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戚家(1/3)

    桐阳县西边有一户姓戚的人家,是大概十年之前搬过来的。

    听人说,戚老爷从前是山里的猎户,有一手鞣制皮毛的好手艺,机缘巧合之下开拓商路,开起自己的皮毛庄子。年复一年,他生意越做越大,待到攒够了银钱,终于带着一家老小,在桐阳县西边买了座不小的宅子,安置新家。

    一家五口脱了麻布头,穿上丝绸好衣裳,过上了好日子。

    戚家夫人是个朴素贤淑的,跟着自己夫君摸爬滚打一路走过来,终于过上了有滋有味的生活,再加上夫妻两个育有三个儿子,一家人和和美美。

    戚家在四邻八舍的口碑不错,这家人一朝富贵也未曾忘记旧恩,从前山村里的父老但凡有事,皆是有求必应,对待如今邻里也和气可亲,

    桐阳县里常受人羡慕夸赞。

    如今,长子戚程二十多岁,次子戚和不及弱冠,最小的儿子戚秸五岁,都跟在父母身边。

    桐阳县城西出十里便是桐山,山城气候温凉,早晨更是清爽宜人。这时候太阳刚起,晨露还未曾落下去,戚家院里的桃树上缀着连片珍珠一般的水露,晶莹莹闪着光。厅里圆桌上,是阿水厨娘大清早刚蒸出笼的包子,还有加了白笋和青菜,细细熬制的咸粥,都散发出腾腾热气,叫人一大早瞧见了,就觉得舒服熨帖。

    戚家五口人整整齐齐围坐在桌边。

    他们家里没什么规矩,戚老爷与夫人感情甚笃,没有纳什么妾室小房,一家拢共就这么五个人。他们不分长幼,不拆座席,总是这样几个人凑在一块,脚挨着脚吃饭。

    尤其家里有老三戚秸这个小猴崽子,没个定型,每天座位都乱窜,今天要挨着阿娘,明天要挨着阿爹,后天非要戚二郎喂着吃饭,再换一天,没准又胆大包天挤到戚大郎的座子上去。

    这样一来,弄得大家座位总是换来换去,如同转圈一般。挨着的人,看见的角度都有不同,倒也能每日坐个新鲜。

    戚秸已经连着四天横在戚老爷和戚夫人中间坐了,戚老爷亦已经连着四天没挨着自己媳妇儿吃饭。

    今天说什么也得挨着自己老婆坐!戚老爷向来是有志气的。

    他今天早上专门起了个早,贴着戚夫人就坐下了,守着不动,严阵以待。

    戚秸今天起得晚,让赵奶奶领着,迈着小短腿,打着哈欠来了厅里。

    他走到桌边,瞅了戚老爷一眼,戚老爷还给他一个警惕的目光。

    结果矮包子戚秸到了也没什么表示,仿佛已经坐腻了那个位子,他径自搬着自己的高板凳——戚秸太矮,不好够桌子——墩在自己二哥哥身边去了。

    这样一来,戚秸左手挨着娘,右手挨着他二哥哥,正脸对着不爱说话不爱笑的大哥哥,斜面才是那个以为自己小儿子要和自己争抢一番,结果期望落空怅然若失的爹爹。

    直到大家都开始吃饭了,爹爹吃了两个包子,摸摸自己的短胡须,还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戚夫人看在眼睛里。叹了口气,真是拿他们没有办法。

    家里四个男人,竟然是最老的和这个最小的相像,变着法地斗来斗去,连吃饭坐个座位都要争争抢抢。

    戚秸五岁不说,自家这个老的,怕不是六岁都嫌多。

    “父亲、母亲、大哥,我用好了。”二郎戚和放下自己的竹筷,用手边的帕子擦擦嘴角,语气温温纯纯。

    “怎么不再多用一些,读书费精神。”戚老爷到。

    “爹放心,我用够了的。”

    “仲缘读书莫要累到,在书院多和大家交往,多交些朋友。”母亲语气很温柔,她总是担心自家二郎性格温吞内向,在外边孤单寂莫,故而每天都会这样嘱托,“娘给你们做了些糕点,晌午的时候会叫人给你送过去,多分给大家吃,知道了吗。”

    “知道了,娘。”

    “可还有零花。”大哥脸上没什么表情,话也少,问的都是切实之事。

    “有的,大哥放心。”

    对于家人,戚和从来不会不耐烦,他一句句温声应答。

    答完话之后,戚和看向桌子上的另一个人——一个明显比大家都矮一截的小豆包,他正握着小筷子用力夹着半个豆包馒头。

    小豆包吃豆包。

    戚和觉得他可爱极了,只要看着他笑容就会更深些:“阿秸今天要和二哥一起走吗?”

    “要要要!”

    戚家的三儿子戚秸今年五岁了,不同于孤僻面冷的大哥,也不同于温吞内向的二哥,他打小就活泼调皮,每天上蹿下跳像只小猴子。戚秸出生的时候,戚家的穷苦已然过去,不愁吃穿,全家人对他倍加呵护,将他宠得像个粉雕玉砌的小玉人。

    戚和比他大十一岁,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别提有多喜欢他了。

    几年前戚家到桐阳县城中住,这时候不比从前在山村里,孩子不识字也没事,可以满山乱窜,成群结队滚得如同泥猴子。

    二儿子戚和从小内向又乖巧,越长大,就越显出温文的气质,不过那时候家里不宽裕,戚和只能和村子里其他的小孩一样,一贯腊肉,请村子里盲眼的老先生启蒙,识几个字便罢了,长大了都是干力气活,谁家也没有指望着儿子读书做营生。

    如此一来,没有好好打下根基,爹娘觉得亏欠,故而早早盯上这个最小的,眼下家里宽裕了,四岁便送去好好读书。

    按理说,他们这样的家庭,启蒙可以请先生来家里教,但戚秸他大哥二哥一致倾向把戚秸送去书院里。

    二哥的意思是书院里同龄的孩子多,可以叫他不孤单。

    而大哥的意思——他觉得在书院里读书,先生管教得严,不听话便打板子,比家里面慈心软的爹娘更能驯服这个小野猴子。

    戚家爹娘琢磨良久,亦觉得可行,便带着戚秸去书院拜了先生。

    戚秸一口就把豆包塞在嘴里,筷子一扔,蹦下椅子,拉着戚和的手就跑,嘴里还说:“二哥我们快走!我要早些去!师娘说今天带小鸭子给我们看!”

    母亲赶忙站起身来,饭也顾不得吃,捡起他落在椅子上的小布包,连声唤他:“阿秸,阿秸!”

    戚和弯腰将戚秸拦住,手一抄把他抱在怀里,往回走几步。

    他一只手抱着戚秸,另一只手接过母亲手里的小包,轻轻拍在戚秸的小脑袋上。

    “总叫母亲替你操心。”

    “谢谢娘!娘真好!”戚秸接过自己的小布包抱在怀里,嘻嘻哈哈地喊,小男孩小的时候讲话如同小姑娘一般,又奶又清脆。

    “父亲,母亲,大哥,我们走了。”戚和向大家道别,他没舍得放下戚秸,抱着他,掂掂他的小屁股,“你也说话。”

    “爹娘大哥再见!”

    爹娘脸上是疼爱的笑容。

    戚程脸上没什么表情,点了点头。

    两个读书的走了,剩下三个人也吃的差不多,戚程与戚老爷讲了几句毛皮庄子里的事,与母亲道别,也出了门。

    近两年,家里的皮料子收得有些不好。

    桐阳县背靠桐山,水草丰美,林壑郁足,山中走兽多则多已,却不禁走猎之风盛行,良兽难寻,日渐颓势,所谓坐吃山空。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