拥有后路,他们必须要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决定负责到底,合则来不合则散的打工思想将彻底结束,他们的子孙也会随着他们加入秦国国籍,自此需要在秦国服兵役,这其间种种让不少人都有些难以抉择。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另一条路,即不入秦国国籍,就和过去一样待在秦国,但是想也知道,入了秦国国籍者必然比没入的有更多的好处和爬升空间。

    而且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份制度必然会带来一连串的变革,这种未知带来的不安感让他们难以下定决心。

    而就在新制度推行的第一天,吕不韦一家人就齐齐自马车上下来,由吕老太爷带领,走去了给非秦国出生之人设立的登记处为一家人办理入秦国国籍的手续。

    他们一家人走得坦坦荡荡,还带上了登记国籍所需要的资产证明以及在秦国办理身份证明。等一家人出来时候就看到了老朋友蒙氏家族,此后是尉氏家族、李氏家族,一个个老百姓平日里难以看到的大人物都在这里登记国籍啦!

    大家都是同僚,又都是客卿,彼此之间平日里相处得也颇为友好,照理见面定要寒暄几句,但在这里遇见时众人均是极有默契地并不多说,只以眼神互相示意后安静等待。

    围观人群从一开始窃窃私语,到看着一辆辆马车和一个个大人物出现时渐渐沉默,因为秦王的征贤令而聚在咸阳城的不少六国人士自然也在围观的队列中,他们不知不觉被这份气氛带动也跟着肃容起来。

    吕老太爷作为第一个从登记处走出来的人,神采飞扬,他捧着全新的户籍登记册,见民众个个表情复杂洒然一笑,他冲着众人拱手道:“秦人吕翁,有礼啦!”

    一时间,围观的不少秦人因为这句话竟是眼圈酸涩,他们终于,终于不再是那个被中原人看不起的国家了,看,有人会因入了他们的国籍而无限欢喜。

    一中年汉子跟着拱手,声如洪钟:“老先生,欢迎入籍!”

    第245章大国崛起(28)

    秦国推动国籍一事传到东方六国之时,大部分人都觉得秦人多此一举,还要耗费大力气去整理户籍,简直是钱多了烧的。

    但真的是白费力气吗?同样的讨论也在秦国的咸阳宫内进行着。

    秦国实施这一制度已有近半年,越来越多的客卿加入了秦国国籍。但是,建国籍这一制度看起来并没有给国家带来任何的改善,反倒是颇为劳心劳力,于是自然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奏书被直接递到了秦王手中,嬴政没有将之压下,反而在大朝会之时提起,让朝堂中臣子自由论述。

    战国七雄之间经历了长时间的兼并,大家最初时候都是周天子所分封的诸侯,虽然后来造反的造反,自立的自立,但在成了王之后,众人还是用着同样的方法分封底下的人。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制度不好,自己能造反,下头的人自然也能,奈何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